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时代:企业建虚拟智库 知识管理与时俱进在IT手段发达的今天来说,尤其是所谓的云计算的时代,企业CEO和CKO可以依据一些系统建立企业虚拟智库,把企业想要管理的知识汇聚于一个平台,从而达到分享、公告发布的目的。 记得高中时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知识是一把锋利的剑,而能力却是握住剑柄的手。”知识与能力,素来就不是一个层次意义上的较量。但是,没有知识就无所谓运筹帷幄的能力(即智慧)。 因此,知识必须要转化成智慧,才是知识修成正果的涅盘之道。而如何使知识进化为智慧,那就需要知识“流动”起来,不仅要在个体内部流动,还需要在个体之间进行知识流动,从而促成知识的转化升级,毕竟昨日的你与今日的你知识储备已然不同,而且不同个体的知识结构也不甚相同。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知识,以“分享”的精神吸纳知识,才能最终“改变”每个人每家企业的命运,智慧地引领未来。 用流体力学的思想诠释知识管理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2008年新产生数字信息的比特数为3,892,179,868,480,350,000,000,用中文表示就是38垓9217京9868兆4803亿5千万,约等于39垓,也可计作38.9217986848035万亿亿,约等于39万亿亿。Twitter每日发送量达到2亿,增长率200%,在2011年3月时Twitter称其消息日发送量为1.4亿,2009年1月发送量仅为200万。Facebook相片上传数量每个月超过60亿张。同时,亚洲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分享,将导致更多的信息传播。 如此多的信息,如果不产生聚合效应,并使聚合结果成型于智慧,势必会形成一个浩大的信息垃圾场。“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研究知识力学,即展开跨领域的知识思考,进而推动知识管理的发展。”台湾知识管理专家陈永隆解释说,“我是学工程力学的,因此在知识管理上,我建议以流体力学的观点去看待知识在个人和企业中的管理和应用。” 譬如大禹治水,是疏而不是堵。对于海量的信息,我们不应是阻止新信息的增长,而是采用一定的手段去管理,从而为企业产生看得见的价值。“知识管理不应是一个负担,而是提升个人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陈永隆说。“事实上,真正开展起来知识管理的企业是不应该忙的,只是目前国内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往往会认为企业开始知识管理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而且有些企业由于没有制定好合理的导入手段和层次,没有熬过过渡期就宣告失败了。”他补充道,“但我们都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坚持过痛苦期,后来的路就平稳了。” 知识管理的长尾理论并不有悖于八二定律 知识管理是一个外延非常丰富的一个概念,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陈永隆博士一直在强调知识的跨领域管理。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也只有充分的悦纳知识、管理和利用知识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 “比如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好人,只有你认为我是一个坏人,”陈永隆开玩笑的说道,“哈哈,我也不会怪罪于你,因为你对我获取的知识不够全面,是从某一角度以片面的知识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从你的角度看我自己,没准得出的结论和你一样,因此我不会计较。但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个体和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 开放的心态,言外之意,即尽可能的增加知识储备,“开放、包容、兼容”的扩大知识体系(比如陈永隆博士的讲稿在演讲前一直都是在修改状态的)。从这个角度看来,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于我们所说的“长尾效应”,只有不断的扩充知识,吸纳有营养有意义的知识,甚至是不那么有营养和不那么有意义的知识,不放弃不起眼的知识,才能推动组织得出正确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提高自信的重要依据。试想,一个人如果多次与他人意见相左,势必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一个企业也是一样,如果做出的决断能时时有益于组织的发展,这将大大增强企业进一步开展知识管理的信心和推动力。这种结果无疑是良性循环。 注重“长尾”,这是不是等于是说知识管理的支持基础,与我们做决策时的“八二定律”相悖?“知识管理中注重的长尾理论与八二定律其实并不矛盾。知识管理是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海量全方位的吸纳信息,这样便于我们在这些知识中萃取出我们需要的必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聚合得出最后的结论。而八二定律做决策时,考虑到80%的信息量就足以得出大概的结论。”这也是开展跨领域知识管理和T型人才的需要。 云时代,知识管理助力企业管理 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知识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对它的认知度和关切度不高,因而未能使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使用某些工具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已经从知识管理中受益颇丰。 “比如麦肯锡,原来有4000人,做知识管理容易一些,后来增加到7000人和10000人,但是如果对这10000人仅做愿意花5%的时间作知识管理,就可见很大的收益。”陈永隆说,“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示也是创新,这必然要求多种知识体系碰撞,因此企业利用知识管理进行创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作为。” 一些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由于开展知识管理会对企业原有的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大多是知识散落各处难以开展。“打造知识管理型组织,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持续的推进,一般来说,需要3~5年才能生根。”陈永隆说,“这个阶段很辛苦,很漫长,而且也不容易立即见成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坚持下去才是胜利。” 在IT手段发达的今天来说,尤其是所谓的云计算的时代,企业CEO和CKO可以依据一些系统建立企业虚拟智库,把企业想要管理的知识汇聚于一个平台,从而达到分享、公告发布的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做知识管理呢?是具有知识型和创意型组织适合做KM?任何一种企业都适合做KM?大企业才适合做KM?盈利的企业才应该考虑做知识管理?“动脑力的企业、有思考的企业、需要学习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即使一个伸缩性很大的临时项目团队,都适合做知识管理。”陈永隆说。 责编:罗信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