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管理软件的幻觉和极限(by 王永强)

  作者:王永强
2003/11/10 9:19:22
引言:管理软件(以下简称MS)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是介于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管理学和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模糊学科。

本文关键字: 文章交流 IT产业观察

管理软件的幻觉和极限

王永强

自从出现了计算机,软件就开始了创世纪的伟大行动。

IT界一直上演着软件的“巨贵”级公司和精英“一夜成名”的神话。IT城邦的空间一时间被新的力量瓜分殆尽,剩下的一线空隙就是这“管理软件”的一叶扁舟了。虽然它还是受制于人, 可毕竟还是“个性化”的领域,同时也是个“多学科混杂”的边缘地带, 对应用和开发者来说, 无疑都引发了无穷的幻觉和激情。

幻觉1
管理工作应该全部E化。 从E化的老革命区---MRP开始, 一路收购、兼并到ERP、FI、SCMCRMEAM、HR、OA 最后走向RTE。

幻觉2
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不E化就是等死。

幻觉3
计划有神奇的作用。 只要预算、计划工作在软件中做好了,一切就会OK, 管理的瓶颈也就迎刃而解了。甚至, 只恨IT相见晚, 否则,计划经济就能在全球成为现实。

幻觉4
先进的管理软件, 代表企业管理水平。 上了系统就能赶超世界管理水平。

幻觉5
管理软件有更高的行业门槛儿, 加之服务和长期的积累,竞争者难于涉足期间。

凡此种种幻觉, 荡漾着无限的燃烧激情。

可是一个小CASE就能使其“退烧”。 当年ORACLE 在北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军ERP市场, 就与老牌的SAP打个平手。

管理软件天生就是个“变色龙”, 不易被驯服于产品提供商的脚下。

理性的分析可使我们从幻觉中解脱出来, 及早发现它的极限, 让用户和软件商都在行业的成长中WIN-WIN。

一、 管理软件的科学属性

管理软件(以下简称MS)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是介于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管理学和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模糊学科。

在软件技术上, 有CMM (软件成熟度)测量和评价其质量。而对MS却很难拿出准标。因为管理是个因地因时而异的、跨领域的、综合的主观行为, 通用的也只是行业规范, 我们也不能按工业中的标准来代替MS标准。强行规定出的也是软件的人为功能标准,也不能作为孰优孰劣的标准。具体来说,表现为:

1. MS的地位处于 管理实践和操作系统/程序语言技术之间, 其能实现的功能有限。
2. 管理行为, 主要是人的行为,这个领域与数码技术之间永远存在差距。
3. 目前MS中现有的东西, 无非是物与物之间数量和情况的描述, 人对物或人对人之间的指令,可量化的数字及参数之间的制约、连动关系。如财务、物流/进销存、生产计划、客户供需、组织权限和流程控制等。
4. MS开发时是对管理活动的框架性模型抽象,而使用时又成为对人的制约。MS就是一种在"虚拟空间"中的模仿,由于技术上的限制, 需要管理行为适应软件的操作,这样软件又成为了一种管理之外的一种规则, 使用MS包含了"人对机器"的应适。

这里以下图示说明管理软件的地位

二、 管理域大于软件操作域

准确地说, 应该说是管理的软件化手段, 存在先天的管理局限性。

1. 管理的理论、方法、实践是在MS之前的就已经存在的东西。MS处于第二位上,MS需要以管理和应用为需求或标准来开发。
2. 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信息处理工作, 还要有"做功"的功能, MS在这点无能为力。
3. 管理是从文化、理念、战略开始到执行、调整、应变、产出与输出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计算机软件所能全部涵盖的流程。换句话说, 管理域>软件域。
4. 管理行为和机制经常出现"变革",而软件的数据库、结构及流程是相对固定的, 是机械化的。大型的MS虽然有"定制"功能, 但也是在预先备选的范围之内。
5. 不是所有的环节(专业上称为结点)都能实现"数字"化输入,软件化后的系统是一个简化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商业分析也是一些简单化的算术分析,对决策帮助不太。
6. 管理活动与真实的物理与化学过程、人文活动紧密相连, 而软件操作只是它们的一些量化的信息或是结果。
7. 对一些小企业来说, 软件化的管理纯粹是成本,不能增加其效益。
8. 管理活动需要适应开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外部环境,而软件技术需要封闭边界,讲究闭合的环境。
9. 商业智能还不能提供实用的智能服务。因商业智能需要广泛而庞大的数据资源、商业模型及逻辑过程,商业模型又随情况变化而改变。这些因素导致BI只能是纸上谈兵。
10. MS 解决的是“守业”问题, 而非“生存与创业”问题。

一个实例更能说明什么是管理活动。世界投机大师索罗斯在操纵量子基金上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将军, 可是在阻击日元时却狼狈不堪,因为日本的文化力量令他不知所措。

笔者在香港市场上看到了一种使用电极感应来诊断疾病的一套软硬集成的系统----量子医学仪。 它能看出8000多种健康隐患,还能看出心理和情绪问题。就其软件而言,它一定找到了不少于8000多种诊病的模型,而所有的信息不是人工录入的, 是机器自动收集处理的。

可惜,这个售价只卖10万元的机器,其功能效用,无任何一种 动辄"上千万元"的ERP系统能与之匹敌。

三、 管理软件与信息化

管理软件虽存在着先天的局限性, 可还是数字世界中的一朵看好的花,在机械性处理大数据量或是在海量的数据中"查询"特征信息时,管理数据库还是有强大的作用的。

只有MS与信息化这个多元系统拼成一片时,方显集体主义英雄本色。

机械化、自动化、软件化、智能化有机成一体, 如同一个有机的"人",时 MS才是高等的生物, 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

分割地应用, 只能是残缺不全的"数模转换"器, 输入数字产生信息,仅仅是资料文件的管理工具。

四、 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从上面的分析上看, 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还是"芯片"及其仿真的软件技术。

芯片,是数字化是"心脏",产业的自动、智能化的第一关便是它,它是推动生产力的源动力。从简单的程控、机械人、医疗、移动电话到机电一体化 都使用了"嵌入式"的软硬一体化的技术。软件仿真,也是信息化底层的高技术,尤其是在太空、生化和工业设计上最为突出。

软件操作的好处是处理的机制和状况可以"以少胜多",实时性好且容易控制。软件应用的结果是达到实时、精准地控制硬件或行为。反观MS,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价值,MS只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过程的记录或控制。

我们从军事上得到启发,有三样东西连到一起后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预警机或雷达,数据处理中心、武器自动控制器。这些东西以网络相连,统一动作,完成了精准的任务。其背后的核心主要就是芯片技术基础上控制系统。商业上的信息化应是与此相仿。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作者联系方式:
warrenwang19@sina.com

责编:王永强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