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硬件掌门人:路线已规划到2025年作为IBM硬件部门掌门人,罗德掌管着IBM包括半导体芯片、服务器、存储及零售商解决方案等与硬件相关的业务,同时负责与此相关的全球生产、采购和客户执行的公司集成化供应链。他并不认同硬件将衰退的论调,“IBM对未来硬件技术的发展路线已规划到2025年,无论从技术还是与软件结合的层面,硬件在可见的未来还是大有作为的。” 虽然负责IBM整个硬件业务,但软件与硬件的整合,对罗德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罗德50%的工作需要和软件打交道,在他的团队中既有硬件工程师,也有计算科学家。事实上,罗德和他的团队负责除IBM中间件和应用软件以外的所有层面的软件开发,包括使得芯片之上的硬件能够运行的软件;操作系统再之上的管理平台,以及虚拟化、自动化等三个层面的软件。 IBM的大型机也正是遵循这一的规律——一开始主要注重硬件和容量规划,然后进入到发展周期的中后程,然后更多地侧重于软件和微代码升级。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要使IBM硬件更具灵活性”,罗德说,“使软件能够具有更好的性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硬件能够具有特定的能力”。2010年初,在罗德推动下,IBM在其硬件组合中,推出了新的软硬件整合系统,包括PowerSystems到Systemxservers。 2011年4月,IBM发布专家集成系统(PureSystems)产品系列,将专家能力内建在业务、部署、IT管理、自动化及优化等各项功能之中,能将设置和部署时间从几周缩短为仅仅几小时。这个历时4年研发、耗资20亿美元的服务器系统,集成包括物理和虚拟在内的所有IT要素。其中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理念,即关注用户在启动、配置、部署、管理、运行时以及系统升级等全过程的设备的使用周期。 罗德为它起名为“生命周期成本”——IBM将通过软硬件技术整合减少客户在设备生命周期中所耗费的成本。“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这样的专家模式,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捕获市场机会,实现增长。”他说,“未来这个产品家族会有更多的产品出现。” 举轻若重 目前,PureSystems被作为甲骨文之前推出的“一体机”的主要竞争产品,在被问及专家系统是否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源自同一概念时。罗德称,“甲骨文的一体机是用计算技术、计算科学等方式实现整合,对于用户来说成本就要贵一些。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讲,我们的解决方案对客户而言更优秀。” 罗德认为,IBM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地方在于硬件和软件的一体设计。他透露,在IBM直到2025年的硬件产品发展路线图上,22纳米、11纳米、7纳米,甚至4纳米的芯片技术奖陆续投入使用,在“技术层面”而非“硬件”上满足产品研发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优异的软件性能都将基于优秀的硬件产品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硬件部门对于软件结构有了更好的理解,就能够在硬件处理上有一些独特性。反之,在软件层面了解到硬件的特性时,在软件层面也会有更好的提升。”如罗德所言,他和他的IBM硬件部门要做的是将这些技术重新整合起来。 责编:罗信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