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今天你磨刀了吗?本文关键字: 职业发展 当我们每天忙碌的工作,却不知道使你高效率工作的工具已经变钝,曾经为你带来优异成绩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可你是否想到,你该磨磨斧子了呢? 中国有一个谚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材功”,谚语的背后也有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的是一农家父亲为了考察两个儿子,分别买了两把新斧头,一天对两个儿子说:“今天给你们每人一吧斧头,看看在一天里,谁砍的材多,以后这个家就由谁做主”。于是,大儿子拿了斧头便直奔山上而去,而二儿子则拿了斧头端详了一番后,先将斧头磨利之后再去山上,结果可想而知,二儿子赢得了这场比赛。而在国外,也流传这着一个类似却更为经典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伐木工人在第一天工作中,老板给了他一把利斧,并规定他伐木范围。这一天他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这个伐木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的更加起劲,但一天下来却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却砍了10棵树。伐木工人很惭愧,跑到老板那里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象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伐木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有工夫磨斧子呀”! 以上两个简单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可却揭示了一个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当我们每天忙碌的工作,却不知道使你高效率工作的工具已经变钝,曾经为你带来优异成绩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可你是否想到,你该磨磨斧子了呢? 在一次集团举办的“突破人才经营”培训中的效果评估中,在学员对设立的“请你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感悟和收获”一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解答。其中有基层管理干部答道“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应该是高层领导的事,与我没有太多关系”。而也有基层管理干部则认为:“他使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算人才,并从中可以检讨自己算不算人才,同时对怎样规划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有了新的感想”。从这两个学员的心得我们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心态,虽然两者的看法表面上都没有什么错,可是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在同一课程中所学到的必然有所差异。著名的管理大师圣吉彼德曾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谈到:“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所以,一个人的进步与否,不仅与受教育机会有关,更多的是与其本人的学习心态有关。会学习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发现和创造学习的机会,而不会学习的人即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往往以不适合自己或没必要而消极对待。 挖井的故事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 我们在工作领域上,即使薪水、股票拿的再多,那都是在是挑水; 而却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 未来当您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您还是有水喝,而且还要喝得很悠闲。 责编:张赛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