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度“欠火候” 刀片服务器成趋势在云计算的推动下,机架式、刀片等服务器在计算密度和降低功耗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来自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同期增长14.2%,收入攀升15.3%。在云计算的推动下,机架式、刀片等服务器在计算密度和降低功耗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010年服务器市场可谓风云变幻,年初Intel至强5600登场,在发布仅8个月后,已经占据了诸多用户的服务器。而11月中旬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中国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更是在换装了至强X5670之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而IBM的大作Power7也于年初亮相,采用了IBM的45nm SOI铜互联工艺制程,典型的Power 7处理器具有八个核心,提供4核、6核、8核心型号,晶体管数量达到了12亿,核心面积567平方毫米。8路64核系统可支持单系统最高640个虚拟机同时运行。 除此之外,2010年服务器领域各种收购案不断,虚拟化、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绿色数据中心等等都有众多亮点。 至强5600掀起节能大潮 改进的架构与新的32纳米制造工艺使得原本已经很强大的Nehalem至强服务器,在提高处理性能的同时又合理的控制了功耗,在上代最高级 X5570至强4核8线程2.93GHz的频率上,又凭借32nm制程开发出了X5680这样6核12线程3.33GHz的产品。 32纳米制程工艺带来的更高晶体管集成度,以及它所采用的英特尔第二代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实现的处理器计算速度提升和能耗降低效应,使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在性能上比基于45纳米制造工艺的至强处理器5500系列提升最高达60%。 基于这一性能表现,数据中心用户完全可以用1台基于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的服务器来替换15台基于单核处理器的旧服务器,并最短在5个月内收回新服务器的采购成本。 对于行业的发展,Intel至强5600凭借超高的能效比,让服务器的性能甚至接近于小型机,对整个市场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高密度服务器还"欠火候" 2010年高密度服务器也被"炒"了起来,凭借较高的部署密度,能够为用户节约大量空间,而且在高性能应用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但也并非所有用户都对高密度服务器感兴趣,因为其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高密度服务器对供电需求更高。由于部署了更多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设备,因此同样的空间内高密度服务器需要更大的电流供应,很多旧机房设备无法满足供电需求,所以短时间内还不太可能升级至高密度设备。 其次,高密度服务器对散热要求较高。机架内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数量成倍增加,热量散发也更加集中,因此需要机房从通道到空调都要做到"够劲"才行。很多老旧系统同样无法满足需求。 最后,一些应用还暂时不会用到高密度服务器,现有机房即可完成所需工作,因此对高密度系统还不是那么渴求。 刀片服务器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的IDC数据,在2010年第二季度,刀片服务器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3.6%,工厂收入同比增长30.9%,服务器市场总收入同比增长率为 11%。随着全球经济的转暖,各大企业也增加了服务器等设备上的投资,因此市场方面也随之出现了很多新品。 2010年刀片服务器市场可谓一片繁荣,不仅出货量猛增,而且还推出了全新的架构。2月初,IBM发布新一代x86服务器eX5体系架构 ,并推出了四款新品:4路服务器System x3850 X5、双路服务器System x3690 X5和刀片服务器BladeCenter HX5。 5月份,惠普正式推出了安腾9300的Integrity动能刀片服务器,其充分利用先进的刀片系统架构提供的模块化和能源效率设计,这允许公司机构在运行关键业务应用程序的同时,减少50%的碳排放,并使总拥有成本低于机架服务器。 而年末,惠普又推出了基于至强7500平台的ProLiant BL620c G7与BL680c G7刀片服务器。BL680c G7率先在刀片服务器中提供了1TB的内存容量。 此外,曙光、宝德等国内厂商也推出了多款刀片服务器产品。 从应用和计算密度等方面来看,刀片服务器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服务器不同的是,每个刀片服务器不需要单独的机架和基础设施,因此刀片服务器的单位成本非常低廉。通过多个系统共用电源、冷却设备、管理硬件和布线系统,刀片服务器可以极大地降低每个服务器的成本。 在高密度的环境下,布线尤其是部署中令人头疼的难题之一。但是用了刀片服务器后,管理员只需要对机架进行安装和布线,单独的刀片服务器无需布线。增加新的计算机资源只需插入一个或多个新刀片服务器,就像现在加入一个硬盘驱动器一样简单。 对于寸土寸金的数据中心来说,根据设计和供应商的不同,刀片服务器能够使服务器的密度比目前1U的机架优化的系统增加100%到800%。 数据中心每平方米面积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高密度的刀片服务器则能够为用户更好的降低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云计算、虚拟化、超级计算机以及各种节能技术都纷纷登场,目的都在于提高能效比。2011年更加值得期待,Intel的 Sandy Bridge架构已经亮相;AMD推土机平台携20核蠢蠢欲动;而ARM等厂商也都看好服务器领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编:杨雪姣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