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入口发展史作为连接人与信息的通道,入口的存在形式会越来越虚拟化,最终在人机统一的时代,入口消失,因为人与信息距离彻底为零。 3,同类型的入口在不同终端的地位不同 这是由于不同终端的特性决定的,比如在PC端网页服务可以成为入口,而在手机移动端,客户端的形式占据重要位置 纵向特点: 1,入口越来越虚拟化 入口遵循一个硬件-软件-服务-云的流程,入口越来越虚拟化,最后入口即信息,所谓入口也就没有意义了。入口的这种进化是符合规律的,一切有流程的事物总是越来越简化的,效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2,新的入口导致旧的入口边缘化,甚至空心化 新的入口往往对旧的入口是颠覆的,而且是踩着旧入口的尸体,例如现在硬件的价值已经非常低了,联想、惠普这样的硬件公司已经在谋求转型了。 3,不同层级的入口强弱程度不同 虽然上文说新的入口会导致旧的入口边缘化,但有些入口具有强势地位,入口作用能保持很久,而有的入口则相对较弱。例如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是强入口。 4,不同层级的入口会前后拓展 为了保持入口的生命力,很多入口会前后拓展以保持生命力。Chrome浏览器已经瓦解了IE的垄断,但Windows的强势还是让谷歌不敢掉以轻心,而Chrome Book的推出预示着谷歌借浏览器往回发展操作系统。另外一个向前拓展的例子就是360,浏览器-导航-搜索,360通过向后拓展来保持其入口的稳定性。 当下,互联网公司对入口的争夺已经趋于白热化,笔者梳理一下目前互联网巨头们的入口格局 苹果 纵向看,苹果的入口逻辑是硬件-软件-服务-云一条龙的控制,适当在应用开发上开放给第三方。苹果的这种模式在其生态内能最大化苹果的利益,所以苹果是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赢家。 横向看,苹果最早从个人电脑就是一条龙的逻辑,但个人电脑的赢家却被微软抢先,目前作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最大赢家,苹果也积极向其他硬件拓展,包括苹果手表、苹果电视等。 微软 纵向看:微软起初以软件为主(Windows,IE,Office等),但后来先后进军服务(Bing,MSN,Skype等)和硬件(Surface、收购诺基亚),也形成了自己的硬件-软件-服务-云一条龙格局。 横向看:微软在PC端的软件入口上占据绝对位置,服务入口上以Bing为代表在追赶Google,而新推出的Win8除了统一不同终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颠覆浏览器,直接以桌面应用模式冲击Google代表的服务型入口。 在手机和平板领域,微软起步较晚,市场已经被Google和苹果瓜分。不过游戏终端领域,微软反而是赢家。 谷歌 纵向看:谷歌以服务型入口起家(即其搜索服务),随后谷歌的服务拓展到邮箱、社交等各个领域,在PC端与微软共同控制了入口,微软是软件入口,谷歌是服务入口。智能手机领域,谷歌抓住了机会,Android占据了垄断性的地位,谷歌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