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管理分析从整个供应链来看,供应商是物流的始发点,是资金流的开始,同时又是信息流的端点,任何一个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都要最终分解成采购信息,而需求的满足程度则要最终追溯到供应商对订单的实现程度,在这种环境下,提出了供应商的管理问题。 3. 供应商管理有助于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是客户生产质量和研发质量的组成部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就是客户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从成本角度考虑,供应商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是采购方的成本,供应商成本增加,势必最终将附加的成本转移到采购方手中,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所以,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使供应商在竞争的环境中保持提高产品质量、合理降低成本的竞争状态,对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有积极的意义。 三、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分析 供应商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管理方法、供应商竞争机制、供应商选择机制、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合作机制,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可保证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实施。 1. ABC分类管理方法在供应商管理中的应用 经典理论告诉我们,20%的供应商需要80%的管理精力。在供应商管理中,并不是每个供应商都需要同等的管理关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上,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对供应商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找出关键的少数供应商,进行重点管理。我们依据下述比例,对供应商进行ABC划分。 在保证供应方面,对这三类供应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A类供应商,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应且数量少,对其加强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所在,所以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重点管理。而对于BC类供应商,因其所提供的物资比重小、数量多,他们不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点,可以作一般管理。 但是,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ABC分类管理无法真正反映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重要性和物资市场的复杂程度,假如某些C类供应商,提供市场上的短缺物资,就要对其做重点管理,假如某些A 类供应商提供价值高但为买方市场的物资,可采取简单管理方法,以节省成本。在应用ABC分类管理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切实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2. 建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机制 一般来说,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既可以选择独家供应,也可以选择多家供应。独家供应易于管理,也可能享受比较大的优惠,但不容易把握市场动态,容易出现缺货。要有意识在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等方面不断优化。对同一类产品,选择两家供应商来供应,一个作为主供应商,另外一个作为辅助供应商。在运行过程中,以一定时间段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如果主供应商的平均分数低于辅助供应商,就互换角色。 同时,在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在保持供应商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在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也要建立一套得力的监控措施。如一旦供应商出现一些可能发生问题的苗头,就要在进货检验过程中,作好检验记录,退还不合格品,甚至追究赔款或罚款,督促供应商改进。把这样一个控制机制引入供应商管理中来,不仅有利于采购方的管理,同时有利于供应商的发展。 责编:畅享博客管家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更多最新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