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 导演百度李彦宏导演着一出名为《百度》的大戏。青年时期游历国外的奇幻漂流,纳斯达克交易大厅的喜极而泣,当然也少不了硅谷大片《Google》的冲击。他的电影里糅杂了文艺、励志、商战、冒险,还有……嗯,悬疑? 中国合伙人 在Infoseek,李彦宏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享受着公司不错的待遇和期权。相对来说,日子过得比较闲适。他很快就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美国的中产阶级。他甚至学着很多老美的样子,在自己别墅的后院整了一个小菜园,种了些黄瓜、西红柿和西瓜,夏天的时候,西瓜铺的满院子都是,下不去脚。“春天的时候买的籽儿,后来变成西瓜,特别有成就感。” 但是,李彦宏也承认,“从另外一角度来讲就是不得志”,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李安式的故事: 一天,李彦宏回家发现菜地里的菜全被拔掉了,两名工人正在菜地里铺草坪。李彦宏生气地指责妻子:“我的芥菜马上就要收获了,为什么你把它们毁了?”马东敏针锋相对:“我不毁掉菜地,菜地就会毁掉我的丈夫。你是世界顶尖的IT专家,我强烈反对你变成一个加利福尼亚农夫!” “被妻子从菜园里拽出来的IT领袖”、“加利福尼亚的农夫李彦宏”被津津乐道了很长时间,传到最后,李彦宏不得不出来辟谣了。“我妻子确实拔过我的菜,但是我回国创业不是因为菜被拔了,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的机会。” 1998年夏天,李彦宏应清华大学邀请,回国作了一次技术讲座,当时搜狐的一帮员工去听课,课后这些人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李彦宏怦然心动。第二年的10月,有关部门邀请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此次回国,李彦宏发现当年的海归兄弟们已经在国内把IT业玩得如火如荼。 1999年底,Infoseek被迪士尼收购,李彦宏再也按捺不住创业冲动,他决定了放弃Infoseek的股票期权,回国创业。 李彦宏立即着手创业的准备工作。创业需要伙伴,需要团队。此时,太太马东敏向他推荐了一名自己在美国的同学徐勇。后来成为百度创始人之一的徐勇,也是李彦宏的北大校友,一名生物学博士后。徐勇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名为《走进硅谷》的纪录片,认识很多风险投资商,得知李彦宏创业的想法后,他十分感兴趣。 一个周末,徐勇应邀来到李彦宏的家里共商大计。一见面,李彦宏先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虽然愣了一下,但并没有感到意外。两人在美国闯荡多年,早已习惯美国人的商业作风。签完保密协议,李彦宏对徐勇说:“我们回国做搜索引擎吧。” 早就看好搜索引擎的徐勇与李彦宏一拍即合,对前景的向往和硅谷人特有的冒险特质,让两人的创业激情如同火山爆发般强烈。 当时,国内各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李彦宏与徐勇商量的公司赢利模式是:做出最好的搜索引擎卖给门户网站。 在李彦宏和徐勇一起寻找第一桶金的道路上,有一段对白颇为经典。 投资商问:“Robin,你多长时间能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说:“六个月。”投资商接着问:“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李彦宏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这个必须让我想一想。”投资商又问:“在搜索技术方面,你认为谁排在世界的前三名?”面对投资商的问题,李彦宏列出了包括他原来老板威廉·张在内的三个人。出于中国人的谦虚,他没有提到自己。而此刻他没有注意的是,在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其中一个投资商,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 投资商出去之后,给这三个人其中一个打电话,问了同样的问题,他得到的答案里包括了李彦宏。 投资商回到会议室以后,不动声色地又问了李彦宏一些其他问题,最后对他说,你回去吧,我们再想一想。 再碰面的时候,投资商问李彦宏要多少,李彦宏说要100万。他们商量过之后,跟李彦宏说,他们还是希望多给你一点,这样你可以资金比较充裕。他们将投资追加到了120万美元。 因为当时还没有签合同,李彦宏就从投资人手上先借了10万美元,回到了北京。 在此后的大概两个月里,李彦宏再也没有跟投资人联系过,也不管他们是不是会认为这笔钱打了水漂。直到后来他们把投资的程序走完,公司基本建起来的时候,才邀请这位投资人来北京参观他们的百度公司。 投资人一进门,看到几个忙碌得无暇他顾的年轻人,兴奋得直敲桌子,说这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公司,真有人在工作? 投资人看不到的那段时间里,李彦宏正忙着安营扎寨、招兵买马。 他“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通过在北大和清华的BBS上发招聘帖子,他收获了最早期的技术班底:中科院研三的崔姗姗、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二年级的郭眈、北大研三的雷鸣、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研三的王啸。加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建国、徐勇和他自己,他们组成了“百度七剑客”。 当时,百度刚刚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1414和1417两间套房作为办公室。“别人不敢要的,我敢要。”为了图租金便宜,李彦宏租下了这两间“不吉利”的房间。办公室直到过年后才装修好,味道特别大。1417是李彦宏和徐勇的办公室,里面还隔了一个小会议室。1414则是工程师们工作的地方,有10个座位,都是两个人一组的卡座,位置比较宽敞。墙边还放了一个小休息桌,桌上堆满了食物,这或许就是百度免费早餐的起源。此外,办公室里面还有一块小白板,发布一些重要信息。 “百度创建初期,正是1999年——2000年网络泡沫最厉害的时期,当时,我感觉到这种泡沫是非常不健康的:刚刚开始创业没多久的公司就在国贸、嘉里中心租住最豪华的写字楼,我在美国所见过的创业型公司都没有这么铺张浪费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尽管怀揣着风险投资商要求在半年内“烧光”的120万美元,李彦宏却还是小心翼翼地做了一年的预算。 李彦宏不是没有过怀疑自己的时候。2000年的春天,北京沙尘暴很厉害。早上,李彦宏的办公桌上蒙上了一层尘土,可以拿手在上面写出清晰的字。“我觉得有点辛酸。我本来可以在美国享受加州的阳光,享受那里新鲜的空气,为什么要回来受这样的罪?” 2000年,国内比较知名的搜索引擎已有不少,比如天网、悠游、OpenFind等,它们都是基于机器人搜索的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信息量较少,这类搜索引擎还是比较实用的;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它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速度慢,数据量少,返回无用信息太多,用户需要花费精力重新筛选。这些在追求技术完美的李彦宏看来都不是最好的,这正是李彦宏创建百度的前提。 百度成立后,首先要推出自己的产品——搜索引擎软件。当时,百度除了技术人员与技术理念,其他什么都没有,所有程序都要一行行写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5月,百度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当时可以搜索500万个网页。那时,中国大概有900多万个互联网用户。 接着,就需要开发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样板客户。 百度签下来的第一家门户网站是保密的,即使是对家人也不说。当时有一个很核心的工程师,庆祝时把男朋友也带来了,她的男朋友很好奇,问你们到底跟谁签约了?这个女工程师说不能告诉你,说出来吓死你,叫做Chinaren,那时候是Chinaren是当时正热的一个社区网站,后来被搜狐收购。不久,百度就和Chinaren联手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提问式搜索引擎——“孙悟空搜索引擎”。 2001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裂,一家家公司开始倒闭,百度半年后又要开始融资,经过努力,百度拿到了第二笔风险投资1000万美金,一直到2005年百度上市都没有花完。 拿到钱以后,百度高层非常兴奋,但还是不敢跟员工说,因为虽然签了合同,投资人万一反悔,最后不给钱也没有办法。一直到九月初的某一天,李彦宏从银行得到电话,1000万美金到帐了,他才去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所谓全体员工大会,加上前台、兼职就二十来个人,在会议室中跟大家宣布这样的消息。 没过几天,一个很核心的百度工程师突然跑来跟李彦宏说,有一个消息你知道吗?Google的中文版发布了。李彦宏说我知道,刚刚看过,他又问你看了什么感觉,李彦宏说不错,速度非常快,相关性能很好。他当时看了是觉得不错,但并没有马上跟百度状态联系起来。而那个工程师马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说Google是硅谷最优秀的工程师做技术,而且规模比百度大很多,百度加上兼职、前台各种各样的人才二十来人,怎么可能跟他们竞争?有这么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怎么办?当时军心有点不稳。 2000年到2007年,是Google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Google每推出一项新技术,都让百度倍感压力,2002年初,李彦宏决定从CEO位置下来,做回一个项目的经理,启动“闪电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快速的提升百度的中文搜索的质量,超越Google。 2003年5月28日,《中国电脑教育报》(《中国信息化周报》前身)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经过一个星期的投票,结果揭晓,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gl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gl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这次数据显示,百度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虽然外界有人对结果表示质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百度已经具备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中国信息化周报独家) 责编:孟芳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