主持人: |
大家好,“KM三人行”又与大家见面了。在前面的一期中,我们对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及其意义。今天我们就要再深入的谈谈这样的一个模型如何成功“落地”于中国企业,结合中国实际,为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建设服务。很高兴,今天做客“KM三人行”的有AMT总裁孔祥云先生,AMT上海咨询顾问黄培、姚磊先生。欢迎各位。 |
孔祥云: |
“KMMM模型如何成功‘落地’于中国企业,结合中国实际,为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建设服务”: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在于KMMM模型是否有用,是否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姚 磊: |
KMMM模型能很好的发现企业实际情况,这点在我们实际操作中从客户的反馈可以感受得到。另外KMMM模型也能较准确的找到企业知识管理的切入点。 |
主持人: |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是如何从KMMM入手帮助企业做好知识管理的? |
黄 培: |
我们进入企业之后,首先会对KMMM的模型作一个解释的工作。通常呢,还会给出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比如HP等,他们在KMMM中的位置。这时候企业的人就开始有兴趣了,“我们离知识管理的优秀企业到底差在哪里?是不是可以通过KMMM给出我们答案呢?” |
主持人: |
这就是给他们树立一个标杆。 |
姚 磊: |
是的,KMMM是我们在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水平,找到薄弱环节和优势的重要工具。企业还可以从与标竿的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确立发展的目标。 |
孔祥云: |
KMMM的精髓之一,就是提供了一个“普遍的、可参考的标准”,让不同的企业可以相互标杆,学习别人的长处。 |
主持人: |
这样说来,我们一进入到企业中,首先是拿KMMM给企业做一番诊断,先分析他的知识管理现状,再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个诊断的工作是怎样开展的呢? |
姚 磊: |
我们从“目标共识、内容体系、文化激励、组织推动、技术平台”五个维度来分析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 |
主持人: |
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
姚 磊: |
好的。“目标共识”指的是:企业员工对知识管理目标的认识是否达成一致。“内容体系”指:企业中知识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员工获取知识的方便性。“组织推动”是:企业员工对知识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企业执行方面的力度。而“文化激励”是:企业中共享文化的水平,以及激励措施的水平。最后,“技术平台”指:是否有适合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以及知识共享的方法。 |
黄 培: |
我们的一般方法是通过调研和问卷。但绝对不是说,一套问卷、一次访谈就可以获得准确的KMMM的评估结果。想要获得比较准确的评估结果,就必须要有合理的,有策略的调研方法。数字是一部分,非量化的感觉也是一部分。我们不能只看分数。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KMMM的评估中,“人”的纬度往往会有过高的表现。 |
孔祥云: |
这个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分析过? |
黄 培: |
原因很简单,都是企业里的人,没有理由一开始就对一个“外人”,暴露企业内部的缺点。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访谈来弥补,尽可能多次的去熟悉企业的人。另外,客观的讲,从“技术”纬度来进行相关的评估一般还是能够保证的。。 |
孔祥云: |
姚磊,从目前在你们正在做的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中,感觉企业在哪些方面比较欠缺? |
姚 磊: |
制造型企业知识管理在“目标共识”、“内容体系”和“技术平台”方面的评估得分比较低。其实际情况是,基层员工往往忙于生产,容易忽略对知识内容的了解,忽略对技术平台的使用,而且对企业高层想法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延迟。 |
姚 磊: |
制造业强在执行,所以他们在组织推动和文化激励方面的工作往往会做的比较完善,这是有利于知识管理项目的开展。 |
黄 培: |
黄培:我觉得,“文化激励”和“组织推动”是一些非制造业的难点。特别是一些以知识作为核心资本的行业。员工们往往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经验性知识。但是,这些企业在与业务紧密相关的一些文档体系管理方面会作得相当不错。 |
孔祥云: |
制造业是不是也存在这样一个不愿“分享”的问题? |
姚 磊: |
是的,这个方面在制造业也是一个难点,因为经验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东西。 |
主持人: |
这是所有企业的通病吗? |
姚
磊: |
这个要看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如果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会相对好一些。另外,目标共识也是各类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 |
黄 培: |
是的。虽然,大家对于知识管理的愿景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希望“到了那一天”,人人有“知识”,就象共产主义一样,但这个过程是艰苦的,困难的,长期的。 |
姚 磊: |
问题就出在“共识”,对知识重要性的共识是容易达成的,但是对知识管理的共识有一定的阻力。 |
主持人: |
那怎么办,我们如何促成企业达成这种“共识”? |
黄 培: |
能够结合业务系统作一些智能化的知识管理是很好的。同时,用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积极性搞知识管理也是很好的。“技术+方法”是正确的选择,这里的方法可以是“文化激励”也可以是一些具体的活动。 |
姚 磊: |
文化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但前期应以宣传推广为主。 |
主持人: |
“组织推动”应该也很重要的,这实际上与“目标共识”,“文化激励”是相通的。 |
姚 磊: |
这是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员工的普遍认知度的提高,也能保证组织推动的效果。 |
黄 培: |
应该是通过“行为”来培养一些“习惯”。共识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首先,领导层一旦意识到了知识管理的价值,自然会有推动和发展知识管理,但是同时作为一个知识共享者,他也应该参与到企业的知识共享活动中来。其次,“组织推动”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知识管理的成功,所以他至少应该有以下一些职能:评估知识管理的发展状态,及时调整知识管理的建设策略,制定知识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等等。 |
姚 磊: |
将知识管理的工作融入到领导层的日常工作中去,对知识管理的推动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实际上,“目标共识、内容体系、文化激励、组织推动、技术平台”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咨询顾问在知识管理项目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实现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我们将内容体系建设的方法、原则通过联合项目组的工作方式传递给企业方人员,而内容体系建设的细化和完善则是在企业知识管理长期工作中来开展的,即在KMMM的指导下,将每个方面的工作逐步提升,最后实现企业知识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
孔祥云: |
在企业中使用KMMM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其另一个精髓:企业知识的“生命周期”管理,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不是一个点上的事情,而是一个连续的工作。 |
姚 磊: |
您说得很对。知识管理是一项持续完善的过程,KMMM并不只是将企业定位在哪里,而是给企业指引一条提升知识管理水平的道路,不断进步和完善。 |
黄 培: |
另外,在使用KMMM的时候,还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特色,1,2,3分布来走。我们不能说看到哪个指标低就立刻直接去加强相关内容的建设。 |
姚 磊: |
对,KMMM主要是方向上的指引,具体的建设计划、建设步骤则要结合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方式,并且需要在5个方面都用用力,只是有一定的轻重缓急,并找到其相关性,实现共同促进。 |
主持人: |
好。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如何实现KMMM在中国企业中的成功应用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这包括:如何应用KMMM对企业已有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企业知识管理通常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弱项,做好知识管理。希望这些能对国内的企业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各位的参与,“KM三人行”传播理念,探索中国知识管理建设之路,欢迎继续关注!
|
|
主持人:AMT研究院 管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