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物联网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时,对制造业提出了这样明确的要求。 事实上,自从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经给很多产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而制造业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本文关键字: 物联网 “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在埃森哲大中华区数字服务总裁俞毅博士看来,物联网+就是能够为中国制造企业带来增长新动能的有力的技术手段。 近日,埃森哲发布了《物联网+:制造业向智能服务转型的新引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来自农业、汽车、钢铁、航空、造船、航运、电信、电力、电气、云服务等行业领先企业的调研,以及案例研究,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如何利用物联网,结合各自所在的产业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发出基于数据的创新服务,从而推动业务的增长。 物联网给制造企业转型开辟新空间 报告指出,随着传统工业巨头的衰落和新兴“数字原生”企业的崛起,企业的竞争力正在被重新定义。对制造企业来说,硬件产品和实体资产已经不再是企业竞争力的必然保证:一方面,重资产的多少已经不等同于企业优势和实力;另一方面,硬件产品的价值正在不断向服务和软件迁移。制造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义自身的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动能。 以BIESSE集团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木材加工设备提供商,BIESSSE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为此,BIESSE设计了一系列可以帮助客户提高设备性能和提升整体生产力的服务,并设计了物联网的运营模型、使用场景、解决方案和路线图。通过试点项目,BIESSE改善了客户服务,降低了保修和维护的成本,可以对获得的设备数据进行分析,用来改进产品,并向客户提出如何充分利用设备的建议,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客户也将BIESSE视为能够帮助自己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合作伙伴。 如何用好物联网?给企业建个“朋友圈” 尽管很多行业的领先企业已经拥抱物联网并取得了成功,但物联网并没有在制造企业中被大规模部署。一份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显示,有72%的受访高管中确信产业物联网能够改变其所在的行业,但是只有20%制定了产业物联网的应用战略。 俞毅告诉记者,通过对中国企业的调研,埃森哲发现阻碍中国企业开展智能服务的因素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需求的不确定性; 以农业机械公司约翰迪尔为例,该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安装了传感器的设备,可以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和气象、土壤、种子等数据结合在一起,利用分析技术,帮助农场主做出更科学的农耕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约翰迪尔整合了不同产业的数据和知识,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他还向提供了API接口,便于外部开发者使用这些数据。如果说约翰迪尔过去是以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成本为导向,目标是生产出更好的农业机械,现在则是以连接、合作、生态的应用场景为导向,目标是更好地为农场主提供服务。 报告中还指出,物联网+产业的“朋友圈”包含了五大角色: 外部环境利好,企业仍需练内功 在俞毅看来,现在正是国内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因为,经过前几年的逐步调整,很多制造业的价值链已经越来越集约化,这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步骤;产能过剩的情况也在好转,供给侧改革使得制造企业能够腾出手来实施变革;还有政策的引领、消费端市场的红利日趋饱和、资本的充裕,都在引领企业和资金从消费端往生产端转移,有望在制造行业形成新的风口。 责编:畅享精灵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