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的路径选择伴随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呈几何级裂变,亦对中国内需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务院在2013年8月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描绘了一幅全面促进信息消费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彰显国家引导信息消费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伴随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呈几何级裂变,亦对中国内需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务院在2013年8月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描绘了一幅全面促进信息消费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彰显国家引导信息消费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然而,由于信息消费包含的内容比较庞杂,并受到信息技术变迁及服务模式创新的影响,与之对应的市场边界和外延也处于不断演进之中,这无疑给区域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在信息消费区域实践上应如何推进?应选择怎样的实施路径呢?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将针对区域信息消费如何实施落地这一命题,从信息消费内涵与意义、基础与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区域实践策略四个方面,来探讨区域信息消费扩张的路径选择。 一、信息消费呈爆炸式增长,对相关产业及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已初现端倪 从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来看,信息消费涵盖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领域,覆盖信息服务,如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服务形态;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信息产品;还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当前,受益于智能终端和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消费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其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已经显现。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经超过1.7万亿元,相比2011年的增幅高达29%,占当年GDP比重达到3.3%,拉动GDP增长0.64个百分点,拉动其他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其中,新型信息消费规模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1%。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新型智能终端大量涌现,信息服务内容更新速度加快,新的市场需求将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未来中国的信息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二、国家政策宏观引导,信息消费将逐步跃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鉴于信息消费潜在发展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市场投资环境相对健康、盈利模式不断明朗化、技术成熟度及改进空间的平衡性、国际产业竞争地位的重要性,信息消费逐步跃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在整体消费规模上,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的规模;在信息基础设施上,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在信息市场上,鼓励创新、规范秩序、进一步释放企业和公众信息服务需求。 同时,《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向全国推广。二是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突破,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三是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四是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五是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依法加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检测和认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随着政府五大措施的逐步落地,将全面开启网络游戏、电子商务、通信信息、宽带服务、光纤设备、影视传媒、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诸业态发展的新纪元,而由信息消费引发的乘数效应也将不断放大,将极大限度的地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三、基础网络、数字内容、“数字鸿沟”等成为目前限制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张的核心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信息消费需求扩张潜能进一步刺激信息消费,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支撑,但中国宽带网络在普及率、网速、价格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成为制约信息消费需求的关键瓶颈。 目前中国宽带普及率为11.7%,远低于发达国家25.1%;中国宽带平均速度仅0.81M/秒,不仅远低于美国的5M/秒,而且大幅低于全球平均的1.84M/秒的水平;中国宽带的资费却数倍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根据国际电联(ITU)测算的固定宽带价格指数,我国为3.1,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仅为0.6和1.1。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信息消费的需求扩张和潜能释放。 宽带网络建设的根本初衷是为了推动上层的应用服务,最终拉动整体的信息消费的扩张。为夯实信息消费的基础,促进信息消费,目前中国已启动“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农村校通宽带计划”、“应用创新推广计划”、“宽带体验提升计划”和“宽带产品研发计划”6大专项计划,但是总体建设步伐趋缓,集中表现在Ipv6商用化进程、宽带建设“最后一公里”、三网融合、产业部门体制协调等问题上还亟需进一步的突破。 (二)数字内容发展缓慢,阻碍了信息消费市场的多边繁荣目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普遍偏小,产品开发能力弱。数字内容的发展存在多头管理、沟通协调不畅,缺乏总体规划,有关方面的信息、资金、政策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并形成合力。其二,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产业链上内容创意和制作、内容运营以及消费体验等环节出现错位和脱节,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的集成创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统筹营销能力。其三,数字内容产权制度不健全,信息消费制度建设落后。数字内容也存在着大量的盗版和侵权问题,严重损害了数字内容产业生产秩序和积极性;同时,我国信息消费制度建设也相对落后,企业经营不诚信、不规范问题突出,如“消费陷阱”、恶意软件捆绑、“钓鱼”网站、“假宽带”等现象,均极大影响了消费意愿。数字内容发展滞后,对信息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均产生制约,阻碍了信息消费市场的多边繁荣。 (三)“数字鸿沟”延续,信息消费市场难以开启经济“长尾”当前信息消费结构中,因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形成的“数字鸿沟”仍未完全消除,在信息技术及产品拥有方面、信息技术及产品使用效果方面、以及技术创新和扩散方面均存在显著差距。“数字鸿沟”的延续,使居民、企业无法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同时信息消费市场难以开启经济“长尾”,进一步压缩信息市场容量,使得信息消费的带动作用难以彰显。 (四)、在区域实践上选择“分层引导,分步实施”的实施路径,有序促进信息消费落地针对当前信息消费的发展基础与现状,以及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所面临的诸多挑战,赛迪顾问建议:在区域实践与深化过程中,坚持“分层引导,分步实施”的发展路径,各级政府需因地制宜,有序促进信息消费落地。 (一)在区域信息消费引导上,需“分层引导”,有的放矢地引导信息消费在区域信息消费引导上,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坚持“分层引导”的思路,有的放矢地引导信息消费。首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紧抓“宽带中国”建设契机,协同推进光纤接入网、4G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网络的宽带化和融合化将拉动电信运营、光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和信息家电等相关的运营制造产业,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其次,以公共信息平台为着力点,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交互与共享,降低产业运行成本,并提升用户的感知;再次,以信息服务为重点,促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服务应用的发展,实现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层级的提升。 (二)在区域信息消费实施上,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信息消费落地在区域信息消费实施上,应按照“分步实施”的策略,确保信息消费的有效落地,有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统一构建大产业推进体系。鉴于信息消费的内涵十分丰富,其边界和外延亦受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不断扩大,这要求在区域实践上需建立协同的大产业推进机制和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理顺和更加科学地配置区域产业部门职能,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实现各子产业、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联动互动,统一口径和步调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并集中实施的原则,制订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实效性的扶持政策,形成一体化政策支撑体系。 第二,坚持“引培”并举,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引导区域新消费实践上,要求因地制宜,应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推进。围绕区域信息消费的重点,坚持规模招商与效益招商并重,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大力引进一批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项目落地;进一步实施市场培育,一方面加快对居民信息消费、新兴商业模式的引导,另一方面,对区域符合全球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的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实施个性化、定制型企业培育方案,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围绕信息消费的重点,充分利用区域科技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技术创新;加强区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区域转化和产业化;构建高端人才体系,强化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完善配套支撑,积极营造产业优势环境。加大区域电力、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为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发展提供保障;着力完善区域支付体系、信用体系、信息安全能力的提升,持续打造“软环境”。 综上所述,信息消费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超越了自身,对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均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消费内涵庞杂,加之受到基础网络、数字内容、“数字鸿沟”等核心因素的制约,这为各地政府在区域实践上带来了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各地政府实践上对区域信息消费重点领域进行“分层引导”,在区域信息消费实践上“分步实施”,必将有序的促进信区域息消费实施落地。 责编:孟芳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