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聚智能: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吗?独角兽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虚构生物,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而在美国硅谷,则以这种神兽来形容在发展期间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金的创业公司。 本文关键字: 人工智能 (计世网讯,作者:邹震)独角兽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虚构生物,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而在美国硅谷,则以这种神兽来形容在发展期间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金的创业公司。但这里却有一个漏洞,就是这种独角兽公司并非是真正实现了10个亿的利润,而只是估值达到了10亿美金,哪怕这家独角兽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而由于这个漏洞的存在,不少独角兽公司似乎只有上半场的风光,而在下半场却难逃销声匿迹的命运。这也不禁让我们对一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独角兽公司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下半场取得成功?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曾经做过IT媒体总编的张胜,而他现在也是人工智能领域新星——广州灵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灵聚科技创始人兼CEO 张胜 发现未来的独角兽 提到独角兽,张胜认为每一个创业者或许都有一颗成为“独角兽”的心,但多想无益,能否成为独角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应该是企业发展中战略正确、战术得力的必然产物。一旦将独角兽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难免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不择手段,于是我们看到一些独角兽企业有始无终。 创立3年、9个人、估值近2亿元人民币、人工智能行业、研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难免会让人对广州灵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聚智能)有一点遐想,是否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独角兽呢?事实上目前灵聚智能的部分技术和理念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用户包括IBM、Intel、软银机器人、海尔、康力优蓝、中兴通讯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和我们一样,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很多人很难想像灵聚是如何凭借九个人做到的。通常不了解的人,以为灵聚只不过又是一个弄虚作假的吹牛公司,而事实上灵聚的技术总给业内带来惊喜。媒体出身的张胜在媒体宣传方面始终保持了极大的克制,甚至连A轮融资完成都没有对外界发布。对于成为独角兽的问题,张胜并不是很关心,他认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健康发展之道才是根本,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尽人事以听天命”。 创业需要读懂失败 成功学其实应该叫做“避免失败学”更恰当。 身兼华南农业大学创业导师的张胜这样评价了创业的过程:“创业注定只能是少数人成功的事,许多人问我创业成功的秘诀。如何做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怎么做一定会失败,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做媒体的多年经验让张胜见识了太多的浮沉,这使得他有能力避开创业路上遇到的一些坑。对于没全没积累却又头脑发热的创业者,张胜建议首先要幻想的不是成功后的荣耀,而是面临各种可能导致的失败因素,你有什么预案,而失败的结果你能承受几何?况且创业者对成功的定义很重要,如果将有钱定义为成功,那将是一个危险的开始。 而说起当初的创业,张胜脸上泛起的却不是兴奋,而是出了奇的冷静:“从动了创业的心思开始,就意味着躲坑游戏的开始。在那段时间里,我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遇上了现在灵聚智能的CTO,共同敲定了创业方向;二是把创业基地选在了广州——性价比高。广州的办公费用和人员成本比北京低,而且广东的务实精神在广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不断的躲坑过程中,灵聚智能稳步前行。在市场方面,海尔、IBM、英特尔等知名企业也已是灵聚的客户。软银机器人NAO替代原生Nuance的商用化解决方案、深圳机场上岗的我国首个安保机器人小安、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大出风头的康力优蓝的机器人大优、深圳双创周开幕式所用神州云海机器人艾娃等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使用了灵聚人工大脑技术。灵聚信息科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积累,也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但我们必须说,虽然在经验和技术实力对技术方向有着超强的判断力,但灵聚智能的人工智能之路未必会一帆风顺,能否成为独角兽公司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乃至运气成份,这或许就是张胜冷静和谨慎对待融资和独角兽话题的缘故吧。 这了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家成功的独角兽公司,究竟要具备哪几个因素。 独角兽成功三要素 当我们研究了大量的独角兽公司之后,我们的研究结论却已被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多年以前就说了出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总结起来,独角兽公司要想成功,必须具备天时、稳健发展和创新这三大要素。 雷军的一句“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让我们记住了天时的重要性。时至今日,灵聚智能的最大优势就是踏准了智能硬件和机器人的浪潮,并为之开发了核心技术灵聚人工大脑。人工大脑的本质就是让计算机系统借助人类的思维模式,以人类便于接受的方式协助人类解决或辅助处理问题的一种运行模式。而灵聚人工大脑是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多项独创技术,集语义分析、知识图谱、自学习和机器思维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为了这个目的,三年来张胜和他的团队不断进行技术的迭代更新。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的每一个领域的细分技术都已做得极为高精尖,任何一家企业想把人工智能技术全部做完其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为灵聚智能预留了市场发展空间。张胜回忆说:“我们在开始只是认准了这个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三年之后我们才确认搭上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班快车。”而更为幸运的是,张胜和他的团队把技术选在了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本的商用级技术这个方向,无屏化交互技术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许多智能设备往往因为条件限制,而不能依赖屏幕进行交互。比如没有屏幕的玩具或相隔三、五米与设备进行交互,显然这些都是依赖自然语言交互的。当灵聚人工大脑的技术逐步成熟时,硬件的制造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成熟,灵聚智能赶上了天时。 其实从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一家公司初步成长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也是最危险的一段时间,许多创业团队没有倒在创业初期,而是成功融资一两轮之后。因为无论是从公司战略、技术和产品研发、市场布局和营销,还是人员及组织架构,都会改变原本的发展节奏,一旦乱到了无法收拾的底部,必然走向败局。而这个时候,张胜的冷静显然帮助了他,也帮助了灵聚智能。 关于人工智能,业界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大数据和神经网络就是人工智能。对此,张胜却持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大数据用不好就是一个坑,神经网络对于NLP来说也是一个坑。记忆(存储)一大堆用不起来、用不好的数据,除了增加吹牛的资本外只会增加系统负担,这对人和机器都一样。神经网络并非万能,尤其是在NLP领域,神经网络技术的能力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一些根本性问题神经网络根本无力应对,比如分析和推理能力。” 说到此处,张胜却又开始卖起了关子,不肯深入地讲下去。其实这源于他已把理论转变成了技术和应用,据悉,在他的新品中,一些足以引起某些领域颠覆性变化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了。由此可见灵聚智能持续创新能力之强。 智能硬件的明天 谈起长大的话题,张胜认为灵聚智能接下来的成长之路,与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说起智能硬件的发展,张胜认为:这个市场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首先是对用户需求研究得不透,甚至是从来不关心家务的技术人员异想天开的伪需求。我们曾接到过一个智能冰箱的开发需求,要求用户通过语音交互告诉冰箱买了什么,每天用了什么,这样冰箱就能自动提醒用户里边还有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可能要过期以及需要补充什么。听上去这个设想不错,但有几个用户愿意每次用冰箱都要跟冰箱口头汇报一下呢?我们当时婉拒了这类伪需求的技术合作。 另一方面,张胜认为智能硬件过去过度营销导致用户失望情绪严重,现在应该做减法营销。比如使用灵聚人工大脑的产品,将会拥有灵聚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未来升级后自动拥有的功能,但不用一次性把这些功能全告诉用户,而是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去发现惊喜。就象我们在软件中加入一些彩蛋,要让用户感到惊喜,认为智能硬件物超所值,这个市场才会越发展越大。 智能硬件市场在2017年充满了变数,但有一点必须肯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是越来越成熟,因此智能硬件的突破点在于真正抓住用户的痛点,而不是消费“智能”这个概念。 遥想当年,Wintel联盟成功的路数,就是软硬件联手,卖遍了全世界。今天,在经历了稳步的技术和市场积累之后,张胜和他的灵聚智能已完成了软件端的积累,他们现在所需要的,是硬件生态合作伙伴。在软件和硬件的互补式进程中,就让我们把独角兽成长问题的答案,留到明天揭晓吧。 责编:畅享精灵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