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多元化战略的六个观念在中国企业认识和实践多元化战略过程中,有六种观念值得注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这些观念曾经因为十分突出而被过度发挥,导致忽视其他方面,最终演变成可怕的观念陷阱。 观念二 西方有现成的成功的“多元化标准” 基于西方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事实得出的很多关于多元化战略的研究结论,未必能充分解释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中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其战略决策、经营活动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多元化方面,例如,很多新生的中国企业,天生就伴随着市场的国际多元化战略(“天生多元化”),这些企业可能是应国际贸易、加工出口的需求而生,成立的初期就占据多个国际市场。其中很多达不到西方研究的“多元化标准”,却获得巨大成功。 观念三 多元化能够分散风险,带来收益 第三、四种观念,在美国企业史上都曾经发生过,都因为企业家曾经片面持有这些观念而陷于困境。持有这些片面观念的中国企业家也不在少数。 1897-1904年,美国公司开始多元化经营道路。20世纪50年代早期,美国出现大型集团公司并迅速流行。这些大型集团的显着特点,就是由跨越多个相关或不相关行业的部门组成。1960年代末期兴起第三次并购浪潮。与1949年相比,197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多元化公司比例从30%上升到63%。 第三次多元化浪潮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通用电气、摩托罗拉、杜邦等都是通过多元化经营而迅速崛起的,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结果并不理想。许多多元化的经营和并购,在初期光环褪去之后,渐入窘境,最终导致亏损,公司股价一落千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一时期美国的反垄断政策最为严厉,严重限制了企业专业化的发展和扩张。另一方面,研究认为,多元化经营至少有助于公司抵御各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冲击,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分散化投资,可以对冲风险。这些研究对于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这些研究结果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因为它们只考虑了多元化的收益,而忽略了多元化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与欧洲的大型企业开始新一轮归核化浪潮。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有超过50%的企业降低自己的多元化水平。《财富》世界500强平均多元化指数,从1980年的1.00降至1990年的0.67,尤其是石油、石化、医药和医疗设备、航空和银行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纷纷通过出售、剥离等措施从多个非核心主营行业中退出。 这一时期管理研究的主流,发现了多元化折价问题。多元化虽然可以分散风险、带来收益,但多元化本身也具有成本,而且,企业多元化的成本可能远远大于收益,因此,多元化的企业绩效会下滑。 观念四 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互相渗透,出现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多元化热潮。在这次多元化浪潮中,产品与服务多元化的主流趋势并不明显。截止到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根据《财富》杂志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有194家,占38.8%,而其余企业,则在较高的程度上实施着产品多元化战略。 在经历五六十年代向多元化收益一边倒,1980年代向多元化成本一边倒的两种极端思潮后,学者们开始将这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研究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本质关系。但是,结论仍然不明确,两者间关系呈现出直线型、U型、倒U型、S型等多种类型。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企业产品多元化的水平是有限度的。当产品种类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反而会损害企业的绩效。 如果说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多元化与非多元化的企业各执一词,那么在市场和国际多元化方面,绝大部分企业都实行程度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很少有企业只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经营自己的产品,大多数的企业会在全国不同区域或者采用出口、连锁、授权经营、合资、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自己的产品。 观念五 大家都走多元化战略,跟着走没错 这种观念在中国本土已经出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开始多元化扩展,这一过程经历了几次高潮和低谷。 责编:孙雨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