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制造管理,再造ERP价值那么,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卓越制造是什么?卓越制造的挑战是什么?它的价值以及成功案例有哪些? 本文关键字: 制造 在当前这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在寻求不同的方法。我们是采用被动的应对?还是采取主动战略的选择? 卓越制造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更快速、更精益、更灵活,如何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卓越制造是什么?卓越制造的挑战是什么?它的价值以及成功案例有哪些? 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企业里面财务担心的是什么?担心企业里面的资金周转得慢。精益管理做得好的企业的资金周转天数是四天。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年365天里周转88次。 企业管理一般有那些问题?在销售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订单插单频繁,容易丢单。我们生产部的经理会发现效率不高,产量总是提不上。采购经理会发现工厂总是在救火、解决停机待料的问题,这些我们认为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有这个现象,只不过是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不同。 中国必须与国际准则和先进的企业接轨,什么是先进?包括透明的市场,企业快速进行变革。我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发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有的企业在快速发展,但不知道什么叫竞争力?在这个环境中如何转型?现在这种经济环境大家都知道了,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经济不太景气。如何在危机当中寻找机会?我认为: 第一,注重现金流,加强经营管理。 第二,考虑可持续发展,重视产品研发。 第三,消除一切浪费,重视降低成本,要推行精益生产。 第四,准备以后的复苏,考虑我们现在战略的投入。 第五,风险控制,重视利用信息化。 第六,市场品牌化,重视资金的有效运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企业在具体的运作环节下有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明确的制造策略,无法有效地支撑战略执行。你们要知道企业的战略是什么,要检查制造策略是否支持企业的战略。 第二,没有系统科学地规划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的体系,工作忙而无效。 第三,价值增值的业务流程不畅或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工作效率低下。 第四,没有建立客户为导向的生产运营绩效评估体系,现有评估体系与公司的战略不匹配,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卓越制造 第一,运营策略。 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各种产品要有一定的策略,建立不同的制造策略,明确不同的管理重点。 第二,计划体系。 基于不同策略,建立计划与物料控制管理体系。 第三,运营流程。 建立顺畅合理的流程,消除一切非增值的活动。 第四,绩效管理。 针对企业的制造策略、流程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第五,精益管理。 实现世界上最好的生产方式,而且实现精益管理与ERP集成的解决方案和流程。 我们来看看制造业的运营生产体系是什么? 公司战略包括很多方面,包括财务战略、生产运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在定了一个战略以后,才能发现你的核心竞争优势。而发现你的核心竞争优势,你就能设计出你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等等,来支撑企业战略。 运营战略,一般企业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成本领先的战略特点。 第二种,差异化战略特点。 第三种,客户聚焦战略特点。 你的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是价格?质量?产品设计?服务?交货的可靠性?还是柔性?你比别人强在哪,这就是你的核心经营。 一旦确定你的核心竞争优势,应对策略定下来以后,你就要设计你的制造策略,实际上有四种: 第一,面向订单设计。接到订单进行设计、采购、生产、 你们的企业是属于哪一个制造策略?你应该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策略这才是对的,不是一刀切。一般企业同时要选择这几种制造策略。 如何选择制造策略?有很多种方法。推荐用生产时间和客户的要货时间进行对比,这是比较定量的又最容易的方法。企业生产产品的时间比客户要货的时间长,你只能按单装配或面向库存生产;如果企业的产品交货周期比生产周期长,这时候就有能力按单生产,生产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缩短交期。 那么多的策略,各有什么好处? 采用各种制造策略的优缺点: 如ATO面对订单装配就两面综合,库存放了一点,按单生产一些,这样响应比较快,库存也降低了。 各种制造策略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产品的生命周期采用相应的制造策略。企业的产品刚投入,这个就按单生产;生长期快成熟了按单装配;成熟的产品,肯定客户需要的,库存做出来准备在那里。建议大家回去把自己的产品策略进行分析一下。 采用不同的制造策略,实际上就应对了生产计划模式。生产计划表面上看是通用的,但实际上一定要针对每个产品确定好采用的四种制造策略后,才能定义它采用的计划方式。比如说你是按库存生产的,采用什么计划方式?按订单装配采用什么计划方式?按照定期生产的采用什么计划方式?表面上看这个没有什么用,但实际上支撑了企业的很多的流程和策略,如果策略和流程不清楚,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计划就不会有效。 根据设定的制造策略设计不同的计划管理体系,计划管理体系支撑不同的策略。 现在谈谈生产控制模式。生产控制模式不一样,有的只需要控制到订单,跟踪到订单这个层次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控制不只是订单,还有生产过程、工序;有的企业还想控制工序成本。计划执行信息采集的方式,是采用手工采集?条码采集?还是通过MES自动采集?采用的方法不同,底层控制也是不同的。 还有物料控制模式、期量标准设计,库存盘点模式设计。比如说我们现在是月底盘点、半年盘点、年底盘点,大部分的企业都用月底盘点。月底、年底才知道账与实物差那么多。做得好的企业,物料车间内就放两个小时,仓库两小时送一次货,频繁送货。盘点有什么先进模式?周期盘点。根据物料的ABC分类确定盘点周期,工厂里面随时都有人在盘点,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度。 上面这些模式分析完之后,要考虑我们的生产运作流程。一般来讲,根据价值链并综合制造策略的管理体系,流程设计应当自上而下。有三个层次:管理流程、运作流程、执行操作流程。 我们必须根据公司的竞争优势,设计组织的模式,根据优化结果明确部门的职责。以前架构是垂直式的,现在是扁平式,这个要业务流程再造。难度很大的,但是你要知道在这种架构下用了信息化可以满足管理要求。信息化起什么作用?信息化打破了壁垒,通过信息平台共享使沟通流畅。 组织结构优化后,就要考虑绩效管理策略了。 生产绩效管理,包括组织的绩效、部门的绩效、每个人的绩效。制造策略不同,绩效的指标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刀切。如果产品是按单生产,KPI应是考核交货准确情况。 上面这些是承载着卓越制造的整个体系,从资本、财务、销售、供应,信息系统完全支持整个策略。信息系统的应用要先确定策略,分析流程,之后用信息化支撑它,信息化才能有效果。早期ERP实施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流程没有搞清楚,管理没有理顺,一上来就运行ERP。 制造信息化的核心是需求和计划管理,形成采购和应付款、生产和成本,销售和应收款三个闭环,通过三个闭环完成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强调流程管控,如销售和收款就是一个流程。三个闭环在不同的部门,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流程上的部门分割。 卓越生产运营管理体系必须有信息化系统支持,没有信息化系统将是纸上谈兵。利用ERP系统承载制造策略、计划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推动运营体系的落地。 卓越生产的宗旨就是避免你的运作战略和公司战略失衡, 运作战略和公司战略达到共鸣:柔性企业、精益制造、按需生产,使企业更快速、更精益、更灵活。 很多企业正在转向按需生产环境,传统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方式,已?难适应按需生产环境,这样就需要支持按单生产的MTO计划。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使用可视化APS技术,来模拟交货的有效性。企业以快速优化排程和重排能力。 为了满足按需生产,我们还要实现精益生产?拉式生产系统。对工厂进行重新布局,设计具有流动拉式节拍的单元制造系统。怎么布局呢? 单元生产方式。 一个流的节拍生产方式。象溪流一样,有节奏持续流向市场的海洋,大大减少了中间库存和移动时间。 卓越制造的精益管理的渊源,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准时生产制这种生产方式。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精益管理,有时间可看看下这三本书《改革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精益企业》。 精益生产的哲理是: 精益思想?创造新工作的方法:整个过程:首先是要确定价值,识别价值,让有价值的活动流动起来,按需拉动,追求尽善尽美。 精益企业是要达到: 就是采用精益原则和实践,让所有的参与者有效地创造价值、最小浪费和快速应变。为我们的客户、员工、供应商,所有参与的合作伙伴都创造价值。 精益生产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区别:用流水线生产取代以前的车间任务,这是一个变化。这页图上面是传统的推式生产,下面是拉式生产,看看两者的区别。 通过拉式生产,彻底减少七种浪费: 什么叫精益工厂?就是,只生产: 客户所需之物、之时、之量。而精益生产单元?U型制造单元的优点就是:一件流、充分利用场地、优良的视觉管理。 什么叫拉式生产?一种通过补充替代已消耗资源的物流控制方法,“供应商工序、超市货架、客户工序”。把货拿上去,货一空就用看板通知,不用你去看了,一拿走就有补充信号发出了。拉动系统不用生产计划,总装完成发货就往后产生需要了,这就是拉式的生产系统。 责编:张赛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