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大师的难题: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AMT研究院 马东方)
德鲁克在其近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th Century)中指出: “20世纪中“管理”的最重要、最独特的贡献,就是在制造业里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之多。 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将这一挑战转化为机会呢?管理大师也一筹莫展,难道这个问题要成为21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 管理大师的思想失灵了吗?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国富论》的前三章,都是在讨论“劳动分工”问题,分析劳动分工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其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制针工作被分解18种操作,分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结果制针工人的生产率被提高了上千倍。 后来斯密发现是劳动分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推动力量被称为“斯密动力”(the Smithian Dynamics)。这一发现,奠定了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 20世纪,以泰勒研究工人的劳动过程为起点,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泰勒的方法,被称为“工作分析”或“科学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分析工人的工作流程和活动,不断进行优化。20世纪90年代哈默等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BPR)”与泰勒的思想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关注的都是“流程”――个人的工作流程或组织的工作流程。 至此,我们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使用:劳动分工和流程优化。这两个方法能否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呢? 乍看起来,面对知识型劳动者,斯密、泰勒、哈默等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无能为力,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似乎需要另辟蹊径。究其原因,是这两种方法不能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根据劳动分工的思想,在企业中,将工作任务分到了不同岗位的个人,提高了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化的,还能否将其工作继续进行“劳动分工”? (2)“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的思想在于优化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是用大脑进行思考。人的思维流程,怎么设计、重组和优化? 从斯密和泰勒那里,我们显然已找不到答案。也许我们再大胆一点,从传统的劳动分工和流程优化思想再往前走一小步,一切便海阔天空了。这一小步就是角色分解。 从劳动分工到角色分解:为什么有这个必要? 全部正文,已经申请获得AMT ID的企业会员请用ID登陆,直接查询文档号码00.057.029。 责编:马东方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首届优秀信息化产品及信息化最佳实.. .mod_B_1{background:rgba(0, 0, 0, 0) url("http://www.vsharing.com/bacohome/2015/cio..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