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公司规模已经不再是企业选择云服务商的重要因素,市场对云服务商优劣的判断有了多种标准。
|
微软20日宣布,世纪互联版Azure已经完成云计算规模3倍扩容,在中国增加东北、华东两个Azure区域,两个数据中心,将全球云覆盖区域增加到52个。微软Azure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将于4月在中国正式商用,并开通海外版Azure直购渠道。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化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全球范围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性转型。特别是云计算的深入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成熟,客户需求更是呈现井喷式爆发的喜人态势。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以OpenStack、Docker为代表的开源技术正在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7)》中也证实了这一现象,报告显示我国在使用私有云的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接受并认可开源技术,接近60%的企业已经在应用容器技术或正在测试环境。
对于企业来言,若想使用开源技术建设自己的云平台,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该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安全风险?想要开源一个项目,又该如何进行评估选择托管平台呢?开源时代,开源技术将为工业云带来哪些潜力?
从20世纪60年代到2018年,开源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非主流到主流。50多年时间,青年变暮年,开源也由备受质疑变成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17日消息,据TechCrunch报道,就连负责谷歌云计算业务的黛安·格林(DianeGreene)也常常惊叹于她所在公司在谷歌云(GoogleCloud)基础设施上的投资。
如今云服务与云计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我们所知的这种现代云计算模式已经存在了10到15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云计算这愈发拥挤的赛道上,可能不再具有什么机会,但是实际上云本身仍然具有可以发展的空间。
最近,IT行业专家在参加相关会议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主题,那就是虽然很多人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基于云计算的架构(混合云)以及所需要的云管理平台,但会议的报告表明,很多人都承认并没有密切关注全球数字数据量的巨大增长。
在2017年这一年中,全球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巨头们持续掠夺份额和地盘,亚马逊AWS与微软Azure及阿里云在国内外跑马圈地;创新玩家相继融资战队暗流涌动,重点发力行业云,试图不与巨头正面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产业历规模高速增长,展现出勃勃生机,不但造就了诸多云计算巨头,还帮助企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变革。
如果说2017年是云供应商群雄争霸中各自为战一年,那么2018年的重点将是云供应商跨越边界的一年,他们将会在数字化转型、客户中心的营销和AI落地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云计算技术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不同的商业机会,全新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我们的运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去更好地发展,固守成规只能换来淘汰。换句话说,转换或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