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优化技术助力大中型企业数据大集中随着业务持续扩展和应用日益复杂,组织的IT基础框架越来越朝着集中管理的方向发展,建立数据中心和私有云成为IT建设的潮流。将业务数据存储、应用服务以及业务管理放在数据中心完成的部署方式给企业带来各方面的优势。 (3)协议处理机制严重影响网络性能。目前广域网中使用最广泛的传输协议就是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协议,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安全的传输协议,在网络两端的主机建立TCP连接时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其拥塞控制机制采取的是“慢上升、快下降”的方式。面对当时的网络状况,TCP避免网络过渡拥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对于现在的网络吞吐能力而言,这样的机制反而大大限制了跨网访问速度。比如在访问WEB页面的时候,一个页面中的各个元素都是由单独的TCP会话来进行传输的,可能的会话数达到几十个上百个,每一个会话都要处理繁杂的确认机制,在遇到由于延时或者丢包造成确认不成功时又要重新发起会话,导致页面访问缓慢。此外在TCP协议传输数据的时候,一端到另一端所正在传输的数据量还受数据报窗口的大小限制,当该窗口满了以后,发送方就无法发送更多的数据,直到接受方确认已经接收了窗口中的部分数据。如果数据报窗口太小的话,必然会影响数据传输和应答的速率,从而影响整个数据链路的吞吐能力。 (4)重复数据导致效率低下。在网络两端往往需要传输大量的重复数据,比如公司总部的通知、公文处理、WEB访问、文件共享、文件下载等,下属分支机构的每一个员工如果都需要阅读的话,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计算机都要通过传输线路到公司总部的服务器上去取相应的文件,这样同样的一份数据在线路中传输了N多次,使得线路带宽的利用率低下。各企业分支在处理文件公文时,同一个文件和附件在广域网上传输很多次,这样的重复数据大量挤占了我们宝贵的带宽资源,导致重要业务数据无法获得充分的网络资源。 (5)应用系统无法与广域网相融合。一些应用系统的网络交互设计无法和广域网进行很好的融合,就像TCP协议遇到的情况一样,就拿我们经常用到的网上邻居来看,网上邻居是WINDOWS系统通过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协议提供的文件共享服务,同样在遇到网络延时和消息大小限制的时候,实际的网络传输效率是会随着延时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的,原本在局域网内正常使用的应用系统,一旦融入到广域网环境中,就变得效率低下,甚至无法使用。这大大影响了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无形中对企业发展形成一道隐形的屏蔽。 上面讲述的几个问题,都是单纯增加带宽所不能解决的,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广域网传输性能所遇到的问题,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效率,避免不断增加硬件投资,带宽扩容,我们必须要借助新技术新产品:广域网优化控制器WOC(WAN Optimization Controller)。当我们清楚知道广域网面临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后,我们看看广域网优化技术是如何解决企业在进行广域网中所遇到的问题。 3、广域网优化技术解决方案 (1)应用及流量可视化,打造一张可管理的广域网。IT管理者需要详细了解当前带宽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访问WOC的数据中心,查看指定时问周期内应用流量分布情况,用户流量分布和排名等。然后对非业务流量如P2P行为等进行带宽限制,对领导的视频会议系统、业务部门的应用流量需求进行满足,通过WOC的流量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用户/用户组、时间段、应用类型/网站类型/上传下载文件类型、结合服务质量保障优先级机制,进行带宽划分和分配,实现带宽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2)提升广域网链路质量,保障网络稳定运行。针对传统TCP“慢上升、快下降”的低效传输机制,WOC提出了HTP高速传输协议技术(HighSpeed Transmission Protocol)。HTP协议通过扩充传输窗口、改善拥塞控制算法、选择性快速重传等技术提高TCP传输效率。刚好与传统TCP“慢上升、快下降”相对,HTP快速传输协议对于数据传输为“快上升、慢下降”。在网络吞吐允许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将传输速度提高到吞吐量所允许的最高;当遇到高丢包、高延时等现象,则通过优化的拥塞控制机制最大的适应网络所允许的最高传输速度,保证传输质量。通过HTP快速传输协议,可显着提升在高丢包、高延时情况下的网络传输速度,提升广域网链路质量,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3)冗余数据削减技术,提高带宽吞吐率。WOC加速引擎中特有的“基于码流特征的数据优化”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广域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流量,能够把数据包拆分成很多“碎片”,并对“碎片”分配唯一指针,将指针分别存储在本地设备和目的地接收设备中,当具有相同指针的内容再次需要传输时,只传输指针到目的地,接收设备根据指针便在本地的设备中提取出内容。只要“碎片”足够小,传递内容相同的概率就会足够大。对于同一个用户而言,往往需要频繁传输相同或相似信息,效果非常明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对于PPT文件来讲,所有页码中Logo、表头、表尾内容都是相同的,不需要重传,并且对再次更改的PPT,往往只是更改了非常少的内容,再次传送则实际上仅需要传送更改的内容即可。目前很多加速产品采用了文件缓存方式进行加速,即将文件缓存在网关上,用户访问文件的时候实际上是从本地网关取得文件,并没有直接访问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无法保证文件的实时性,如果服务器上面的文件更新了,可能导致用户访问的还是以前的版本;如果服务器上面的文件变化较小,比如一个100MB的ZIP文件中增加了一个1MB打包文件,需要将整个文件重新传输一次。WOC加速引擎中的“基于码流特征的数据优化”技术完全可以替代文件缓存技术,通过优化的模式匹配算法,可以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足够小,能够达到和文件缓存相当的加速速度,还能在保证实时性同时对变化较小的文件同样能够起到加速作用。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