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之困:中移动将进退失据 危机四伏?如今困扰电信行业的最大的技术路线这一关键政治问题得到解决,为电信运营商走向公益性企业,以及电信法的出台,提供了破题之机会。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频段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获得频谱的比例大约是13:4:4”,有通信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移动在TD-LTE频谱上一家独大,如果联通电信搞TD-LTE,肯定会对二者不利”。 据记者了解,TD-LTE的一大优势,即节约频谱资源,这个制式在去年年初也已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主流标准,据悉,目前全球TD-LTE商用网络已达23张,用户数量超过500万,还有逾40个网络正在建议当中,计划在明年年底时覆盖世界上多达20亿的人口。 “4G都出来了,我就等着用4G手机了”。这是北京一位消费者对于4G的想法,在记者采访时,怀有这种想法的用户不在少数。其实,由于国内4G在高频段建设,因此大范围的4G网络覆盖就非常困难,运营商的想法只是,在国内主要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部署LTE,其他地区则以3G代替,3G与4G由此就形成互补关系。这就是说,3G网络成熟的运营商,在4G时仍具优势。“这种情况下,中国联通的WCDMA的优势就较为明显了”,飞象网CEO项立刚对此认为。 项立刚表示,到今年7月,LTE网络数达到194个,其中TDD 18个。FDD和TDD的比例是10比1,因为大量的LTE FDD网络建设,无论是基站、系统设备甚至网络优化、测试设备的成本都会较低,这意味了同样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网络建设会更加完善。 “未来的4G格局,极有可能出现的一个局面就是GSM、3G、4G等共存。除此之外,在TD-LTE发展初期,大约会保持在5-10年之间,主要以解决宽带热点覆盖为重点,这个时间段还要取决于未来的这个热点覆盖到底是Wi-Fi为主还是坚持以WAPI为主。毕竟,在一些重点的城市及区域内,一定要满足这些高端用户对于基于移动高速网络的各种需求”,三网融合专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认为,对中移动来说,现下急需解决基站、无线热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并且这些需要高额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极为考验中移动的资金链。“由于3G投入巨大,三四年时间后又上马4G,造成的浪费相当惊人”,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说。 在中移动此次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的高层在描绘4G未来前景时,对用于网络建设的投资和终端补贴的规模只字未提。而据该公司此前透露的消息,今年将投资417亿元用于20万个4G基站建设;TD-LTE终端采购将超100万部,TD终端补贴超过300亿元。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近期在介绍全球4G发展现状时介绍,“根据GSA12月份统计数据,到目前为止TD的4G大概20个国家,其中完全TD的4G网络有13个网,还有12个网是混合的,有FDD、有TD。FDD大概92个国家244张网,这样加起来,FDD4G占95%,TD4G占5%”。这也在目前成为了全球运营商越来越普遍的选择。实际上,去年中移动就已在香港启动了TD-LTE与FDD LTE的融合组网实验。 虽然融合组网有益处,但也有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在技术上,单一运营商运营多制式网络,或者在单一业务网络上运用多种技术模式,是运营商的大忌。联通多年以前同时运营GSM和CDMA的失败就是例证。这部分专家认为,LTE融合组网是电信和联通的无奈之选,因为从技术演进和全球实践来说,WCDMA向FDD LTE演进最直接,也最合理,中电信也是如此——全球几乎所有的CDMA运营商也都选择了向FDD LTE演进的路径。 SA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此前也认为,融合组网的运营商一方面需要面对资本开支增加的压力,另一方面不同无线技术所具有的生态系统以及用户这些技术的需求与期待也并不完全一样。运营商选择融合组网,也必然对终端设备提出新的要求,而多模式多频段的终端设备将是对融合组网实际运营和业务发展的巨大挑战。 有媒体分析称,现阶段运营商进行融合组网将面临碎片化频谱、高成本、寻址难、多网互操作、缺乏多频终端、漫游等问题。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