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PC经营不善走分拆路线 效仿IBM去硬件化惠普主动选择了一条更加艰辛的高风险道路。如果成功,李艾科无疑将成为郭士纳一样力挽狂澜的明星;而若是失败,惠普的传奇故事是否行将就此终结? 一家明星公司沦为平庸的标志是什么? 不是创始人突然辞职,也并非销量暴跌,而是其所能激发公众兴趣的热门新闻,统统集中于基本的运营技巧,落在行业变革的后列,且饱受诟病。 十年来,惠普公司已经对这种衰落轨迹习以为常:巨额并购、分拆传统业务、大幅裁员、CEO爆出丑闻并被董事会驱逐—每个消息,都与那个1939年诞生于车库的第一个硅谷传奇,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嘲讽声却在高涨。2011年8月,随着科技业突遇变故,惠普听到了最刺耳的讽刺。戴尔总裁迈克尔·戴尔在Twitter上打趣说:“如果惠普将其PC业务剥离……或许他们会将其命名为康柏?”2001年,惠普巨资收购康柏电脑,曾引发广泛质疑。 而戴尔针对的显然是惠普董事会的近期声明:惠普正在评估旗下个人电脑业务的战略选择,这些选择可能包括“全部或部分的分拆”,并放弃刚刚收购的WebOS操作系统。同时,惠普公告称将斥资103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 但更阴冷的笑声还在后面。就在该消息发布后不久,惠普PSG(个人系统集团)主管布拉德利出面通告,惠普很快会展开广告宣传,“澄清PC业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活力与能力。” 以李艾科为首的惠普高管团队并未料到“分拆”这个词会造成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的恐慌。 该事件传递出若干不利信号。来自SAP的李艾科公开展示将惠普引向软件业的战略方向,惠普继续自噬残存的硬件制造传统,但更关键的是,此举暗示出惠普管理团队对PC潜在的陌生—而这一点,则突显了惠普十余年来在行业变迁中的迷茫。 自我放逐 迄今为止,惠普仍是PC领域的王者,根据IDC最新提供的统计数据,2011年二季度惠普共出货1500万台PC,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位列第二的戴尔公司。 但来自苹果的威胁,却不能让惠普掉以轻心。同期,在美国市场PC销售总体下滑的情况下,Mac电脑销量却激增14.7%,市场排名攀升至第三位。 更让人吃惊的是Mac电脑的利润。据美国科技博客作者马丁·里奇曼估算,苹果每出售一台Mac电脑所获取的利润为惠普PC的7倍。2011年1月,面向电脑的Mac应用程序商店在全球90个国家同步上线,苹果将iPhone的成功经验全面复制到个人电脑领域,苹果击败诺基亚的一幕又将再度上演,而这一次倒在苹果脚下的传统巨头,似乎非惠普莫属。 一直以来,PC产业已被Wintel体系(微软的Windows和英特尔的CPU)牢牢控制。即便以惠普的规模,也无力改善这个行业的整体局面。在PC的红海市场中,每个Windows PC的制造商都在苦苦挣扎。 2001年,时任惠普CEO的卡莉·菲奥莉娜主导了惠普对康柏的收购。在卡莉看来,在Wintel的架构之下,当时的PC硬件制造已明显转变为传统产品,而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规模是唯一手段。 而她的继任者马克·赫德则将惠普在PC领域的规模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刚刚就任后,赫德在向中国惠普的公开演讲中明确了惠普对成本的态度:“为什么我们赚860亿美元却需要花费800亿美元?我们需要全面降低成本。这里没有任何理由。” 通过大幅裁员,改造惠普的管理结构,赫德成功地将惠普PC业务锁定在市场第一的位置,并将PC的利润率从卡莉离任时的0.9%提升至2010年的5.4%。 控制成本可以有效提升利润,却无法造就一个市场领导者。惠普在平板电脑市场中的被动和迟缓,已使其错失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最佳时机。 由苹果的iPad所引爆的平板电脑市场,已充分显示了其发展潜力,并体现出对低端笔记本的替代趋势。而在这个市场中,惠普先后尝试使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微软的Windows系统,直到收购Palm获得WebOS系统。2011年6月基于WebOS系统的TouchPad上市,随即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便由于价格高昂、应用缺乏而陷入滞销,惠普无奈在2个月后彻底退出此一市场。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