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咨询业目前尚处于非常稚嫩的阶段,我们用数据来说话:IBM全球咨询在收购普华永道咨询业务后,摇身变成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2003年收入超过15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北京市的咨询企业目前已经超过7000家,咨询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营业总收入10亿多美元。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工业普查的数据,2005年中国咨询业收入达到503亿元人民币,合折6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整个中国的咨询业年收入还不及IBM咨询业务的一半。一个国家的咨询业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公司的,这种差距怎么不让人吃惊呢?
不过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人家麦肯锡公司81岁了,科尔尼公司68岁了,波士顿公司44岁了……中国咨询业才诞生几年?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也就20来年的功夫。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漫长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决策主要靠领导拍脑袋,管理主要靠领导耍嘴皮,人事主要靠领导扯裙带,计划主要靠领导下文件,财务主要靠领导批条子……永远没有对与错,关键是屁股决定脑袋,此时咨询业就完全是不合时宜的。领导干什么难道还需要咨询你?笑话。然而,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问题上,脑袋拍多了也就拍出了大问题。于是在80年代,政府又开始倡导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出现了由国家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人才组成的官方咨询机构,如原国家计划委会系统在全国创立了“投资咨询”和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以期实现国家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系统在全国创办和扶持了一批“科技咨询”企业;国家财政系统在各地创立了“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到了90年,一些路边发名片的“点子”公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这些“点子”公司并无专业管理人才和管理知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咨询公司。直到90年代下半叶,中国本土才诞生了一批正规的咨询公司,同时由于跨国咨询公司的进驻,中国企业才逐步知道还有咨询这玩意儿。
本土咨询一直处于彷徨之中,方向与前景不甚乐观。我们从本土知名咨询公司汉普的屡次易主,可以看出本土咨询的焦虑与不安。2002年,“本土咨询第一人”张后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出让汉普咨询51%的股权给联想,作价5500万港币。后来,联想又将汉普转给亚信。2005年底,联想亚信将旗下的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出售给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作价2500万元。于是汉普又回到了它当初的起点,买来买去,汉普当初的管理层好像是赚了,但也反映了汉普贬值了。频繁易主,要么就是香饽饽,要么就是烫手的山芋。汉普显然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据亚信的说法,只是剥离低利润业务而已。既然是“低利润”,不等于无利润,只是盈利能力不强而已。近年动荡的本土咨询公司还有很具潜力的远卓咨询,为了“获取全球资源和经验”,选择了被跨国咨询公司凯捷兼并,7年筑建的远卓品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只是本土咨询公司几条大鱼的行踪,更多的小鱼小虾还不被人们关注,消亡与并购都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没有人给予本土咨询业作出前景的咨询,就像天天给别人看病的大夫却医治不了自己病,很具讽刺意味,也很正常。
以前一流的人才在搞政治,二流的人才在搞经济;现在是一流的人才在搞实业,二流的人才在搞咨询。只有当一流的人才也在搞咨询时,则表示中国咨询业已经成熟壮大。人才是咨询公司最重要、最核心的资产,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一切。在咨询公司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随着各种咨询工具、流程和模式的问世,对咨询师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高于知识要求和经验要求。例如北大纵横咨询公司在做企业文化咨询时,就发展了一套完善的程序,掌握这套程序大概只需1周时间,然而要实施好程序的每个环节,就取决于咨询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结果肯定有境界的高下之分。很多时候,管理的水平是“功夫在诗外”,MBA当然比普通人强一点,但顶级人才未必需要读MBA,因此咨询公司招聘人才的时候也往往是不限专业、不限于高学历,为的就是尽可能网罗方方面面的人才。
然而,留住人才需要好待遇和好平台。本土咨询公司经常通过低价竞争接单,造成低利润,进而留不住人才。还有一些人才开始流向洋咨询,以前是本土咨询去洋咨询那里挖人。没有人才就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咨询业是需要品牌支撑的行业,企业只有树立了品牌才能做大做强,而本土咨询业的品牌影响力都非常弱小。尤其在与洋咨询竞争过程中,本土咨询显然处于劣势,中国大型和特大型企业90%的项目都被洋咨询包揽。除此之外,本土咨询业还面临市场不规范、鱼龙混杂等诸多问题,亟待行业的自律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也许需要时间的沉淀,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中国本土咨询业需要经过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市场磨练,才能开出一朵朵奇葩。
“管理气功师”乱象
当今讲坛上,有两种人很受欢迎,一是“气功大师”,一是“管理大师”。由于这两类“大师”有很多共同特点:目的都是赚取钱财,手段都是云里雾里吹嘘,效果都是众人一无所获,因此有人干脆将那些“管理大师”尊称为“管理气功师”。管理气功师们都很忙,四处忙着开班发功,嘴皮子翻云覆雨,天花乱坠,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一般能唬住不知深浅的听众。(当然,这里不是指所有的培训和咨询界人士,我们应该相信大部分培训与咨询界人士都是具备真才实学的。这里说的只是一小撮。)
一位姓刘的大师被某公司请来讲授企业文化,滔滔不绝讲了一天,除了让大家听那些马路消息和杜撰的搞笑段子外,就没有其他有用的内容,我耐住性子听了一天,后悔不已。而大师收取了1万元的出场费后,飘然而去。有趣的,一个月后,我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博客文章,写的是作者听了一位大师的讲座,里面有什么什么有趣的例子,云云。我一看姓名,正是刘大师;再看内容,居然与我上次听的一模一样。这位大师也真是的,在不同的地方改一改案例好不好,难道就真要凭那几张一成不变的PPT混一辈子不成?这种千篇一律的讲座不是他一个人的专利,就连红得发紫的余大师,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几个故事,大家都听出老茧了。
为什么大师们总能赢得那么多信徒的追捧呢?首先是大师们迎合了市场需求。别看很多人当了企业的管理者,其实他当初也是从最底层员工做起的,并不真正懂管理,或者对管理是一知半解,心里发虚,有危机感,急需充电。在竞争压力越大的地方,职场人士的危机感越强,于是经常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各种讲座,掏钱购买录像资料,以及大师们的书籍。大师们赚钱也毫不含糊,一套光碟动辄几百上千,看你们白领有钱,不宰你宰谁。
其次,大师们也都是包装的高手。只要你听一位大师的讲座,首先会发给几页讲座资料,其中关于大师的简介一般没有一页纸是写不完的。至于头衔,你可以去数一数,一般都在20个以上;还有学位,获得英美知名大学博士的大有人在;再有经历,一般都担任过国内或者国际知名企业的CEO。看着这些光环,芸芸听众基本上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根据心理学,这叫晕轮效应,此后无论大师怎么讲,大家都认为受益匪浅。一句相同的话,如果从隔壁王二麻子口中说出来,你觉得是一句废话;但如果此时从大师口中说出,你会欣欣然记在笔记本上,下面还划上波浪线。
某些管理气功师们除了搞培训外,还有人混迹于咨询公司,为客户做项目。这时发功的不是一位大师了,而是一群大师,功力自然就更强了。他们会包装成强大的阵容,如果你请了他们前来洽谈,开门你会吓一大跳:一群人个个西装革履,头发和皮鞋锃亮,手提笔记本,一脸凛然之气,眼镜片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用害怕,他们不是黑社会,也不是来讨债的,而是来帮你做咨询的。他们会在你公司呆上几天,收集资料,找管理层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签订项目书等等。接下来,他们就消失了。干什么去了?据说搞市场调研去了。但有个不争气的家伙暗地透露,他们是逛街去了。然后他们通过网上搜索了一些数据,东拼西凑,就做成一个非常非常精美的PPT。有人经过比较发现,世界上PPT做得最漂亮的不是大学老师,不是电脑高手,而是这些咨询大师。总之看完了PPT,你就无话可说了,掏钱吧。
中国的咨询行业还不规范,仅仅深圳就有20万从业人员,有些公司只是路边发名片的“点子公司”之升级版,自然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公司确实有它的长处,但在宣传上将自己说成无所不能,这就是不负责任了。并且,总有一小撮管理大师在破坏咨询业的形象。这是黎明前的乱象,中国本土咨询业不久会迎来一个令人满意的明天。
责编:mary.chen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