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把牛奶搅成奶酪的青蛙雷军有句话“台风来了,猪也会飞”,陈一舟很喜欢,当然,他不会说自己是猪。他喜欢自比为青蛙,“牛奶中的青蛙马上要淹死了,一般的青蛙就不动等死,有一只青蛙仍在不断地划,后来把牛奶搅成奶酪了,青蛙就跳出来了。” 2004年3月,猫扑最终被千橡互动收购。 “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未来会有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那收购价高个百分之几十又有什么关系?”陈一舟有他自己的一套道理。 借着收购猫扑,陈一舟由 SP公司重新回到互联网圈。随后,陈一舟的好胃口一发不可收拾,游戏论坛,教育网网站以及一些小SP公司被一一并入千橡。 收购一年半后,猫扑的注册用户达到近2000万、日平均浏览量7500多万,世界排名由2000多位上升到40多位。“在3年前创立的公司里我们是走的最快的公司之一吧!”陈一舟很是得意。 2012年4月,猫扑网搬离北京迁至广西南宁。猫扑此次搬离北京的决定已酝酿数日,最终成行与南宁方面给出的优惠条件密不可分,南宁市近两年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猫扑也因SNS与微博的火热,人气下降愈显冷清,双方一拍即合。 从校内到人人 英文名:Joe 星座:狮子座 籍贯:湖南省长沙市 学校:武汉大学 兴趣爱好:看书,思考,散步; 想养只狗,LP不让 :-( 特长:吃 所属公司:人人公司 陈一舟在自己的人人网主页上这么介绍自己,他的签名是“做世界上最好的SNS网站”。 2006年暑假期间,千橡自主开发的5Q校园网和王兴的校内网发生了激烈的用户争夺战。陈一舟用的办法是“到5Q注册用户送鸡腿”。 当时的陈一舟已经买下了7个社区网站,他大手笔的拨出一笔100万款项,用来“送鸡腿”。注册即送鸡腿,在南方的大学,因地制宜,换成了送冰激凌。在最初的用户当中,至少有超过10万的用户量是“鸡腿”带来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让陈一舟有些郁闷———有人在5Q上注册了40多个账号之后回到校内网上炫耀说,自己获得了40多个鸡腿。 然而,在资本运作上,王兴并不擅长,他在融资问题上屡屡碰壁。 坊间传闻,与VC谈判融资之时,王兴表现得太不靠谱,比如他与红杉谈判时,他把商业计划书落在了出租车上,只有现场手写一份,最终,红杉投资给了团队履历更漂亮的占座网,虽然校内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数都比占座多,但这家风险投资商当时觉得要“下注于赛马”(指“管理团队最重要”),不认为校内的用户资源是太大的优势。 而与另一家美国VC谈判时,王兴竟然让对方在暑假期间来考察市场,校内网数据一塌糊涂,最后谈判无果。 王兴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已经“欠了相当于我个人100个月的薪水”,校内网有了出售的意向。 2006年10月15日,刘健跟王兴约在搜狐大楼旁的星巴克里谈收购,从下午1点多谈到晚上7点多,各自每隔一个小时给合伙人打电话商量一次。 据刘健描述,简而言之,整个谈判过程是“王兴开了一个价,我们答应了。他们觉得开价低,又提了一次价,我们又答应了。”校内方也承认,千橡收购时的确“没怎么讨价还价”。 “大方”的程度是,收购校内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和收购猫扑网时一样,这一次,陈一舟又花掉了千橡账上余额“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我当时想,只要我们负担得起,就要把校内买下来”。陈一舟的心理底线比校内最终的收购价更高。 陈一舟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流失,干脆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的5Q页面,转而将原5Q的用户导入校内网。 2008年4月,软银的孙正义以4.3亿美元投资千橡,看中的就是校内网。比起当时年轻、略显毛躁的王兴,陈一舟显然更能获得投资家的青睐。 孙正义似乎特别喜欢在卫生间里给人投钱。当年,阿里巴巴的马云在卫生间里,用了6分钟搞定了孙正义的8000万美元;而陈一舟同样是在卫生间里,比马云还少用了1分钟,就从孙正义那里弄到了4.3亿美元。 2009年8月,在那个闷热而潮湿的夏天,陈一舟将“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定位也从校园SNS切换成为白领SNS网站。 2011年5月4日,公司上市之后,陈一舟想到应该给自己买一个礼物作为纪念,他逛街的时候转到一个二手商店,进去挑到了一个手表,88美元,算是作为自己12年奋斗的一个奖励。“公司如果是一本书,前言算是写完了。 回到北京,继续淡定的做事,一页一页,谱写公司未来30年的篇章。” “互联网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先要圈地,那你就得有足够的钱。地都没有,房子也没盖,怎么收房租?”人人公司上市之后,所有的产品和项目都要以人人网这个平台为核心。“2006年之前我们是到处找种子,遍地撒网,后来受打击了,所以之后全力围绕人人网做文章。” 那时的陈一舟42岁,他对外宣称,自己要与人人公司共进退,再干30年。“把公司搞大的收益比做投资高得多”。他确定自己的成就将由人人定义,“人人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真假开心网 陈一舟是个创业者,也是一个投机者。曾经有人拿这样一个段子作为佐证:陈一舟坐国际长途的时候,总喜欢最后一个登机,而这个时候他往往能以经济舱的价格坐到商务舱。 当然,和抢注开心网的域名比起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 对于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商业道德,陈一舟的给出的答案是“我没想那么多”。 2007年11月,校内网的用户已经覆盖2200所大学,拥有超过1800万的在校大学生用户。谁料正在陈一舟高兴的时候,以“偷菜”、“抢车位”等游戏为标志的开心网风靡开来,很快流量就超过了校内网,这让陈一舟出了一身冷汗,他必须采取措施制止这一切,否则他押宝的校内网又要遭遇毁灭性打击。 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有一种人专门以注册域名赚钱,行话叫做“玉米(域名)贩子”,这些人大多是触网较早的玩家,他们用极小的代价海量注册域名,囤在手里,等着某一天有人用几百倍甚至几千几万倍的价格把某个“玉米”买走。 2008年3月,程炳皓创办了开心网,早在程炳皓的kaixin001.com创办之前,kaixin.com这个域名就被注册了。退而求其次,程炳皓只好注册了kaixin001.com。据说,当时的域名持有者曾经找到程炳皓,希望能以这个域名入股,要1.5%的股份,但程炳皓没同意。 “当时没钱,买不起,没办法。”那时候开心网风险投资还没进来,而且程炳皓一直都不觉得域名和网站名字有什么关系。 这一细节被陈一舟发现了,他悄悄以大约20万美元的价格把kaixin.com买走。买下了kaixin.com的域名,不久便推出了一家几乎和程炳皓的开心网一样的网站,被外界称为“山寨开心网”。 “就像是现在你去注册一个xinlang.com的域名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也叫新浪,页面设置和新浪做得一模一样,恐怕不行。所以我起诉完全不是针对域名,我只希望让用户清楚,开心网只有一个。”千橡版开心网日益壮大,程炳皓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定起诉千橡。 而陈一舟并不承认“山寨”一说,“如果说kaixin是山寨版,百度也得说是山寨搜索。” 陈一舟和程炳浩见过两次面。 第一次,陈一舟在购买了kaixin.com域名之后,找程炳浩以前新浪的同事约程炳浩见面,要求收购程的开心网,被程回绝了。之后,陈一舟的开心网就立刻上线了。 第二次,在程炳浩做好准备起诉千橡之前,为了“做最后和平解决此事的努力。”他去了陈一舟的办公室,要求对方马上停止使用“开心网”这一名字,并表示只要如此,此前的一切都可以不在追究,两家做和平竞争的伙伴。陈一舟表示,这不可能。 双方对簿公堂。最后,法院判决千橡赔偿40万元,但保留kaixin.com域名。 而就在宣判出来的当天下午,陈一舟写了一篇名为《我和程炳皓的故事》的文章,陈一舟表示,“和程炳皓以及我们公司之间的纠结,今天到了一个应该化解的时候了。”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现在的互联网,处处是红海。最大的市场,被互联网巨头们滴水不漏地统治着。创业的公司们,像小时候打弹弓仗的小屁孩们,苦哈哈来回给大佬们捡地上的纸弹,还时不时在屁股上挨大佬们不满的纸弹。在互联网市场中为数不多的蓝色小池塘里面,我们的人人网,程炳皓的开心网,是SNS行业在过去几年来硕果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个。” 陈一舟还说,“程炳皓曾经是我的朋友,他给我传授过减肥秘方,在他身上很受用,而我的毅力没有他强,无法坚持下去。” 很快,程炳浩发了一封内部邮件作为回应,“我始终认为:做企业如做人,言行应一致,而且,行,胜于言。”他顺带也驳斥说明了一下陈一舟日记 “程炳皓曾经是我的朋友,他给我传授过减肥秘方”这句话。 “至于减肥,我没有什么“秘方”,我确实曾减肥27斤,我总结了我自己的经验,也和很多人分享过。我在和陈一舟的交流中,他说他很为肥胖苦恼,我就向他讲了一些我的做法,希望对他有帮忙,但是从他的日记中看来是没有起到作用,很遗憾。” 虽然输了官司,但陈一舟成功牵制了开心网的发展,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 连接: 陈一舟语录 1 在大公司的阴影下生活是一种窘迫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像一个无形的网,网在你的身上,对手不出手,你也会被勒得很疼,这种疼,和关水牢一样,吃饭时疼,睡觉时疼,做梦时也疼,无时不刻的疼。能撑住不死,是好汉,能活着出来,那是真牛。 2 要知道一样东西想做长久,就不可能增长太快。长得快又能长期存在的事情轮不到你来做,别人肯定早就做了。天上从来没砸下过馅饼,我头上从来没有过,每个都是我接了半天才接住的,而且不是馅饼,是小汤包。 3 一个互联网产品,如果没有道理的疯涨,要么是基因变了,跑得是快了,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有价值的DNA了。要么是利用了时空隧道,但那是暂时的,当世界趋于永恒平静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和一帮石器时代的族人玩游戏,永远回不了现时社会。 4 我要说,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坚持。要成功,就要把你的竞争对手甩在后面,而这一点上有时候就是靠时间来“耗着”,等别人没有耐性、坚持不下去了、自乱阵脚了,找别的、更大、更时髦的领域去了,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者。 5 要在无线互联网上做事情,特别是能持续的事业,好比在流沙上构筑壁垒,难度相当大。大公司最怕的就是革命,好比恐龙害怕温度的改变。无线互联网上未来成功的新公司,如果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就是“快”。在流沙上,只有蜥蜴才能存活;在湍流里,快鱼吃慢鱼。 6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在1999年那轮冲浪中倒下的,后来我站起来了,接着冲浪,站到现在。如果浪停了怎么办?或者是你的技术比较差,真的被其他的竞争对手踢下去了怎么办?我觉得永远要对新崛起的产品和公司保持一种足够的尊敬和畏惧,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持续不断的动力是非常强的。 7 上市像围城,没进去的想进去,在城里的想出来。 很多上市的公司会觉得自己股价太低,在做私有化。上市的好处,比如员工期权的可变现,股票的可流通性,兼并收购的便利性,上市时都在,下市就没了。(本文由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采写) 责编:孟芳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