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我国软件收入达8608亿元7月2日,工信部网站公布了我国2012年1-5月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前5个月,我国软件产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收入稳定增长,出口增幅有所回升,中心城市软件业快速增长。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608亿元,同比增长27.2%。业界分析,我国软件产业能够保持良性发展,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国家政策对软件业的支持。 近年来,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对软件产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开放式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新时期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 2012年1-5月软件业分类收入增长情况图 杨学山在5月份表示,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引领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4号文件,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拓宽应用市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 一是抓好政策和规划落实,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产业新情况,重点推进国发4号文件财税等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着力抓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安全产业等“十二五”规划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研究制订信息技术服务重点业务目录。 二是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按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项目,重点突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关键软件技术。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加快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开展工业软件试点示范,逐步完善产业链。 三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深化产业链协作。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培育一批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小型微型企业和新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梳理工作流程,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工作体系。 四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软件业在主要城市的集聚发展和变大变强。组织实施好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五是加快培育新兴业态,不断拓宽应用市场。把握ICT融合趋势,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发展面向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基础良好、开展增值税扩围试点的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向其他有条件地区拓展。 六是加强标准制定和市场秩序规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围绕需求、统筹安排、急用先行,推进软件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软件等方面重点标准研究制订。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力度,着力营造软件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政策,为工业软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1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9%,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长。专家预测,未来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46亿元。 责编:李代丽 ![]()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