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醒的互联网采购“互联网”从业界热议的话题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战略: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传统制造行业,实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阶版。不管未来企业的商业模式是B2C,还是C2B,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决心已然被唤醒。 2014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旁白:互联网赋予了个人强大的力量。在工业领域何尝不是?互联网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比任何工业革命更快的速度、更灵活的规模,颠覆着全球各个的各行各业。 诞生数十年的互联网,在今天发挥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惊人的潜能,不管是个人消费领域,还是企业应用领域,互联网都不可阻挡地渗透其中。正如《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作者艾伯特所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令交易成本降低,产业网络变得更有利润、更有价值。 另一个事实是,“互联网”从业界热议的话题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战略: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互联网+传统制造行业,实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阶版。不管未来企业的商业模式是B2C,还是C2B,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决心已然被唤醒。 必联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青 传统企业如何触网? 其实,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势头在2014年已经被大面积触发,有人说,2013年微信营销元年,2014年是移动电商元年,那么,2015年一定会是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元年。 但如何拥抱?从哪里拥抱?这是个问题。明知要转型却不知如何触网的企业对此尤为困惑,国家政策给出了风向标式的指示,却没有给出如何落地的步骤和阐明。 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战略是信息化战略的升级版。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是自上而下主导的过程,它完成的是企业第一阶段的IT部署,让IT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互联网化转型主要是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这里的“人”既包括企业员工也包括企业的用户,使人和IT相互关联、互成网络。 在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高且参差不齐的前提下,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显得尤为必要,却也带给企业些许负担和困惑。企业信息化应用并非一日之功,绝非一蹴而就,这难免让信息化基础并不强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驻足观望,不知如何触网。 当然,并不是没有突破口。 如果一开始业务就可以部署为SaaS模式,那么这一业务的信息化基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互联网+转型自然会顺畅和快捷一些。 事实上的确如此,目前主流管理软件厂商提供的基于互联网应用,不外乎与客户关系管理、采购供应链等相关。管理软件厂商们给这些业务环节注入移动应用、企业社交、电商集成等功能,转身成为推进企业互联网化的实践者。 这其中,又数采购业务最适合成为互联网化转型的突破口。 在必联公司总裁罗青看来,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模式对企业信息化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不管是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还是营销服务,向互联网转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应用基础,而企业的采购管理相对没那么复杂、流程相对简单,对信息化依赖程度没有那么高,处于不同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制造商都可以很容易的切入到互联网的采购模式下。 “悦采”的吸引力 对企业而言,互联网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并不陌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互联网并不是只在今天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往回追溯8年左右时间,几大ERP系统中的采购模块就已经支持“互联网采购”,企业早已认识到:获取最佳的顾客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创造价值,谨慎开支和严格控制采购环节、优化采购策略和规避采购风险对于提高采购效率、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的采购模式也从传统的不透明采购模式逐渐向着基于互联网的采购模式不断发展,而这种物资采购管理在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过程中,其反应迅速、协同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也逐渐被企业所认可。 但另一方面,这种基于既有ERP系统的互联网采购模式并没有在这些年发扬光大,更不要说成为引领企业互联网化的应用典范。更多时候,互联网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只是作为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环节存在。 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缘于特定软件系统、特定行业、特定采购商、特定供应商之间无形形成的壁垒。互联网采购的初衷是整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工业资源,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和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这些壁垒的存在显然制约着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的发展。 如何突破这些壁垒,织成一张名副其实的采购互联“网”?这让“悦采”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作为必联旗下的产品,“悦采”是典型意义上的互联网采供平台,基于SaaS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资源复利优势,创造以采供管理和在线交易为基本服务内容的企业级互联网采供平台。 在“悦采”平台设计之初,其功能就覆盖从采购计划、询比价、招标、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订单管理、支付到入库管理的采购全流程管理,为采购企业打造云端化、信用化、简易化、高效完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采购企业超越时间与地域限制,实现电子寻源、缩减采购成本、建设供应商梯队的管理诉求。 与ERP中的采购模块不同的是,悦采为企业提供采购过程的电子化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在线电子化采购,这与ERP内部模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悦采与各大ERP系统可以无缝对接,实现企业采购内控管理与电子采购的结合。 在经营模式上,“悦采”也体现着互联网基因。基于SaaS服务模式的平台,对采购商和供应商双向免费。只有成为“悦采”所搭建诚信体系中的会员,才会根据交易金额收取会员费。 诚信体系护航互联网采购 搭建诚信体系和会员制经营模式,是罗青给“悦采”贴上的两个鲜明的标签。 罗青是这样解释的,不管是个人互联网领域,还是企业互联网领域,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环境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就向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推出了“诚信(可信)认证服务工程”,并相继推出“诚信示范企业的推进活动”和“可信荣誉电子签章标识”等计划,帮助消费者指引并搜寻到合法诚信网商,同时保护合法诚信网商的利益。 “悦采”所搭建的诚信体系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出发点一致,同时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为了在海量供应商资源中做到智能推荐、精准匹配,让采购商真正做到货比三家,没有一个有效可靠的认证体系显然行不通;为了帮助采购商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使用询比价采购、获得更多报价、对比历史价格、降低成本失控风险,供应商的资质和诚信记录就是重要的参考。 基于此,“悦采”将诚信体系的搭建作为战略性的工作,对供应商进行深入的管理,制定基于交易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并进行持续考核。 罗青介绍,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悦采已经为蒙牛股份、君正化工、新华制药、修正药业、石药集团、东阿阿胶、华鲁恒升、新安化工、鄂尔多斯、愉悦家纺等数百家世界或国家500强企业提供采购服务,目前进驻的供应商数万家,在线交易超过500亿人民币。 对于这一规模,罗青认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企业之间发生的采购交易可以占到了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80%以上,而2014年天猫和淘宝在双十一的交易量就达到571亿。这充分说明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交易孕育着体量无比庞大的增量市场,而互联网采购,正在被唤醒。 责编:樊晓婷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