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机器人如何走得稳?工信部拟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季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10.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应按照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部署要求,摆在经济发展更突出位置。新兴产业如何健康发展?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风险怎么防范? 本文关键字: 工业机器人 编者按:一季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10.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应按照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部署要求,摆在经济发展更突出位置。新兴产业如何健康发展?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风险怎么防范?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调查报道。 工信部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 高调宣布投资200亿元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地方政府大力支持,500亩工业用地很快到位。可一年多过去了,除了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低端机器人组装厂,原先规划的减速机、伺服电机等高端配套企业踪影全无…… 发生在中部某省一个普通县城的真实案例,折射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机器人领域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40余个产业园、800多家企业抢蛋糕 “2010年,武汉美的月产空调50万台,员工1万多人;如今,月产55万台,员工3000人。” 美的集团 武汉制冷设备公司工程部设备经理刘趁伟说,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生产流程信息化改造,让人均效率每年提升20%。 机器人大量使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特点。统计显示,自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后,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2014年全国销售工业机器人超5.7万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万台;2016年机器人安装量更是高达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行业分析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0.2万台,累计保有量将接近45万台,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80万台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工业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2016年,3C(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占比分别为30%和12.6%。 不过,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带来了行业过热苗头。据统计,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有2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40余个。近两年,机器人企业数量从不到400家迅速增至800余家,而产业链相关企业超3400家。其中,仅浙江机器人企业数量就有280余家。赛迪研究院装备所所长左世全坦言:“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上马的现象在部分地区的确存在。” “5年后,国内机器人企业能剩下1/5就不错了,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国内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负责人判断。 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约90%来自国外 东北一家汽车企业,采购了某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焊装机器人,由于可靠性不够,生产线一度走走停停。 吉利汽车春晓工厂采购冲压车间搬运机器人,多次考察国内机器人企业,但在载重量、重复精度、控制稳定性上都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不得已选择了ABB。 上汽通用汽车几年前曾考虑过国产品牌焊接机器人,精度和可靠性还不错,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价格比国外产品高出70%—80%……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有三: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市场份额约90%;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裁曲道奎说。 拿到奔驰公司3年焊钳订单的捷福装备(武汉)公司董事长李贵生介绍,他们给华南一家机器人企业开放了焊钳接口协议,但历经数月攻关,该企业焊接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始终达不到量产要求。 左世全认为,近年来,虽然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研发上取得了“点”的突破,并已投产,但我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可靠性仍需持续提升。此外,对焊接、手术医疗等复杂技术的掌握很不够,尤其在感知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需加速追赶。 高端产业低端化,行业准入门槛待提高 “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仍处在‘工业2.0’向‘工业3.0’转型升级阶段,可替代工人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有害环境下作业的中低端工业机器人,市场巨大。”左世全说,2016年上半年,国内产工业机器人60.1%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销量同比增94.3%;用于切割、磨削、去毛刺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销量同比增103%。 中低端市场需求快速扩张,产业投资热情自然高涨。但在曲道奎看来,如何由数量、速度型转变为质量、内涵型,是当前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据报道,广东东莞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超200家,但大多数或购买国外设备集成,或采购国外核心零部件组装,有知识产权的不到1/3。 低端产能一哄而上,相关政府补贴的作用有多大?左世全说,去年,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或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直接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套保费补助等资金扶持。据了解,2014年以来,东莞连续3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对机器人企业进行普惠性补助;安徽芜湖市两年共兑现各类政策资金4.4亿元。 “对转型升级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同时,地方扶持政策可能会诱发一些问题。”左世全说,一是导致重复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采购本地设备的政策,使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大量低端产能。二是引发恶性竞争。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催生一批拿快钱的小散弱企业,引发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三是影响自主品牌形象。调查发现:有地方扶持政策,没有公开透明的审核标准和流程,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也缺乏统一规范指标,有的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质量参差不齐,削弱了用户使用自主机器人的信心。 政策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左世全建议:一是落实好产业规范条件和产业发展健康指导意见,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二是加强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制订产业急需的各项技术标准;三是建好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产学研用紧密协作,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据悉,工信部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 责编:畅享精灵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首届优秀信息化产品及信息化最佳实.. .mod_B_1{background:rgba(0, 0, 0, 0) url("http://www.vsharing.com/bacohome/2015/cio..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