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的互联网Lee讨论了互联网无所不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新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将如何出现,教育如何被深刻颠覆,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司会如何影响互联网。 本文关键字: 互联网 过了10年,到2025年,那时候的互联网会是什么样的? 2014年7月12日,在世界未来社会(World Future Society)WorldFuture 2014大会上,皮尤研究中心的Lee Rainie向与会者 描绘 了自己的展望。 Lee讨论了互联网无所不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新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将如何出现,教育如何被深刻颠覆,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司会如何影响互联网。 皮尤的展望以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调查为基础,此次调查对象共2551人,涉及调查科学家、作家、编辑、记者、企业家、商界领袖、技术开发者、活动家、未来学家、律师、先锋人士等。 他们展望的未来是这样的: 物联网 :由智能传感器、摄像头、软件、数据库及大规模数据中心构筑的全球性、沉浸式、不可见、与环境互联的计算环境将形成,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规模将达500亿。83%的受访者认为物联网将无所不在并令人类受益,其好处是为医疗、便利、生产力、安全等方面提供增强,但必须考虑隐私问题、预防期望过高及技术复杂性问题。 增强现实 :人类将利用便携式、可穿戴/可植入技术增强物理世界的输入 商业模式 :20世纪形成的商业模式将被颠覆,金融、娱乐、出版和教育等领域会受到最大的冲击 数字化 :将会通过标记、数据库化、智能分析对物质世界和社会领域进行映射 对于这样的未来,有两种看法。 乐观论调 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将变得易如反掌,与人类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互联网的传播扩散将增进全球联系,减少愚昧无知 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将令人类对自身和世界有更多了解 增强现实和可穿戴设备可监控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健康),并对其作出快速反馈 政治意识和行动受到促进 教育的互联网革命将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减少在教师和房地产的开支 悲观论调 贫富差距拉大,可能会滋生仇恨和暴力 人性不会改变。懒惰、欺凌、跟踪、愚昧、色情、卑鄙、犯罪这些人性之恶会被新技术和手段放大 在这些变化的压力之下,政府和企业会以安全和文化规范需要来维护既得利益 人类将继续不得不在便利和隐私之间做出权衡,隐私会变成只有高消费阶层欣赏的东西 人类也许无法对复杂的网络挑战及时做出响应 但是,无论是好是坏,大家的共同看法是,互联网将像电一样,虽不怎么看得见,但必更深入地嵌入人类生活。 责编:李玉琴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