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背后:产业西进大潮汹涌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各类企业陆续开工,而引起各方关注的“民工荒”,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仍在各地延续。为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企业,发现劳动力争夺战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地图的变迁。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各类企业陆续开工,而引起各方关注的“民工荒”,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仍在各地延续。 《第一财经日报》2月9日推出了《春天里的民工荒 东西部劳动力争夺战》专题报道,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企业,发现劳动力争夺战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地图的变迁。 大企业的“西进”运动 今日(2月11日),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这是去年宣布投资成都的三大电子代工企业之一。上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已经开工。此外,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据统计,这三大基地存在40万人的用工需求,而富士康项目需要在6个月招满25万人。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而在2010年,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西进开始加速。 《四川日报》报道称,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成都宣布,富士康成都基地平板电脑(iPad)2011年年产量将由2000万台增加至4000万台,2013年年产量将达到1亿台。 据悉,这些大企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主要是看中西部低廉的用工成本与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方政府对于大企业的入驻往往能给出相对优厚的条件。 事实上,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位于东莞厚街的大型台资企业力凯鞋业疯传将要倒闭,温家宝总理当年11月份还来到这里调研。然而,他们于2009年也开始在成都金堂县投资设厂。 此外,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中西部城市,也纷纷打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牌,近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原本把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各类开发园区。 基础设施投资狂潮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2010年3月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开发农村、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基础设施投资必然带来各类资金的涌入,而这些投资项目必然带来庞大的用工需求。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