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纺织信息化盘点和展望 盘点纺织行业信息化的进展,离不开整个行业发展的大环境。 回顾 盘点 每年总结信息化,以按各个应用领域分析居多,如CAD、ERP、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等。但是必须注意到我国纺织工业的特点,那就是细分为多个行业,产业链配套齐全。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上下游衔接紧密,包括化纤、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织等)、印染、针织、服装等行业,以及作为装备支撑的纺机行业。 对于信息化建设,每一个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性明显。如上游的化纤行业,面向纺织企业,客户相对固定,而更多地受制于国际原料市场;而下游的服装业则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信息化的开展要适应这些差别,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今年的盘点换一个视角,结合典型企业 化纤:注重管控一体化 化纤行业为纺织工业提供工业化原料,其产品对下游各个行业都造成很大影响。最关注的问题是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以及提高自动化水平,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等方面,历年来对信息化投入较高。 吉林化纤、新乡白鹭等企业近期实现了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随着化纤生产线的规模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化纤生产线向高速、大型化、连续化方向发展,实现集中分布式控制(DCS)是主要需求。其发展趋势是全厂DCS系统组成控制网络,并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形成一个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网络。 棉纺织:深入车间生产管理 棉纺织行业在纺织工业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行业,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上下游产业,主要产品棉纱、棉布产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大中型企业多,管理基础好,管理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 湛纺集团和北京同灿开发的ERP系统很好地兼顾了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通过鉴定验收;山东帛方和北京中纺达开发的快速反应系统重点面向客户和市场,也受到业内的好评。而洛阳白马在和佳ERP成功上线之后,又实施了织机自动监测系统。目前与清华大学合作,准备开展智能生产调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得到重点支持。 我国棉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今年的国际纺机展看,新型设备都配置信号采集接口,建立车间自动监测系统势在必行。MES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的沟通,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目前,棉纺织行业这一类综合应用刚刚起步,却是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其重要作用将会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显现。 毛纺织:关注工艺与质量管理 我国毛纺织行业包括毛纺织企业、毛针织企业,生产规模、行业结构、产品品种质量、技术进步、市场拓展等方面有长足发展,已步人世界毛纺大国的行列。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工艺和质量管理一直是信息化重要内容。 山东如意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面向精梳毛纺织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监控系统,目的是解决毛纺织产品开发周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继续深入开发,拓展行业应用。同时,由于企业近期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包含上下游产业的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与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开展面向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具有纺织特点的先进制造集成方案等项目。 印染:解决绿色化技术 印染行业处于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中端,产品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其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格外引人注目,绿色化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指标,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自动化工业平台等是需要重点突破和急待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去年的信息化项目中,苏州远纺ERP注重了与控制系统的连接,杭州开源、山东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最近,华纺股份做出了一个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数字华纺”总体方案,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网络化等内容,并开始了ERP、在线生产检测控制系统、能源自动监控等系统的实施。在生产设备普遍更新改造之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上,为“十一五”印染行业信息化开了个好头。 服装: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服装行业企业数最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服装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区域化集中的产业集群现象明显。因此,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在纺织业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杭州爱科公司继湖州童装服务平台成功运营之后,今年开始建设更大范围的、面向区域的服装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服装行业专业软件,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支持。 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服装企业则继续深化应用,对内注重车间物流管理,对外注重网络营销,包括对无线网络平台的利用。如福建九牧王在生产过程和物流配送采用了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提高了出入库准确率、出库效率和盘点速度,并计划扩大到分支机构和商场专柜。 由于服装产品的季节性和时尚性,产品设计信息化一直是重要领域,CAD等技术尽管经过多年推广,仍然有巨大需求空间。CAD与自动裁床等生产制造设备集成配套,形成CAD/CAM系统,可大大提高效率;三维CAD的量身定做系统、模拟试衣系统,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格柏公司等已经提供相关产品。 针织:突出行业化特点 针织行业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针织生产流程长,制造类型差异大,行业特点明显,信息系统实施的难度较高。 近期北京铜牛、北京雪莲、福建凤竹等企业相继实施了ERP系统,有的开始了MES的开发,有助于行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设计数字化、市场营销网络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针织企业信息化的开展,其行业化需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逐步凸现。这种差异性和深入性是行业特点所在,给CAD、ERP、MES等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软件系统在逐渐成熟、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产品化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才能适应需求的深化。 纺机:重在设计与管理集成 我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是为纺织工业提供生产装备的行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归属纺织工业部,与纺织行业结合密切,对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纺机信息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尤其国家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对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经纬股份公司的信息化项目去年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常德纺机厂与北京希门公司合作,成功实施了ERP,并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基础,实现了与CAPP、PDM的集成。 纺机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往往存在多种应用系统,但大部分处于信息孤岛的状况,信息共享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受到体制、认识、应用水平的制约,缺乏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原因。未来几年内,解决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实现集成服务的技术平台,使得企业原有分属于不同技术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集成,最终做到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资源,才能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展望 通过以上对各个细分行业特点和需求等问题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信息化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下一步的必然走势,“深化”是关键词。信息化的重点要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不能搞大拨哄、一刀切。像前几年,一般性的导向和宣传还需要,通用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还要搞,但是行业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更要重视。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着重提出了行业化应用软件开发,支持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满足行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信息化需求。纺织行业的六个项目列在其中。国家信息产业部加大了“倍增计划”的推进力度,将重点支持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的重大项目,尤其是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提出了信息化要带动产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将对纺织信息化产生深远影响。 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提出纺织信息化领域的四个方向:ERP、MES、PLM和电子商务平台。 我希望通过行业信息化理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应用试点的成功示范,积累各个领域的案例经验,逐步形成适合各个细分行业应用的信息化产品,在“十一五”后四年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责编:吴迪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首届优秀信息化产品及信息化最佳实.. .mod_B_1{background:rgba(0, 0, 0, 0) url("http://www.vsharing.com/bacohome/2015/cio..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