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智慧地球疑问:是创新还是阴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程鹏
2010/6/1 9:48:56
IBM“智慧地球”近日再次被推到了舆论关注的风头浪尖,不过这次它引人注目的可不是在物联网产业链打造上的高瞻远瞩,而是可能存在的对中国国家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

本文关键字: IBM 智慧地球

IBM“智慧地球”近日再次被推到了舆论关注的风头浪尖,不过这次它引人注目的可不是在物联网产业链打造上的高瞻远瞩,而是可能存在的对中国国家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

事情的缘起是今年4月9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2010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的一番发言:“对于外国新的理念和新的战略,要有所启迪,也要有所警惕”。彼时,李毅中正大谈3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却突然提出这种警示,矛头所指唯有正在中国各地政府大肆推广的IBM“智慧地球”。

而就在上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期间,一份2009年9月份就已发布的名为《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也被翻了出来,IBM“智慧地球” 的潜在威胁进一步被提高到政治层面。这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作出的报告观点如下:“智慧地球”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但美国试图用其信息网络技术,控制各国的经济,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工信部忧其影响国家信息安全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同时也肩负着政府决策支撑平台的角色。其之所以起草《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这份报告,是因为去年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物联网迅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而IBM又恰好推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因此就被选为第一批的研究样本。在这份8500多字的研究中,IBM智慧地球概念还得到很高程度的认可的。报告指出,“智慧地球”概念对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两化本质是一致的。不过报告同时也表现出了担心,认为“中国的工业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靠,企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等问题还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而IBM所关注的这些领域均是资源丰厚、资金充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果IBM凭借智慧地球大规模获得了这方面的项目资源,中国将会被IBM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严重削弱中国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影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

这种担心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IBM在“智慧地球”的关键技术上的“无可匹敌”。报告指出,在和“智慧地球”相关的核心技术———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等多个方面,IBM都具有领先优势,并且借助专利保护已经构筑了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因此在走向大规模推广后将会造成国内相关市场全面受制于IBM的局面。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正在上演,自从2009年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并针对电力、医疗、城市、交通、供应链(物流)和银行6大领域推出针对服务后就迅速在国内各种渠道展开了大肆推广,并成功实现了攻城掠地———2009年8月,IBM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广州打造世界级的“智慧城市”。一个月后,又与沈阳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生态沈阳”和“智慧城市”。其后,IBM先后牵手昆山、北京、重庆等城市。另外在金融烟草等诸多行业,IBM更是深入渗透。

“其实‘智慧地球‘的威胁不过是老调重弹,这类威胁其实一直都存在,不仅是新兴的物联网,在传统的互联网上更是严重,只不过我们因为习惯而逐渐忽视了。”一位业内专家在谈论“智慧地球”受质疑的事件时甚至如此表示。该专家称,目前国内互联网相关的产业链条中,基础设备中的CPU、操作系统等几乎都由美国公司把持,英特尔、微软等公司在过去多年里也曾经被反复质疑,例如微软操作系统的后门问题也曾被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不仅仅是中国,全球其他的国家也都感受到了这种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还随着互联网技术向物联网演进在逐渐增大,此次“智慧地球”事件只是这种担心的一次集中释放。”

物联网应用尚需自主突破

与PC领域的芯片和操作系统难题一样,“智慧地球”所代表的新兴物联网行业即使有信息安全威胁,但是要想完全解除这一风险,唯一的出路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据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透露,在无线传感领域的研究,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2004年开始在军、民两个领域展开标准化研究工作,去年以来开始积极推进产业化。尤其是在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后,国内物联网相关产业化迅速升温。三大运营商、广电、国家电网乃至产业链多家企业、上海、无锡、苏州、嘉兴、重庆等政府纷纷出台各自的规划或战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行业应用已经出现了不少,但是在核心、基础的芯片、传感器等领域,则仍然还是国外厂商的天下,我国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较少,相关厂商推出的也大多是集成解决方案,也就是在采购国外硬件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应用的开发,深入展开的基础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很少。

根据《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报告中显示,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 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据业内人士预计,国内相关企业要想追上与国际巨头之间的技术差距,至少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如果要实现从基础核心设备的完全自主的话,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除了技术上相对落后的缺陷外,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企业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优势对抗IBM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物联网市场大多还是垂直细分状态,无论是传感器还是相关应用,都种类繁杂,细分规模偏小,难以支撑企业的研发投入,往往陷入 “大公司不愿投,小公司投不起”的僵局。对此,上述专家表示,“这种情况需要国家出台一定的扶持政策和长远规划,尤其是在技术标准方面建立其统一的架构, 这样既能形成合力,也能够对国有相关企业起到一定的扶持效果,为他们迎头赶上国际巨头争取更加充裕的时间。”据该人士介绍,我国在无线局域网市场坚持 WAPI自主标准的经验就十分值得借鉴。

据了解,早在2006年,全国信标委就已经成立传感网标准研究项目组,进行传感器网络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去年更完成了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的筹建,在8个领域展开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已有超过70家机构和企业参与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而在今年3月2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国提交的传感器协同信息化处理标准提案已通过投票, 正式立项。“先把标准建立起来,然后在标准相关的关键领域实现自主突破,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物联网发展大潮中掌握一定的主动。”一家加入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的企业高层如是说。
 

责编:王立新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最新专题
IT系统一体化时代来了

2009年Oracle 用Exadata服务器告诉企业,数据中心的IT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才是大势所趋,而当前企业对大数据处理的..

高性能计算——企业未来发展的必备..

“天河二号”问鼎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更新的Linpack值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速度”。但超算不能只停留于追求..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