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如何构建经济、有效的灾备系统畅享网:企业的灾难备份建设已经成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及信息主管需要消除对容灾备份的误区;选择能够及时、有效恢复数据的灾备软硬件技术,并且选型的时候要注意怎样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 我们知道,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是衡量容灾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RPO是指灾难发生后,容灾系统能把数据恢复到灾难发生前时间点的数据,它是衡量企业在灾难发生后会丢失多少生产数据的指标。RTO则是指灾难发生后,从系统瘫痪导致业务停顿之刻开始,到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业务部门运作这两点之间的时间。简单说来,RPO一个是企业能够容忍的最大的数据丢失量,RTO是能够容忍的最长的系统恢复时间。企业的用户都希望无论发生任何问题,灾难发生对企业生产毫无影响,数据不丢失,系统的恢复时间尽可能地快,也就是希望RTO=0,RPO=0。 飞康理解的RPO分成两类:一个是静态的RPO,一个是动态的RPO。动态RRO不是以现在时间算起,而是指我们想让系统恢复到哪个点,系统就可以恢复到哪个点,相当于RPO=0。在企业的实际灾难发生的现场中,从事故发生的那一个时间点开始,到报告到信息部门,总会有一个时间差。比如银行的系统瘫痪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的账是乱的。等到业务员给技术部门打电话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5分钟了。在这个时间段内,系统已经不工作了,或者说是异常工作。但如果能够实现让故障发生之前的数据0丢失,那么就可以实现动态的RPO为0。而具体到故障点之后的数据,比如在系统正在出错的时候,又有员工录入了几条数据,这部分的数据是任何灾备技术都无法恢复的,企业可以在系统恢复正常之后通过补单子等方法把部分数据再录入进去。 “数据复制技术保证两端的一致性,克服错误的技术保证历史的可恢复性。数据复制技术是不具备历史可恢复性的,有了历史可恢复性,才能有多种手段,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时间点,和正确的记录。”颜军说。飞康公司在中国长期为企业做应急灾备、演练和实际救助,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擅长应对企业频发的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颜军认为,导致灾难应急巨大差异的主因是技术路线,他建议企业要选择正确的灾备方案,以达到有效应对灾难的目的。 怎样降低企业灾备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很多企业对灾备技术不是很了解,一次性投入过大,一旦选型失误,那么前期投入的资金浪费将十分惊人。我们可以从采购成本、扩展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这四个方面来看如何降低企业灾备中心的总体拥有成本。 首先,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颜军建议用户可以采用分步走的方式进行投入,尤其用户预计投入比较大的时候,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保护用户的投资。分步投入,即使第一阶段选型错误,至少没有损失全部投资;而且采用分步走的方式,还可以对网络和应用体系进行不断更新。 其次,要选择可扩展的技术以降低扩展成本。我们知道有些厂商的技术是垄断的,无法用其他品牌的产品进行扩展。如果企业的灾备中心需要扩展,有时就不得不把原有的产品废弃不用;或者有些厂商在企业第一次购买的时候价格很便宜,但是当企业的容量倍增,再购买新的产品的时候价格就很贵,又是垄断性的技术,企业的扩展成本将无形中加大了。用户在考虑灾备方案的时候,往往会问颜军:“我们想一次就建好,先建同城还是先建异地?或者说建两地三中心?”颜军则建议用户选择一个可扩展的技术,先在企业的局部提供服务,之后再扩展到整体。企业应该选择一个优良的、先进的、可扩展的,面向未来的架构,以后再进行投入的时候费用就会越来越低。 第三,要选择运行成本低的灾难备份系统。运行成本主要由网络和电力组成,而这其中网络的成本占得很高。颜军说:“大型银行网络成本一年在1000万元左右,中型银行在100万元左右,小型银行在20~30元万之间,采用的技术不同,运行成本可能相差10倍,这个差别相当惊人。” 企业在建设灾备中心时,要考虑采用何种灾备技术以降低网络运行成本。 最后,管理的不灵活性会导致高维护成本。由于灾备技术比较复杂,80%~90%的用户自己不能管理灾备中心。而且,灾备厂商往往也不为企业授课,每年厂商都要到企业里面为其做专业服务,费用不菲。如果企业自己的技术人员能够管理灾备中心,在数据中心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自行处理,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厂商专业服务费用。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要求厂商教会自己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在招标书里常常明确提出要求:应急响应的团队来自于使用方,厂家必须让使用方具备自行操作的能力。颜军认为企业的这种做法很正确,因为现场应急影响小,企业不能把快速恢复数据的希望寄托在厂商身上。企业一方面要选择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的厂商;另一方面,选择的技术本身也要非常易用。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之外,企业还可以让灾备中心承担一些负载。比如可以把决策支持系统放到灾备中心,进行数据的提取、分析,有效利用灾备中心,使其产生新的价值。 企业的灾难备份建设已经成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及信息主管需要消除对容灾备份的误区;选择能够及时、有效恢复数据的灾备软硬件技术,并且选型的时候要注意怎样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拥有成本。这样,企业花费不多,就能够拥有一个强悍的、反应灵敏的容灾备份体系。 责编:陈慧 ![]()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