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全国首例5G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成功实施

来源:央广网  
2019/7/25 18:31:28
武汉协和医院近日携手咸丰人民医院结合5G与混合现实技术,完成全国首例5G+MR+云平台(混合现实)远程骨科手术。

本文关键字: 5G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咸丰县人民医院共同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手术——结合5G与混合现实技术,借助云平台为远在600多公里之外的76岁老人成功完成手术,成为全国首例5G+MR+云平台(混合现实)远程骨科手术。

千里之外触手可及 病灶“悬浮”在眼前

“现在在我标出的位置上植入螺钉”。武汉协和医院的骨科叶哲伟教授负责这场手术,随着他一声令下,600多公里之外,同样戴着眼镜与“远程专家”并肩而站的咸丰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蒋业平当即和团队成员开始为患者进行植入及固定。 而在5G网络支持下,咸丰县人民医院将患者的二维CT上传至云平台,通过数据处理后生成了三维图像,利用MR(混合现实)技术实时传送了高清视频画面,远在600多公里之外的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医师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椎情况。

记者在现场通过视频传输看到,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精准地“悬浮”在眼前,除了能“透视”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景象,还有一只笔在告诉他植入螺钉的方向和部位。在咸丰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这只标记笔“穿越”至手术无菌区,在“病灶”上圈圈点点,从何处植钉、沿什么方向、植入多深等都一目了然 。最终,两家医院团队精准地为彭阿姨植入6颗螺钉,历时2个小时成功完成手术。

更快更准更稳 5G传输仅有1毫秒延时

医学混合现实技术(简称MR)可以打破空间的界限,将计算机绘制的虚拟模型融合到真实世界景象中,将二维图像转为三维图像,而三维图像可以进行拆分,患者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医患共同更为顺畅。同时,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远程手术,从术前的手术策略制定到术中的远程指导,都更为准确。武汉协和医院的骨科叶哲伟教授介绍道,5G信号可以大大缩短远程手术的延时,“人的痛觉反应是0.2秒,而5G信号下的数据传输延时只有1毫秒,这比人的本能反应还快,手术也更加精准、安全”。

有了5G还有混合现实技术,老百姓找武汉专家远程做手术的费用会不会增加?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谢卯说,像这样的远程手术无需缴纳多余的费用。“患者只需要将自己的CT上传到云平台即可,不需要花费多余的费用,手术时间也不用延长,通过这样的远程手术反而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患者看病的效率也更高。”

湖北是较早开展5G试验网建设的省份。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处处长彭俊说,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偏远贫困地区无需配置太多高科技设备,仅需上传数据,将大量的人工智能分析和数据运算放在混合现实云平台进行处理,即可与大型教学医院实现远程沟通、教学、精准手术指导方面的无缝对接,可有效解决偏远贫困地区资金、设备、技术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责编:畅享精灵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