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拙作: (国内服装企业)如何学习zara?之一 原文发表于《前沿论从》 如何学习ZARA? Zara无疑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做为服装行业的知名案例,zara实现了10-14天的反应型生产配送,国内大多数企业从接单到产品上市是90天时间;zara实现了10-15%的季前生产比例,而国内服装企业大多数是几乎100%的季前生产比例;zara每年有1 Zara这种速度是在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的情况下取得的,目前zara已经达到46亿欧元,仍然保持了这种速度。国内大多数鞋和服装企业,在几个亿RMB规模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当规模超过10亿,提升到20亿左右的时候,速度就慢下来:规模与速度成反比,规模越大,速度越慢。从这个角度看,学习zara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但是zara是服装行业的一个异类,他对于传统的供应链优化策略不以为然,他的大多数供应链策略与传统的思路相反,看起来近似疯狂。比如:零售服装也都争先恐后采取外包策略,zara却把几乎一半的生产自己抓住不放;zara保持了大约30%的冗余产能而不是产能利用最大化;zara在运作中放弃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采取小批量的方式生产和配送服装;zara不借助外部合作伙伴设计仓储分销物流,而是自己全包。Zara就像一个善用砒霜治病的中医,出神入化使用以毒攻毒的手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学习他,却不能依葫芦画瓢的也使用砒霜去治病,弄得不好就出了人命。 那么如何学习zara呢?笔者认为应该学习zara的思想,而不是zara具体的行动,ZARA的行动是无法学习的。 首先应该学习的zara的小。Zara的极速源于运作过程的小:高频率小批量接收订单,生产过程的小批量生产,小批量运输,小批量多批次配送。在zara的运营策略中,zara的策略与精益生产的策略一致(zara的信息系统就是由丰田公司开发的 参考HBR的zara案例介绍)。而精益的生产最基本特点就是多品种小批量,尤其是丰田的均衡化生产思想,为了追求更大的灵活性,人为采取单件流运作,以每一辆车为一个生产批次,即使有成批的需求,也要拆分成很多批次。 小能够带来快: Ø 如果订单批量大,则会导致过量库存以及需求满足降低:比如,一次下单下一个月需求的数量,则当市场需求变化时候,产品就很难适应顾客需要,体现在需求适应上,就是快,同时也可降低滞销风险, Ø 如果生产批量大:当生产产能用于生产A款产品(不仅满足当前需要,还备货满足未来需要),则意味着B款的当前需求无法满足。ZARA为了快速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总是在生产市场最急需的各种款式,并且不多生产。 Ø 运送批量小:服装运营过程有多个环节,坯布、印染、缝制,以及中间环节之间的转运,发送到终端,总的反应时间是各个环节时间之和。如果要以经济批量配送,则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等待时间,延长了总的时间,也就失去了速度优势。 Zara的策略:自己做大部分生产,在欧洲进行生产,自己建设大型配送中心,建设工厂之间的地下滑道,公交车配送方式,都是为了实现运作过程中的小批量。是因为小批量的运作实现了zara的快。 对于国内服装企业来说:可以不必自己建立生产基地,也不必自己建立物流设施,但是可以投资于运营中的“小”,只要采取的策略有助于小,就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哪些策略可以带来小呢?与供应商建立弹性的价格机制,与物流供应商形成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的物流保障能力,建立稳健的信息系统支持大批量的订单处理能力。直接由终端门店或者代理商下单(会使得订单数量变大,每单订数小,减少了订单处理环节,提升反应速度)。 国内大多数企业采取自有生产与OEM采购并存的方式,也有部分企业采取纯OEM采购方式运作。如何让OEM供应商能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提升品牌企业快速反应能力?这需要品牌企业就OEM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进行合理评估,批量越小,生产转换越频繁,学习成本越高,生产成本越高。但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在OEM采购价格上做出让步,导致OEM配合程度降低,不能帮助品牌企业实现快速反应,甚至产能保障都可能出现问题。因为价格提升导致看得见的利益减少,快速的价值是无法衡量,且没有考核的。 Zara对于快速反应带来的价值以及成本很清醒,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但是他的产品运作成本比竞争对手的仍然高大约15%。我们的服装企业在要求OEM加快反应速度同时,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是一个重点,需要对快速反应对企业的价值有正确的评估,毕竟,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是靠利益驱动的。 责编:邓为民SCM与ABC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