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赚了个盆满钵满?针对培训相信谁都想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是真金白银吗?”,更关心“他们有没有赚回来?赚得多吗?”这两个要点问题,花钱不要紧,如果是可以能赚回来的,那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针对培训相信谁都想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是真金白银吗?”,更关心“他们有没有赚回来?赚得多吗?”这两个要点问题,花钱不要紧,如果是可以能赚回来的,那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花了多少钱?很难找到被共同认可的数据,比较容易接受的数据是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提供的,1986年为2100亿美元(Carnevale,1986),其中约300亿美元直接用于正式培训项目,即所谓正式工作场所进行的培训和开发活动。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财富500大公司纷纷成为“教育的圣地”(Times,1988)。庞然大物IBM培训部门员工超过7000人,据说1992年在培训活动上的投入超过20亿美元!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监郭希文先生称公司每年对3000多中国员工投入人均3000美元的培训经费。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无线通讯巨人摩托罗拉意识到知识的更新与淘汰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由前董事长罗伯特·盖尔温(Robert Galvin)推行了雇员终生学习计划,每年耗费数亿美元为员工提供不少于40小时(一说是36小时)的学习时间,花费高达12亿美元,占公司工资总额的26%,并计划将此本来就不低的时数再提升4倍,而这个提升至少将在原投入上再增加6亿美元,这表明其对员工的培训,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当下的竞争态势,而是一种“长期的学习干预”(Koonce,1997)。 同等重量级的通用电气、德州仪器、微软等诸多世界级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都差不多,如拉尔夫斯和史蒂芬(Ralphs and Stephen)于1986年对财富500大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91%的企业提供中层管理培训,75%的企业提供营销培训,56%的企业提供办公人员培训,51%的企业提供管理开发培训,44%的企业提供技术培训。 不仅仅是这些财富500大公司在如此经营他们的企业,一些管理先进的公司,如于1999年第一个成为两次获得Malcom Baldridge国家质量奖的RitzCarton酒店集团,每年为员工提供250~310小时的培训,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真金白银是没有假,这些完全彻底追逐利润的资本家们,只以业绩论成败的职业经理人们,难道群体失去了理智?他们有没有做赔本的买卖? 关于回报的说法可谓形形色色,如有报道说,福特汽车在培训上的投资回报率为1∶6,真是够吓人的,更让人心跳不已的是IBM的投资回报率,据说高达1∶25,而最广泛流传也最夸张的数字来自摩托罗拉公司,您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诸多报道称其在培训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得到30美元回报! 关于培训的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仍然是一个正在摸索的研究领域,这些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除开理论上的概念性描述,现实中具体的方法要么还在理论阶段,要么过于复杂,总之我确实还有待学习。 据一项长期研究的显示,在1929~1982年期间,培训活动对美国生产力的提高为26%(Greenspan,1995),美国劳动力教育质量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Workforce)1995年对美国1000家企业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教育投资每提高10%,劳动生产率就提高86%,而同样价值的资金如果投资在工具或建筑上,生产率只能提高34%。加拿大劳动力教育质量国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劳动力素质提高10%可以使工厂生产力提高8%,而资本投入增加10%却只能带来3%的生产力增长。 这虽然不像流传的说法那么夸张,但就资本的获利比例来说,其吸引力就已经足够! 况且,还有一句被各行各业尤其是众多培训机构引用的杰克·韦尔奇的名言——“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 责编:刘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