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高端存储的硬件架构和软件功能高端存储的硬件架构发展到现在,江湖上有很多流派,我们今天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 高端存储的硬件架构发展到现在,江湖上有很多流派,我们今天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 小型机双控架构 这个流派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HP应该也有资格,但市场只有IBM一家在做。IBM 2009年推出的DS8000高端存储就是采用这种架构。其实非常好理解,拿两个小型机,采用双机软件组合成一个系统。 上次我们分析中国区IBM高端存储卖得最好,是否就说明这个流派是主流流派呢?其实玩高端存储的人很多都瞧不起这个流派,主要打击他两点:扩展性和切换时间。最多2控吧,无法再scale out扩展了;采用双机软件吧,切换时间是分钟级?但凭心而论,IBM的POWER CPU太强了,虽然只有两控,毕竟是小机啊,SPC-1的值好像是45万IOPS,成绩非常好了。至于切换时间,我需要找更详细的材料看看具体是多少,如果采用并行处理,就不用切换了,就是热备方式,优化后我感觉应该是秒级能够搞定。 多控架构 高端存储的少林武当派认为,只有多控架构(大于2控)才是正宗的高端存储派系,其他都是歪门邪道。圈内很大人认为,多控才叫高端。但也有人认为,支持大机才叫高端。这些都是民间的说法。现在这个社会就像大数据的MESSY特征一个,全混杂交叉了。你说多控是高端吧,HP 3PAR StoreServ 7000是一个中端存储,但是支持4控。你说支持大机才是高端吧,HP 3PAR StoreServ 10000和IBM自己的XIV都不支持大机。但他们都叫高端。多控架构也有很多流派,我们从出现的时间来一一了解。 1. 总线交换式 2. 交换式架构 3. 矩阵直连式架构 4. 全分布式交换架构 高端存储硬件架构区分 还有如下有两种方式区分好像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 1、按照scale的方式分 2、按照耦合的程度分 现在看来,除了EMC还采用RapidIO技术外,其他架构基本都是PCIE,个别用InfiniBand。IBM的DS8000曾经也用RIO-G(remote IO),现在也转PCIE了。我这里大胆预测VMAX下一代也会抛弃RapidIO。 高端存储除了架构外,还有前端接口和后端接口。 前端接口:所有的高端存储都支持FC,8G为多,部分支持16G。大机的接口FICON只有EMC\HDS\IBM支持。FCoE和iSCSI除了DS8000好像都支持了。 后端接口:后端磁盘柜的连接只有两种,一是传统的FC AL连接(还不是交换的),DS8000,3PAR 10000,EMC还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缺点大家都懂,仲裁环的方式,性能肯定不如SAS,并且支持SAS盘很麻烦,需要做桥接。HDS VSP和华为HVS已经采用采用SAS交换技术连接后面的磁盘框,性能上有优势,但不支持FC盘了。谁能想到高端存储不支持FC盘,要在前几年,你都不好意思说。但现在SAS是趋势,FC盘用得很少了。因此,我预测EMC的下一代VMAX产品也会采用SAS后端,不信也赌一顿饭。只是SAS的线缆太粗了,而且距离也比较短,布局上不好设计。但我相信以后的SAS协议肯定支持光纤,就像现在的PCIE也可以用光纤连接一样(但据说成本就好几千一根),这个也可以赌一顿饭,哈哈。硬件结构就说这么多了,高端存储关键还是在软件上,下面我们会聊聊软件功能。
责编:驼铃声声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