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与凡客一起蜕变凡客CEO陈年曾说:“真正成就凡客的还是产品。”而如今“抛弃”品牌,奔向平台化的凡客,颇有点失控的味道。但不管如何,2013年对陈年来说,可能是尘埃落定的一年。除了上市和死忙,凡客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陈年“归去来” “金钱是游戏规则,更多的金钱意味着,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你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过得富足。金钱是最公平的。”摆脱贫困,成为他渴望成功的最初动力。 1996年的某一天,时为IT记者的刘韧,采访完江民杀毒软件发明人王江民之后,独自一人走在中关村宽广的马路上。他环顾四周的人和物,感觉到处都充满着活力和希望,“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亮的,都觉得明天会更好。连搬箱子和送盒饭的业务都在成倍增长。”其后刘韧转行创业,在办起了煊赫一时的IT写作社区DoNews之后,曾轻描淡写地说过一句:“写字,养活不了我。凭什么让我写呢?” 刘韧的朋友,卓越网创始人之一的陈年,在2000年也同样把笔一扔,辞掉了《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主编的工作,如雷军所言,“到互联网行业抢滩掠地”去了。陈年转行做IT,很多文化界的朋友不能理解,专栏作家许知远就曾问他:“为何非要做生意?”陈年回答:“这个时代证明你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挣更多的钱。” 许知远当时大概不太明白,陈年原本就与他们不是一路人。那么陈年到底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许连他自己都没能想透彻。 在电影《我是谁》中,成龙饰演的主人公杰克,在森林里被土著居民发现。但他失忆了,对自己的身份毫无所知,此后他一直在苦苦追寻,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和杰克一样,陈年也一度存在着一种“无根浮萍”之感。从卓越网离职之后,自办的“我有网”搁浅之时,他思索起自己的“精神故乡”,以文化人的方式,拿起笔杆,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归去来》。 这本书揭开了他的身世。 陈年的父亲是山西闻喜县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他的母亲出身于北京一干部家庭,他们是大学同学。1969年的某一天,他的母亲带着身孕来到了闻喜县。当时陈年父亲在武汉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陈年母亲天天盼着他回家,但他始终没有回来。陈年出生25天后,母亲把他留给了奶奶,一个人走了。 在《归去来》中,陈年写道,直到19岁,他才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他母亲。 陈年由奶奶一手拉扯大,喝羊奶,吃高粱面,经常生病。中学时去了大连,与生父和继母住在一起。没多久回到老家,当起了中学英语老师。后来又跑到大连,读完高中后,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本该1991年毕业,却提前一年退学,肄业证书还不小心在一家小旅馆弄丢了。找不到工作的他颠沛流离,游走在社会边缘。陈年的亲戚回忆,90年代初,陈年刚到北京,没地方住,就在桥洞里睡了半个月,靠吃榨菜、方便面度日。 “金钱是游戏规则,更多的金钱意味着,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你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过得富足。金钱是最公平的。”摆脱贫困,成为他渴望成功的最初动力。 1994年,陈年给北京的几家报社写稿,他用过不少笔名,而“陈年”只是其中之一。不过,陈年这个笔名流传甚广,以至于他不愿再提及自己的真名,而人们也理所当然觉得他姓陈。 1997年,席殊邀请陈年做“席殊好书俱乐部”会员刊物《好书》的主编。由此,陈年开始大量写书评,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998年,他已经小有名气,受《中国图书商报》之邀,创办了《书评周刊》。 “后来做《书评周刊》,余华就跟我们非常好了,还有李锐、董鼎山这些老人。1998年,余华写了一篇文章,《活着是生命唯一的要求》,那时候我还很幼稚,余华就已经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生命没有意义,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后来陈年这样回忆,但彼时他可没这样想,他天天琢磨文字,并且意识到了文字不可能帮他发财的事实。 于是在2000年,雷军创办卓越网,准备从卖书起家,想找个“懂书的人”时,首先想到了朋友陈年,而陈年的加盟使得卓越网风生水起。当然,陈年也由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我刚刚住进了一栋价值200万人民币、装修花了60万人民币的小楼。”“我不需要超过5分钟的思考,便可以为任何一种5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东西付账,只要它足够名牌足够简洁到看不出是名牌。”在《归去来》中,陈年如此描述多年后自己对物质的丰足占有。在这种看似荣华的情境后面,一个促使他从物质迷梦中惊醒的事实即将到来——他的奶奶去世了。 余华曾对陈年说,“等你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中的人物开始自己发言了,真正的写作才刚刚开始。”在陈年不断折腾的年轻岁月,我们看到一个雄心勃勃的少年,辗转各处,寻找自己的理想和位置,而在他享有自由且需要亲自负责的青春里,始终缺位的是父母。家庭和童年对他来说,都寄托在了奶奶身上。“金钱是最公平的”,陈年在追逐阿拉伯数字筹码的路上,听闻了奶奶的阖然长逝。至此,奶奶这一人物终于开始“发言”,陈年拿起了放下多年的笔,把自己关在了中关村的一所小屋子里,“一边写一边哭”,悼念自己的奶奶,倾诉无根所依的内心世界。 《归去来》是陈年唯一一本书,也是他文人生涯的正式终结。熟识陈年的人说,某种意义上,因为有了《归去来》,才会有凡客诚品。《归去来》作为陈年多年以来情感的出口,“很多东西被排遣了,他才可能重新做事情。” 陈年也确信自己通过《归去来》处理好了生与死的关系,“我觉得把自己的生命或者自我,溶解到无我,肯定是正确的。”但后来凡客诚品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似乎在告诉陈年——作为一个文人兼商人,双重性格与身份带来的冲突、矛盾,需要他不断的进行化解和克服。人生没有那么多大彻大悟,《归去来》带给他一些东西,但商人的路是文人层面的陈年难以预料和控制的。 站在“台风口”的卓越 “互联网首先是一个媒体,在互联网上开店,本质就是媒体营销。”卓越网在陈年操刀后,网站定位越来越像一家媒体门户,煽情内容、打折广告和主题策划越来越多。 在互联网这个最适合一夜暴富的行业里,流传着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一句名言——“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机会遍地,规则透明,一个好点子就能让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功成名就,不到三十岁坐拥数亿的大有人在。 不过,辛苦几十载,不大不小,不温不火的也不少,比如金山软件。有着互联网活化石之称的雷军,辛劳多年,犹如苦行僧一般,折腾了好多次才把金山带上市,市值还比不上新浪、阿里巴巴们的一个零头。词霸、毒霸、WPS,按理说金山这面民族软件大旗下的优秀产品也不少,但奈何前有老外巨头,后有盗版猖獗,金山就是淘不出金子来。直到小米手机的问世,雷军才总算风光了一把,尝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之喜。顺风行船的雷军爱上了巴菲特的那句“野猪说”。 不知雷军是否听过巴菲特的另一句名言——“只有潮水退了,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年他拉拢陈年办起来的卓越网,难道不是处在“台风口”上? 1999年,雷军在武大的同学,陈一舟,从美国完成学业,带着一颗创业的雄心回国。他一见到雷军便称,自己要办个比网易更牛的虚拟社区网站。雷军觉得他在胡说,认为“垃圾访问量”没用,网站必须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才行。双方谈到电子商务,陈一舟觉得太烧钱,自己不会做。雷军不缺钱,便准备像亚马逊一样从卖书和VCD做起。 不过,雷军不喜欢别人拿他的卓越网和亚马逊相提并论,“我知道我卖不了所有的书,但是把已有的几本书卖好,是我能做到的。”雷军为什么自信能做到?因为他招来了陈年这位懂书的大将。 有意思的是,陈年在2000年刚刚加入卓越网的时候,不会用电脑打字,更不会上网。他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在文化界却小有名气。就任卓越网图书事业部总监之后,有人评价陈年说,“文化界少了一面旗帜,IT界多了一个混混。”陈年谦虚说自己从来不是什么“旗帜”,也不甘心只做个混混。后来的故事是,这个IT界的“混混”,带着默默无闻的卓越图书业务狂飙突进,成为了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在自己的网站上做过一个开创性的举动:允许消费者对商品发表评论,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当时有人指责他不懂营销:“你卖东西才能赚钱,可你为什么要让负面评论出现在网上?”贝佐斯的答案是,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比购买本身更有价值。 陈年在卓越网践行的便是类似的理念。他把自己认为的好书、好VCD拿来大炒特炒,让用户觉得卓越网是一个懂书懂文化的网站,从而提升消费粘性。当你成为客户的“阅读顾问”,还会发愁卖不掉书吗? “互联网首先是一个媒体,在互联网上开店,本质就是媒体营销。”卓越网在陈年操刀后,网站定位越来越像一家媒体门户,煽情内容、打折广告和主题策划越来越多。 卓越网在大众视野的第一次亮相,是围绕《大话西游》展开的。陈年觉得电影《大话西游》是一部被埋没的好作品,于是找到发行商,准备订购10万套,以两块钱一套的价格在网上销售。此前这套VCD可能只卖出过两万套,发行商不看好它。在卓越网狂轰滥炸般的炒作下,这部影片红极一时,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卖掉近万套。“这是一个很好的广告”,陈年觉得,自己其实是请周星驰为卓越网代言了一次,而且没花广告费。 2001年,卓越网一个月内卖掉了价值550元的《丁丁历险记》5000多套;2002年,一周卖掉1万套老狼新专辑《晴朗》;2003年,一周卖掉1万套《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此外,《加菲猫》、《钱钟书全集》以及黄仁宇系列在卓越网的包装下,也都风靡一时,这让竞争对手当当网的总裁李国庆都对陈年称赞三分,说他是“能挤出用户购买欲的人”。 雷军倒是活得潇洒,对卓越网的事情全权放手陈年去做,自己很少操心。陈年对《万历十五年》推崇备至,逢人就要推荐,“黄仁宇这书写得好!”他向雷军提及时,雷军不知其详,便发问道:“黄仁宇是哪个公司的?” 可惜好景不长。2004年,这家风头正劲的本土电商网站,被金山和联想主导的股东们以7500万美金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见好就收吧,这样对得起股东也对得起员工,不能等到撑不下去了关门。”雷军自我安慰说。当时亚马逊准备进军中国,这片阴云笼罩在卓越的头上,让大家都觉得卓越的前景不会太好。 在卓越被收购一年后,陈年辞去了副总裁的职位,准备自己创业。新网站的名字叫“我有网”,网络游戏玩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从事虚拟物品交易和代练服务。做B2C出身的陈年,认为这种不需要物流配送的交易模式将会获得巨大成功,“卓越那么复杂的电子商务网站,我都能做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还不容易吗?” 陈年没想到,我有网运营一年后,遭到了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双重打击。“暴雪公司对我们抵制,九城对我们封杀……这件事情不能再做下去了。”在公司搁浅之时,陈年意兴阑珊,关起门来,去写自己的《归去来》了。 事后,他曾狡黠地辩解道,“我把它(我有网)交给专业的团队去打理,自己就去创作了。”并且得出了一个“工作和兴趣不能混在一起”的结论。但不管怎样,卓越和我有网,一个让他煊赫一时,一个让他颜面扫地,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没什么大不了,写完小说后,陈年就开始计划自己的新项目,有雷军注资,他后顾无忧。 我是凡客! 先驱PPG轰然倒下之后,陈年与凡客不能继续跟风,亟需重新定位,某种意义上,凡客到这时候才刚刚诞生。 “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2010年,凡客体风靡网络,引发网民PS热潮。几乎在一夜之间,这家服装品牌电商企业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凡客诚品所宣扬的平民时尚理念,在这场营销活动中得到了网友的认同。29元的T恤不再是廉价货,反而是颇为亲和的草根个性代表。凡客卖的不再是T恤,而是一种“平民时尚”的生活态度。 这让陈年收获了很多意外之喜,因为几年前,他们还只是别人的跟风者。 责编:孟芳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