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实施项目都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知识渊博得人才,以支持安装、实施过程。低估技术问题不仅可能有损项目实现,而且还有损用户对新系统的接受。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文档基于SAP系统,当然也可以作为其它IT项目的技术实施参考。
五、 选择合适当地平台:
选择平台的输入主要根据确定规模的结果,硬件供应商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对于高可用性系统,最好有好的维护合同和好的响应时间。
在关键安装中(24×7)应在现场备有富余的关键硬件部件。
最后是成本问题。
六、 客户拷贝和系统安装:
有一些类型的安装、系统前景和发布选项可能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包括高可用性的软件与硬件。这需要仔细规划不同构件的安装与配置。比如说,要获得更好的性能,首先必须设计出文件系统布局和磁盘容量,主要是改进输入/输出吞吐量。切记,整个系统安装包括备份和恢复硬件与软件的配置以及其它可能连接的设备。
系统拷贝也越来越多:
-同构系统拷贝
-异构系统拷贝
1、 拷贝客户
拷贝客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2、 应用系统安装
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精通有助于快速而成功的安装。
标准的应用系统安装包括:
-一个倒多个服务器计算机,有足够的主存储器和硬盘空间
-适当地网络基础结构
-众多表示层服务器,通常是有网卡的个人计算机
-99%的时间还需要LAN服务器
-一台到多台打印机
-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工具箱
-个人计算机的图形操作环境和所支持的网络操作系统
-应用系统的软件工具箱
-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系统安装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规划安装和获取最新OSS记录
-安装硬件、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
-安装数据库系统
-安装中心实例
-加载数据库
-进行安装后步骤(许可认证、前端、打印、最新软件包等等)
七、 高可用性:
在此,以系统可用于开展预设的功能的时间段定义可用性。它不是个孤立的硬件或软件元素,而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属性。对于关键业务应用,可用性成了不间断操作的关键因素。
1、 信息完整性:
信息完整性指与系统所管理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相关的问题(逻辑完整性),以及与硬件和系统可用性有关的问题(物理完整性)。
建议采用以下硬件和软件元素,通过减少单点失效来避免系统停机时间:
-将RAID技术用于镜像磁盘,可以避免单个磁盘失效所导致的系统停机
-设置高可用性系统,以便在系统崩溃是接管其它功能
-防止电源失效,系统应该连接在UPS。同样可以考虑给所有硬件设备:磁盘、服务器、网络集线器等双重电源供应。
-安装双重网络连接,以防止网络失效
-将备份磁带放置在防火的柜子里
进一步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定义灾难恢复方案获得。
2、 高可用性和切换系统:
可用性的反面是停机时间。停机时间有两种:
-计划的停机时间,比如进行离线备份、数据库重组织和硬件升级等等;
-意外的停机时间,如系统崩溃、磁盘失效、意外停电、软件系统出错和网络失效等等;
项目管理员应该明确认识到:计量系统可用性的关键不是服务器的启动和运行时间(系统管理员的角度),而是最终用户的感觉。
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在于把计划和意外的停机时间降到了最低。
为了最大化可用性并最小化停机时间,要利用切换系统(失效切换系统)及其相关技术。这些系统包括软硬件元素:
-至少有两个服务器(通常是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共享一组共同的磁盘
-应对服务器、磁盘或网络的失效
-有重新连接能力的数据库软件
八、 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备份与恢复策略是应用系统技术实施和操作中的关键问题。它也是唯一保护关键经营信息,并在任何失效事件中确保系统运行的唯一方法。
备份与恢复策略是用于:
-避免在失效(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时丢失关键系统数据
-从逻辑一致性错误中恢复
-保护经营
-允许整个系统拷贝
-为关键管理操作保驾护航
直接影响备份策略决策的因素:
-系统可用性。
-备份内容。
-备份文件大小。
-备份性能,如:5GB/小时到100GB/小时等等。
-备份类型,如:整体备份、渐增性备份等等。
-从何处备份,考虑是使用存储系统还是另一台服务器来进行备份。
-何时备份,必须决定开展备份的日期、时间以及频率。要考虑两个完整备份之间的正确周期,尤其是对大量备份。
-备份设备。如:磁带驱动器、自动磁带处理机、磁盘、光学设备、CD、ROM等等。使用容量、性能和增长因素来确定最便利的备份设备。
-备份管理工具。努力找出提供最全面特性的软件,易于使用,而且可靠。
-备份磁带管理,如:如何标记它们、保留和重复利用的周期为多长、在何处保存等。
-恢复程序。
主要问题是在投入生产运行之前测试并监控备份与恢复策略。
1、 应用系统的BACKUP进行备份
2、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备份实用程序
3、 三镜像方法
4、 备用数据库服务器和滚动推进方法
九、 批处理需求:
批处理或后台管理是应用系统的一部分,它允许用户独立的工作。此类非交互式的服务可用于在最方便的时候走后台提交要执行程序。后台工作处理器开展此类工作。
用于后台处理的程序以后台作业的形式递交。任务的规划与管理和后台处理的控制是系统管理的一部分。
必须考虑有效的后台处理计划:
-预期的批处理负载,以任务类型和数量、完成时间以及何时执行来表示;
-后台作业处理如何能更好的分布于应用服务器;
-如何定义操作模式,以更好的利用可用资源;
-是否有批处理窗口用于处理大量数据及其对其他操作程序的影响,如正常在线操作或备份;
-批处理负载对性能、规模和系统可用性的影响;
-如何开展复杂的、依赖任务和时间的日程安排;
-如何将用于系统任务执行与外部任务同步;
1、 为什么使用后台处理
提交程序以后台执行是有原因地:
-应用系统的参数配置将定义在线执行的最大执行时间,如:300秒。因此处理时间超过此数值得应该将任务递交后台执行;
-进行后台作业处理最重要原因在于,在程序执行的同时继续增系统中工作。当在线处理很长的报表时,就不能与系统交互,并且必须等待,直至它完成或调度程序因为超时而踢出。
后台作业主要是用于如下任务:
-处理大量数据,如获得季度销售报表、从外部系统中加载数据等等;
-在无人工干扰的情况下执行周期性任务,如用户需要每天的总收支报表或系统管理员周期性清除后台处理任务以删除类似旧日志文件、垃圾数据等等;
-在正常工作时间外更方便的时间运行程序,如晚上或周末,此时用户交互通常较少;
后台作业执行是通过后台工作过程来处理的,实施方法取决于应用系统的特定需求,而后台作业处理数目则取决于硬件配置。
2、 定义后台作业
启动后台作业分两个步骤:首先定义作业,然后发布它。
定义作业并存储时,实际上是在安排它,在指定作业部件、步骤、启动时间以及打印参数等。
安排和发布作业都需要身份认证。
在安排作业时,用户可以指定多个步骤,每一个用户可有不同的报表和程序。
在定义作业时,用户可以将程序作为一个单独的作业来安排,或修改尚未处理的已有任务,并添加到作业步骤列表中。
应该避免在日常运行和工作时间中发布过多作业。
3、 后台处理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涉及后台处理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作业的功能来区分与分类。
-全部的任务列表和任务文档,定义预期的运行时间、任务是否关键、谁负责任务管理、再启动能力、优先级和相关性。
-在可用的后台服务中分布作业。此过程可能要求定义附加后台处理过程、操作模式的配置(可以切换工作过程的类型)等等。
-在系统管理中,定义日程安排、发布赫作业管理的认证和明确程序,还包括出错处理程序。
-监控后台作业和性能,以优化作业的安排与处理。
-后台处理系统有用于外部管理工具的接口。从而当作业安排条件太复杂使可以考虑辅助的第三方工具。
4、 应用系统的打印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打印,可能直接导致投入运行和培训计划的延迟。
在规划打印基础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下打印类型:
-容量或大量打印:长时间运行的打印任务有时候包括数百页;
-关键打印:
此类紧急打印任务要求立即输出,如发票等等;
-机密打印: 此类输出要防止非授权的访问,如个人信息、预算决策等等;
打印策略中的步骤包括:
-在项目准备阶段或其后规划打印基础结构。这需要使用打印调查表,确定部门或应用的打印需求、打印类型和连接;
-进行当前打印基础结构和应用系统打印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
-按打印类型定义打印机组;
-在操作系统级定义打印机,记录打印命名规范;
-为远程或网络打印机粗略确定其网络带宽规模,必须和其他类型的非应用打印共享吞吐量;
-规划打印意外事故,当打印机不正常时如何处理;
-监控打印性能和网络流量;
-通过身份认证来保护机密输出打印和设备;
对于打印需求极大的企业,在市面上提供多个辅助性输出管理方案。
5、 前端软件分布
-软件安装的桌面需求
-用户位置和网络基础结构
-如何安装软件。目标是避免人工干预;
-安装在何处:硬盘或文件服务器?
-处理升级
-安装什么?必要的表示层软件
-在线文档其他选项,如IE的会话、甜饼管理等等;
浏览:IT项目的技术实施(上)
作者现任职于创智集团研发中心
联系方式:fankaiye@powerise.com.cn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责编:叶开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