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不仅仅是文档模板——“走出项目管理的泥沼”之“研发规范”话题(茹海燕)摘要:项目管理是个内容广泛,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目,作者并不是想开出什么良方,只是根据个人经验,结合实际案例,为处于类似困境中的同行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是作者针对项目管理的话题之一,探讨研发规范
最近读《IT经理世界》,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下班后你的公司还值多少钱?》,文章开头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位软件公司的老总感慨地说:“做软件公司,最痛苦的事情是下班之后,你发现自己的公司除了几台电脑外,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因为公司最值钱的资产都在每个程序员的脑子里,这些人一旦离开,公司的资产就等于零”。 这不是偶尔的现象,目前还有不少公司,时刻担心某些员工的流失,直接导致工作的延续和完善出现断层,影响公司收益。难道脑力劳动就只存在于头脑中吗?如果真是这样,人员流动率相当高的IT行业,怎么可能做长寿公司?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不,不应该是这样的。 以上述的软件公司为例,装在程序员脑子里的公司重要资产有哪些?软件包括源代码,发布版本,和相关资料,这些资产通过一定的操作,都可以转化成为固化资产。如果研发人员的文档与代码是一致的,那么交接工作会顺畅得多;如果前期的设计文档足够详细和清晰地表达了上层设计的思路,那么下一级设计或者实现不会因为人员变更而受到较大影响;如果随机资料与发布版本一一对应,并且完备地描述其细节,那么设计人员的离开并不能增加太多维护工作的难度。然而,这些都是如果。在一家国内知名公司的办公区内,墙上贴着这样的条幅:“人人都痛恨别人不写文档,人人自己都不愿意写文档!”这就是原因,导致脑力劳动成果总是保留于无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定研发规范,将无形的脑力劳力劳动显式化。研发规范,主要是为了细化研发过程,便于流程度量、改进和控制。除了上述的留住公司的无形资产之外,另有一个重要的目的:规范化不同人员的表达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沟通,提高交流的效率。 如何制定研发规范?各个公司根据各自的经验,和参考国内国际相关标准,都会有自己的一整套系统规范。如软件项目,从项目立项阶段提交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报告;到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报告,测试规程,以及各种评审报告等等。其模板也多种多样,很多介绍项目管理的书籍或者文章上,还专门有介绍如何编写某某报告的指导,不可谓不详细。 规定了这样的一套研发规范,是不是研发过程真的就规范起来,总裁不必再担心下班后的公司不值钱呢?很多公司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研发规范不仅仅包括这些各种各样的“文档模板”,更重要的是操作规范。例如,不同研发阶段应该完成什么样的操作、出具什么样的文档才算结束?这些操作又有什么样的要求?这就是流程规范。所以完善的研发规范应该由一系列的流程组成,每个流程包括一些相关操作,和输入输出。 如图1所示,我们以软件中的编码阶段为例,详细介绍其研发规范。 1. 流程输入 2. 复查 3. 编译 4.代码的同行评审 5.流程输出 文档是珠,操作为线,连贯成流程,制定完善的流程规范是让研发规范化的第一步,认真地按照其进行操作,才是研发规范真正起到作用的关键。老板们如果担心自己的公司下班后不那么值钱,与其一门心思担心员工频繁跳槽,不如一边分析员工不稳定的原因,一边花些精力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规范化研发操作,才能双管齐下,稳操胜券。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责编:茹海燕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