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入口发展史作为连接人与信息的通道,入口的存在形式会越来越虚拟化,最终在人机统一的时代,入口消失,因为人与信息距离彻底为零。 套用一句滥觞之语,当我们在谈入口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互联网入口,即链接人与信息的一个通道, 在短暂的互联网时代,一批一批的互联网人前仆后继地构建着自己理解的通道,妄想控制人们访问互联网的路径,最后获取价值。有人妄想拆掉别人的通道推到重建,有人则在别人通道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通道。作为通道的入口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不同层次的,前后的关系是微妙的,而且智能终端的改变也会带来入口的变化,不同终端对入口则又有新的需求。 不过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终端在入口上变现的千差万别,但却也遵循一个大的趋势:硬件——软件——站点——云。笔者先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例,结合国内外的互联网发展,梳理一下所谓的互联网的入口。 个人电脑的入口发展史 一,硬件时代:硬件即入口 在还没有万维网的时代,硬件即入口,电脑本身就是入口。这时的电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的联系相当有限,虽然那时也有了一些软件的概念,但还相当初级,且基本不兼容。硬件即入口的概念其实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人一谈到上网,想到的就是电脑。 代表:60-80年代的IBM个人电脑 二,软件时代:入口去硬件化 硬件制造流水线后,伴随着对计算机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一些基于硬件之上的软件就具有了入口的功能,因为其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能更多地满足人们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可以说软件是踩着硬件的躯体成为了入口。不过软件的层级也是有差别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层级,构成了不同效应的入口。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旨在兼容不同类别硬件带来的操作不变,同时人机交互的优势利于发挥计算机智能化的效用,其作为一个入口的效应影响至今。 代表:80-90年代的Windows 2,浏览器 浏览器是因特网时代的产物,随着操作系统的普及、因特网的全球连接、人们对信息需求的爆炸式增长,都让浏览器的诞生成为了可能。浏览器用来显示因特网内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文件,浏览器让人们在物理空间上彻底摆脱了那个笨重的电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浏览器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不过作为入口的浏览器在表现形式上有差异: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