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手机热潮减退 智能机市场回归冷静2011年,雷军携小米手机打开了互联网厂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这扇大门,凭借出色的网络营销策略,小米手机以浩大的声势轰动全国。自此,各大互联网企业扎堆涌向这扇门,希望自身推出的互联网手机能够把互联网基因和优势移植到移动互联网,卡位移动互联网入口和分羹智能手机大蛋糕,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互联网手机热潮减退 近日,互联网门户搜狐的CEO张朝阳在谈及移动互联网战略时表示,搜狐不会效仿其他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把手机硬件、软件和内容三者放着一起的“苹果模式”很难做到,找厂商贴牌生产亦很难保证完美用户体验。 无独有偶,在张朝阳公开表示不会做手机的同时,业界传出此前积极“慎重考虑”做大“屏幕双核千元智能手机”的网易,被传出已终止做手机项目。据网易内部人士证实,网易手机项目已经宣告终止,原因是手机负责人对网易推出手机一事相当动摇,极力劝说丁磊取消这一规划。最终,让丁磊下决心放弃做手机。 在四大门户中,新浪曾与HTC出品过微博手机,此后就再未传出过做智能手机的计划,腾讯也坚持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这意味着,伴随着搜狐和网易退出,四大互联网门户均退出做智能手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暂告热潮。 赚眼球盈利少 网易CEO丁磊曾表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网易目前将 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上。 基于此,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现状、前景与目的引发了业内无数纷争。互联网手机最初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手机行业的又一个春天,在这一背景下,因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产生口水战似乎也很符合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逻辑,但在残酷的数据面前,各大互联网厂商必须反思,营销手段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扎实的产品质量又如何赢得用户支持呢?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厂商宣布做手机是为了赚眼球,实际上大互联网商均不做硬件手机,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雷军做小米手机,是因为在互联网厂商中他赚钱比较少,因此乐意投身其他互联网大厂难以复制的硬件领域。而周鸿祎做手机,则不过是他留意到PC流量大量转向手机,他需要通过与海尔、阿尔卡特等厂商合作,捍卫流量入口,360本身并不直接切入手机生产的任何环节。盛大做手机,最重要的原因是其“美国偶像”亚马逊在出硬件终端,但盈利模式是什么,盛大都未必想好。 责编:罗信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