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骑着大象跳舞带领联想成就PC霸主之后的杨元庆,回眸一顾,顿生落寞——昔日的对手如今都在一日千里奔向新的掘金地。在他所谓的“PC+时代”,“如果糊涂,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柯达。”心意灵动的杨元庆,要如何带着联想这个巨无霸起舞? 与大象共舞 业界普遍同意这样的说法——“没有杨元庆,联想不敢收购IBM。” 对于IBM在IT行业地位的描述,有一句话说得很贴切——“IT业前30年的历史就是IBM前30年的历史。”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家老牌企业陷入困境,比尔·盖茨曾经幸灾乐祸地说道,“不出几年,IBM必然倒闭”。1992年,IBM亏损高达49.7亿美元,之后素有“妙手回春”之术的郭士纳接手拯救,才扑灭了几欲烧死IBM的烈火。此后,IBM转型为企业提供IT服务、改变商业流程,因此逐渐淡出了PC市场。2001年,IBM与联想首次接洽,欲兜售自己的PC业务给后者。杨元庆非常心动,但被柳传志一口回绝,因为他觉得联想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杨元庆写了一封激情洋溢的信给全体员工,信中说道:“我们要准备好迎接2008年奥运会给联想带来的机会。”为了加入国际奥委会TOP俱乐部,联想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成功签约,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时,杨元庆激动不已,他狂热的梦想,在经历过多元化的挫折之后似乎一点也没有改变。 这是杨元庆带领联想国际化的起点。此后,他与IBM的接洽有了戏剧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杨元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也是联想国际化实质性的一步。 2003年,“Legend”被“Lenovo”取代,联想秘密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自己的新标识。此时,IBM又非常恰当地出现在了联想的视野,重提旧事。这一次,联想的领导层开始认真地考虑这场“跨国婚姻”。 2004年夏天一个平淡无奇的早上,IT界见证了联想的雄心——这家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中国公司居然鲸吞了年销售额130亿美元的世界级公司的PC部门,进而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 听闻联想将要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一位国际PC巨头的高层欢呼道,“我们的机会来了!”戴尔、惠普、东芝等对手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决定趁联想立足未稳,洗劫掉IBM原有的PC业务市场。媒体也推波助澜,预测IBM在美国的大量客户将会转投戴尔和惠普。 并购消息传到IBM的PC部门之后,员工们普遍感到沮丧,“我们要为一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工作,以后的养老金也要改发人民币了。”有员工主动找猎头打算跳槽,戴尔、惠普也趁机大挖墙角。 为了不使员工流失,杨元庆仍然维持了IBM PC部门原来的渠道和管理架构,他派陈绍鹏安抚员工情绪,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使得员工的流失率控制在了2%以内。 杨元庆还促使史蒂夫·沃德(原IBM电脑事业部负责人)启动了客户访问计划,实现了平稳过渡,这让虎视眈眈的PC巨头们悻然返航。 事后有人回顾这场“蚂蚁吞大象”的并购之举,才看出了联想与IBM的天然互补。IBM最强的是笔记本,联想最强的是台式机;IBM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联想则在中国一路领先。强强联手,安全过渡之后,联想的PC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除了销售数据上的显著增长,IBM的PC业务还带给了联想什么?杨元庆说,“并购让联想从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转变为全球知名的世界品牌,从一个只会管理中国市场的企业变成了全球运营的跨国公司。” 杨元庆的PC+时代还有多远 互联网企业最好不要追求百年老店,也没有基业长青。这个行业变革之迅猛,超出我们想象。” 马云妙喻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上山打野猪,一枪打出去,野猪没死,冲了过来。把枪一扔,往山上跑的,是职业经理人。子弹打完了,把枪一扔,从腰上拔出柴刀和野猪拼命的,是创业者。” 柳传志也强调领导者对于企业的责任心和主人感,他想把联想做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对杨元庆、郭为等年轻人的大力培养,便是出于这样的初衷。2005年,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完成后,柳传志潇洒转身,隐退江湖。当时选择阿梅里奥就任联想CEO,乃是柳传志的权宜之计。柳传志已经做好设想:让杨元庆在董事长的位置上锻炼五年,然后再出任CEO。 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这一切提前到来。联想全年亏损2.26亿美元。“联想就是我的命,如果需要我,我随时会上。”柳传志觉得是时候了,就在董事会上严肃地提出了“让杨元庆接替阿梅里奥”的提议。但这一决议遭到了外籍董事的抵制。在他们看来,阿梅里奥尚无重大过错,业绩亏损应归咎于外部原因,且杨元庆根本不具备经营跨国公司的能力。 “如果我不复出,杨元庆就当不了CEO。”柳传志这样解释自己的高调回归。因为董事会达成一个共识:柳传志担任董事长,他们才能放心。 在一片质疑声中,杨元庆又回到了联想的舞台中央,带领联想扭亏为盈,顺利度过危机。他的才能也因此获得了董事会的普遍认可。这位年薪9000多万人民币的“最贵CEO”,在2011年斥资31.5亿港元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买入约8%的股份,让大家吃了一惊。柳传志对此赞赏有加,“我和董事会看到了杨元庆的信心,他才是联想真正的主人。” 根据2012年第三季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发布的PC行业报告,联想的PC销量已经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虽然另一家调研公司的报告显示联想与惠普之间还有微弱差距,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联想PC出货量稳坐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带领联想登顶PC塔尖的杨元庆,恐怕感受到的是一种落寞。这种胜利后的落寞感源于——时代变了,对手们已经不屑于在PC行业决一雌雄,他们冲向了新的掘金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联想的PC之霸,含金量并不高。 审时度势,杨元庆提出了他的“PC+时代”——将战略眼光放在酝酿多年的智能手机业务上,预备在电脑、平板、手机、智能电视等IT设备同时使用统一操作系统的PC+时代,双管齐下,做一番大事业! 联想的对手,也不再瞄准惠普,而是把赶超三星和苹果,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在创新、渠道两方面,尤其是在中国,联想有信心和这两家公司一拼高下。我们围绕中国客户的需求考虑用户体验和应用丰富性,从硬件、软件、应用到云服务,做端到端的整合,这是我们做PC多年来积累起来的能力、特长。”杨元庆侃侃而谈,脸上是世界尽在手中的自信。 在2012年8月的一次会议上,杨元庆透露,“联想本季度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达到了500万台左右。所有的手机销量达到了700万台左右,第一次超过了我们PC的销量。在六月,联想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占到了13%。现在我们已经超过了诺基亚和华为,第一次成为了中国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品牌。” 听到这一消息,不少消费者感到诧异——没发现身边有人用联想啊!造成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是:联想主打中低端市场。联想在手机产品上的品牌度不高,所以放低姿态,定价较低,借力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渠道,其覆盖面短期内大幅扩张,也不难理解。有同行不屑地说,“联想的手机简直和山寨机一个样!”但是,看看故作高深的HTC,因为缺少低端品类而坠落,再看看一向高端的苹果手机都要推出廉价版,你还会觉得联想的选择不合时宜吗? 根据一项调查,联想在中国采取超低价策略已经超过提供基于安卓产品的竞争对手,成为国内第二大平板电脑厂商。LePad为代表的联想平板系列与苹果iPad的差距还很大,但迅速占领低端市场毕竟能为联想的前景带来不少美好的想象。除此之外,在智能电视等领域,联想也进行了广泛布局。 “谁都面临巨变,手表、汽车将来都会成为移动终端。”杨元庆说,在风声鹤唳的“PC + 时代”,“如果糊涂,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柯达。”2012年10月12日,上海浦东展览馆座无虚席,联想在这里举办Yoga平板笔记本“翻转世界”发布会。灯光响起,在动感的音乐声中,杨元庆走上T台,拘谨地摆出pose,露出了羞涩的一笑。 带着联想走向移动终端时代的杨元庆,恐怕也一样做不到洒脱。在他描绘的“保卫和进攻”的双拳战略中,人们看到的依旧是过去PC时代那个大打价格战和渠道战的联想。如今的游戏规则正在完全改写,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联想,未来的路上依旧还是一片迷雾。 在阿梅里奥下台时,柳传志曾以“职业经理人的短视”评价他,“如果要做百年老店,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主人心态,高管要有事业心,否则企业就无法传承下去。”柳传志特别钟爱《基业长青》一书。但正如周鸿祎所说,“互联网企业最好不要追求百年老店,也没有基业长青。这个行业变革之迅猛,超出我们想象。” 不知道杨元庆在描述他的PC+时代时,有没有想起FM365的悲剧,会不会遗憾自己当年失去了唯一进军互联网的机遇? 责编:孟芳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