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ID产业能否健康发展 关系物联网成败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许多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许多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物联网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科技革命。这场科技革命的本质是:凭借每一个物品都被赋予的唯一编码标识,再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以及无线宽带网络(WBN)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物品的信息进行采集并转换成信息流,通过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全新的通信交流方式。这种全新的通信交流方式,将彻底改变人们对物品的管理模式、查询模式、控制模式、追溯模式,彻底改变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机制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 RFID关系到物联网成败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使用无线电波来识别物体的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中枢之一。近几年,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司局的支持下,RFID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发展,或者是信息化试点项目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基础之一,RFID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物联网建设的成败。 物联网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很广泛,在数据采集环节需要RFID、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自动仪表、条码等;在数据传递环节涉及电信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在数据实时分析环节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软硬件、超级计算、海量存储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工业自动化和工控技术。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灯监控、智能医院、智能交通、水质监测、智能消防、物流管理、政府工作、公共安全、资产管理、军械管理、环境监测、工业监测、矿井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诸多领域。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的效率,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带动所有的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将推动国家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 目前,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作为物联网中枢之一的RFID技术与应用却是从5年前开始的。2004年,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把 RFID产业发展与行业应用列入国家金卡工程的重点工作,启动RFID的试点,并强调RFID应用的一个终极结果就是要形成一个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互通互联的物联网。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重点开发多种新型传感器及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基于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低成本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可以说,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对物联网核心基础传感网、RFID技术的发展作出的部署。 我国RFID产业存在五大瓶颈 纵观全球RFID产业,我国已经在高频应用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读写机具设计、制造到应用的成熟的产业链。而在国际上重点发展的超高频领域,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也加紧了追赶的步伐。目前,我国RFID产业在超高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五大瓶颈。 一是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薄弱。由于进入RFID领域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本身资金实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要维持企业的运营,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标签成本过高,限制了RFID应用范围的扩大。目前国内制作一个标签的成本大约在1.5元左右,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相对附加值较高的商品上,比如汽车、高档酒、门票等方面,而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这大大限制了RFID应用范围的推广。 三是推广中困难重重。企业使用RFID标签无形中就要增加成本,一般的企业不会主动去用RFID标签。另外,目前国内企业真正了解RFID作用的人还比较少,也造成在实际推广中存在着很大困难。 四是缺乏国家标准。目前在高频领域我国主要沿用国际标准,但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标准仍由国外组织控制着,我国如果照搬这个标准,未来将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这将大大增加国内企业的成本。因此,尽快制定出中国自己的超高频RFID标准迫在眉睫。 五是行业人才匮乏。国外凭借其几十年的发展,在RFID领域积累了大量人才。而我国RFID的发展仅有短短几年时间,技术创新人才相当匮乏,需要国家和企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建物联网不只是技术问题 关于传感网的研究,我国从1999年就已经开始了,目前已经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引领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建设物联网的主要条件。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提高技术水平的捷径,就是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购买、参股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增强我国RFID企业及传感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企业也可以借机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以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城乡各地,无线网络是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从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传送出去。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将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成为可能。 物联网的推广为信息产业开拓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发展机会。可以预见,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在不远的未来,手机与RFID技术及其他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应用。人们利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利用手机随时随地知道亲人所在的位置;使用手机也可以进行防伪打假,随时了解所购商品的详尽信息并进行溯源。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安装数以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许多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还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出台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 向“智慧城市”和“感知中国”的推进,是迈向信息社会的“引擎”。只有当产业界、消费者和公共机构广泛使用RFID及物联网时,才能充分挖掘物联网的无穷潜力。 责编:王立新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