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手机银行发展的比较
by AMT 王广宇
手机银行,也称移动银行,是商业银行面对网络化、信息化大潮,本着随时随地服务于客户的宗旨,开拓自身业务领域,创新和发展出的一项崭新的银行业务产品。
手机银行的类型
手机银行服务的主角是银行,银行同时必须借助移动通信运营商为自身和用户提供交易的通信通道。银行用户利用手机或者其他无线终端开展银行转账、余额查询、交易明细等多种银行业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按已所需地获取相对廉价的银行服务。
目前,业已出现的两类手机银行产品分别以短信(SMS)和WAP为应用基础。SMS类的手机银行产品是由手机、GSM短信息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的。手机与GSM短信中心通过GSM网络连接,而短信中心与银行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来完成。某些情况下,短信中心还可能通过一个业务增值平台与银行业务前置机相连,以减轻短信中心的负担,同时便于以后增加多种业务。WAP手机银行是指执行无线连接协议,利用手机可获取Internet信息,是目前基本得到公认的主流产品。
日本手机银行的发展
截止2001年2月末,日本的手机和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的入网规模达到6527.9万部,较1996年增加了约6倍。目前的日本,平均每两人中就有一人使用手机,这种极高的普及率成为日本手机银行快速发展的首要基础,而日本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大力开拓服务,更为手机银行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日本,以NTT
docomo公司为先导推出的利用手机上网进行的在线服务(i-mode),使得用户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手机处理银行业务。docomo在日本被各类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农业协会(JA)等视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i-mode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它使用的是经日本厂家改良后的小型HTML(cHTML)系统,可以连接到以HTML语言表述的计算机网络的主页中;二是高度注重安全管理,从近日发行的503系列开始,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并且如果终端是数字手机,它发向i-mode地面网络中心的电波几乎不可能被破获,再加上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就更加杜绝了他人侵入的可能。
手机银行业务在日本银行业中受到普遍的重视,被视作与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相匹配的“直接银行”工具之一而得到较大力度的推广和应用。以东京三菱银行的“东京三菱直接服务”为例,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使用电话银行、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的比例分别占到20%、70%、10%。而日本银行推崇的这种“直接服务”,由于可以方便的实现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功能互补,因此也促进了功能相对单一,但灵活性十分突出的手机银行的发展。仍以“东京三菱直接服务”为例,用户只须在注册后,在手机的连接主画面里选择手机银行的菜单,点击后就可直接切换到银行服务状态,省去了在计算机中重复操作、查询的时间,也省去了电话银行拨号的烦琐过程。
中国手机银行的发展
中国国内的手机银行主要由各商业银行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部门合作,联合向社会推出。到2001年5月,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为手机银行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目前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数家银行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业务。
我国的手机银行采取的方式是在GSM网络基础上,通过SMS短信息系统平台,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实现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金融理财业务。其主要功能涉及账务查询、自助缴费、银行转账,此外还可借助短消息增值服务平台,查询股市行情、外汇牌价、航班信息等,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保密等特点。
在中国现有的SMS制式的手机银行架构中,使用的是基于Java语言平台的Simera
SIM卡片,也称STK卡。它与一般的SIM卡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储量扩大至32K,并能在运营商想改进其业务特征或用户定制其手机特征时进行现场升级。STK卡支持移动增值业务是通过STK的小型编程语言实现的,允许基于智能卡技术的SIM卡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此外,SMS制式的手机银行还要求电信运营商在电信的短信息中心与银行应用系统之间增设短信接口,用来过滤及分发从手机STK卡向应用系统发送的指令和数据;相应也可在向手机STK卡发送信息之前,转译或过滤从银行系统中传来的信息。
以位居全球十大银行第六位的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个人客户,早在2000年5月工行就率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一期先在北京等12个省市分行开通,截止2000年底,已在21家直辖市、省会城市开通了手机银行,其他省市将在今年陆续开通。手机银行首期为个人客户提供牡丹卡的账户查询、账户转账、缴费付款、账户挂失、申请新业务、呼叫95588等服务,并将在今后陆续推出个人储蓄账户的查询、转账、缴费付款,对公账户的查询以及银证转账、外汇买卖等服务。
工行手机银行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有工商银行先进的业务系统做为后台支持,而且可与工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整合使用。截至2000年底,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资金清算系统,拥有37106个计算机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7%以上;已在261家城市开通了电话银行业务,95588电话银行的功能和规模均居国内同业首位;推出了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B2B网上支付、B2C网上支付、银证转账和外汇买卖等业务,并相继开通了北京、上海、天津3个分行交易网站,现网上银行业务已推广至185个经济发达、效益较好的大中城市行。这些都为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两国手机银行的四点比较
1.从公众认知和市场发展程度来看,日本的手机银行业务相对已基本成熟,公众接受程度较高。手机银行在日本的普及率和公众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目前的用户增长速度仍在加快,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日本的手机银行业务在NTT
DoCoMo等的大力推动下,业务已经基本成熟、功能相对比较完善、安全保障可信。同时,日本手机用户对于i-mode服务的丰富功能,对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比通话便宜的信息很感兴趣。而在中国国内,手机银行尚被视作新生事物,敢于或乐于接受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公众尚未形成规模。
2.从商业银行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情况来看,日本的商业银行已普遍将手机银行业务纳入业务推广计划中,视作“直接服务”的有机组成来进行推广;而手机银行在中国国内商业银行中并未受到普遍重视,国内银行推广手机银行业务的力度也相对较小。
3.从电信运营商推进手机银行业务的情况看,日本主要的电信运营商纷纷着手独立开发并推广适合公众需求的产品模式如i-mode;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则推广的是基于GSM网络的SMS模式,而WAP制式手机银行目前在国内更未形成气候。
日本手机银行的迅速发展与NTT
DoCoMo分不开,NTT
DoCoMo成功的诀窍则在于它改良和开发了使用cHTML系统的i-mode,可以连接到以HTML语言表述的计算机网页上。这使得即使在欧美占据主导地位的WAP系统,在日本也对i-mode的强大攻势和垄断份额无可奈何。中国手机银行目前采用的SMS方式,须使用指定型号手机并使用STK卡,随着3G和WAP的发展,未来的手机银行必然要求电信运营商改进新的产品制式。
4.从手机银行业务内涵构成上看,日本手机银行业务功能简单实用、费用低廉、依托银行整体业务体系的集成性较高、与其它电子银行业务互补性强,安全管理风险较低、促销方式灵活;相比之下,中国的手机银行业务在这几方面都有待改进。
日本手机银行着眼于服务各类个人客户,因此在功能的简单性、实用性和便利性方面十分突出。在收费方面,月使用费依银行不同从免费到月付315日元不等,低于柜台交易和ATM交易的费用,相对十分低廉。在安全管理方面,银行都使用了SSL安全措施,要求客户设定ID、密码和确认密码,力求强化本人确定的安全性。此外,日本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中通过种种方式进行促销,尤其是对其中收益较高的信托投资和外币存款业务大力推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切都值得中国商业银行学习和改进。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不仅丰富了银行服务内涵,使人们可以在各种场所、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高效便利地处理各种金融理财业务,而且能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电话以安全的方式访问银行。这种真正的“贴身服务”使得手机银行最有可能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金融工具,无论是从日本还是中国的手机银行的兴起来看,都昭示着手机银行未来的良好前景。
作者E-mail: guangyuw@263.net
本文原载于《网络世界》
责编:王广宇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