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侵犯用户隐私还将遭受巨额罚款谷歌打着人权、正义幌子,背地里却干着背信弃义和侵犯人权的伎俩。侵犯用户隐私、盗取用户私密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是人权意识淡漠,是见财忘义的行为。无论各个国家的制度如何?法律规定如何?侵害个人隐私、泄露个人(包括法人)私密以及侵害所在国信息安全都是不能容忍的。 谷歌打着人权、正义幌子,背地里却干着背信弃义和侵犯人权的伎俩。侵犯用户隐私、盗取用户私密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是人权意识淡漠,是见财忘义的行为。无论各个国家的制度如何?法律规定如何?侵害个人隐私、泄露个人(包括法人)私密以及侵害所在国信息安全都是不能容忍的。 打着人权正义招牌的谷歌,侵犯用户隐私事件却不断被曝光,接连遭受调查。这不,为解决侵犯用户隐私指控,谷歌又要用钱了结。据外媒报道,谷歌已接近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和解金额达2250万美元(8月12日国际在线)。 据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谷歌绕过苹果公司Safari浏览器的隐私设置而收集网民的上网信息。该公司利用Cookie文件,记录Safari浏览器用户的上网历史和习惯,并据此展示针对性的广告。其实,谷歌涉嫌透露和攫取用户信息何止这一件。谷歌地图街景服务摄像车曾非法收集30多个国家无线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其他个人隐私信息。遭受到韩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多国当局的调查。同时,谷歌还用耍赖手段,“故意妨碍及延迟”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谷歌的街景地图服务进行调查,被开出2.5万美元罚单。 谷歌打着人权、正义幌子,背地里却干着背信弃义和侵犯人权的伎俩。侵犯用户隐私、盗取用户私密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是人权意识淡漠,是见财忘义的行为。无论各个国家的制度如何?法律规定如何?侵害个人隐私、泄露个人(包括法人)私密以及侵害所在国信息安全都是不能容忍的。 曾几何时,谷歌对中国互联网信息管理存有不同看法,给中国戴上互联网管理过度,限制用户访问内容的标签,甚至上升到侵犯人权的高度。而从美国对谷歌高达2250万美元的罚单看,一是谷歌的所谓对信息访问管制过度,甚至以侵犯人权相威胁,其实是想在中国谋得侵犯用户隐私的特殊地位,本质是想以人权施压中国,让中国给予谷歌猎取用户隐私、侵犯人权的特权而已。二是可以看出,谷歌要求的特权地位,不但在中国行不通,不但中国政府不会给予,而且在号称世界最自由的人权卫士美国,更行不通,更不会给予,而且侵犯用户隐私还将遭受巨额罚款。 对于规模巨大的谷歌来说,区区2000多万美元的罚款是九牛一毛,就像海外媒体所说,谷歌只需要17个小时就能把罚的钱赚回来。以笔者看,这起谷歌侵犯用户隐私事件本质不在罚款,不再罚款额度的多少。而在于这起事件对谷歌形象的影响,对谷歌用户忠诚度的影响。作为一个互联网服务行业企业,失去客户,客户信任度降低,比失去几个“钱”要严重的多。 谷歌侵犯用户隐私事件警示所有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无论你是搜索引擎,还是综合分类服务网站,在对待客户上一定要坚守底线,即:任何时候都不能违法获取用户个人隐私,更不能将用户隐私用来谋取利益。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世界各国都寸步难行,并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处,既失财,又损害形象和信誉。 总之,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被美国FTC罚款2250万美元像一面镜子竖在那里,所有企业都应该引以镜鉴。 责编:罗信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