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总结:制造企业如何有效利用PLM系统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外国企业也纷纷涌进中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各种法规、知识产权的限制,民族企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 前言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外国企业也纷纷涌进中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各种法规、知识产权的限制,民族企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纷纷效仿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导入PLM系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大多数成果并非令人满意。即使那些曾经成功导入过ERP、PDM系统的企业,也未取得显著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不导入PLM系统,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信息化系统成功导入的与否已经成为国内大中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如何成功的导入PLM系统或者如何充分发挥PLM机能成了企业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课题。 1 从业务的视点认识PLM系统 随着PLM系统被中国企业的认知,导入PLM系统仿佛一夜之间成为时尚。可惜成功者甚少,相反“导入PLM系统还不如不导入”、“用起来很费劲”等抱怨声不绝于耳。以至某些企业视PLM等信息化为毒药,认为PLM系统不适合中国企业,起码不适合自身企业。 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导入PLM的经验来看,也不乏失败案例,可见PLM导入项目的失败并非中国企业独有。那么从那些成功导入PLM系统的企业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PLM系统的本质作用是推进业务变革,目的是实现收益向上,这和企业战略息息相关。如果现有业务模式不适合这种变革,那么企业也很难用好PLM系统。从图1中可以看出,PLM系统不仅关注产品的虚拟阶段,而且和采购、生产、售后等实体阶段有联系。单纯以提高研发效率或缩减成本为目的导入PLM系统,很容易进入局部陷阱,导致项目的失败。 通常客户的要求是变动的,而设计人员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把“接受订单后进行设计”的模式变成“订单前已经完成设计”的模式,这是企业经营者很希望的事情,因为后者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也能够缩短研发部门的时间。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在日本它被成为“流用设计”或者是“借用设计”。 图1 PLM系统的领域 1.1 浅谈PLM系统的种类 PLM覆盖了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的整个阶段,根据PLM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的立场不同,大体上PLM系统分为三类:以CAD为中心的PLM、以PDM为中心的PLM和以ERP为中心的PLM。此外还有一种辅助性的PLM,以物料主数据为中心的PLM。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笔者会更多从业务角度去分析这四种PLM模式。 责编:孙雨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