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打破思维的壁垒——“和我一起学6sigma”之五(茹海燕)

  作者:茹海燕
2003/10/9 17:21:17
摘要:本系列是作者在学习6sigma过程中,不断思考,用6sigma的思想联系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手记。本文的主题是“用开放的胸怀学习开放的6sigma”,6sigma的系统就是“拿来主义”的产物,使用6sigma的人同样要首

本文关键字: TQM 工业工程

关键词:SPC ——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
                 FMEA ——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DOE —— 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
                 DMAIC —— 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6sigma的改进模式
                 DMADV —— Define/Measure/Analyze/Design/Verify,6sigma的设计模式
                 PDCA —— Plan/Do/Check/Action,戴明循环

在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发表之后,虽然我想这个我关注已久的话题,别人也会关注,但是引起的反响还是让我措手不及。

称赞的自然有之,有的读者甚至来信希望我谈谈6sigma和其他流程改进方法的联系,一如我在这里妄谈CMM一样。可惜我经历有限,对于自己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事情不敢妄加判断。而那些反对的也异常激烈,这些声音来自CMM的忠实拥趸,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文中对于CMM的个别反面评价不恰当。如果是鉴于我个人在CMM上的所学和所为,还可以理解,如果是针对CMM整个体系,就实在是歪曲了。 于是,大家就此意见又有一番争论,我的邮箱里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呢。

在争论的过程中,我没有发言,这是我的处事方式,何必较真?时间能够判定一切。我们都在探索,待到时过境迁,自然能看出真伪。我个人是从来不敢标榜为专家的,只是一家之言,不过确实是个人的实践总结所得,如果能对读者有用当然好;即使有偏颇或者狭隘之处,也当是个人视角不同,所知与经历所限,何必扣帽子呢?

但是事情渐趋于平静的今天,我却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个多么好的契机!当CMM与6sigma各自看起来那么按部就班地推动之时,不少敏锐之士不甘固步自封于自己的领域,他们的触角已经在广泛接受队伍以外的信息,开始思考自己和对方孰优孰劣?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所受到的培训和经历的实践来组织自己的思路,就象我一样,所以难免不够公允,难免不够高瞻远瞩。存在于大家头脑中的疑问在自己摸索着答案,每个人头脑中都有那么多不确定的想法,不清晰的概念,如暗流泉涌。此时,如果能够适时展开讨论,公开交流,必然如开闸之水, 一泄而下,各方激荡,蔚为壮观啊!所以,这篇颇受关注的文章就是开闸的钥匙。想到这一层,我豁然开朗,几天来多少有些泄气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首先,这条路上不只我一人,我们都不希望孤独前行,期望得到共鸣。如果我学有所得,我愿意将之与众共享;即使它是错误的也罢,也期望着专家的指正,免得走弯路或者撞墙。可以推而广之,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广开言路,有个针对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坦诚布公地探讨的论坛,这就是交流的需要,我们自己要开放思想,走出个人的堡垒,到操场上去,到论坛上去。

其次,在同一家企业里已经实施的流程改进体系,自然有它自身的长处和适用的领域。对于6sigma这样能够运用于多种领域的“后生小子”,在介入到原本就有个改进系统的领域时,需要先谨慎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我们是来宣布接手新的领地,恭送旧的领主的吗?错,无论是哪一种体系,没有谁可以独占这个领域,充当它的主人,相反,它是自己的主人;而决定哪种改进方式最适合这个主人的,是我们灵活运用这种方式,与领域的特点相结合,做出突出成绩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到这里不是为了把6sigma渗入到企业的每个细胞而推动6sigma,而是为了领域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而推动6sigma。一个流程用哪种方式改进最合适?也许是原来的体系,也许是6sigma,也许是两者的一种未知的结合。

有的人喜欢在动手之前先想个清楚,一定要分出了子丑寅卯来。那么请大家先越过这体系之争,看看6sigma的核心思想: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卓越。尚且不说卓越,我们达到优秀了吗?哪一种方式能让我们的企业以最高效的方式变得优秀,又从优秀到卓越,那它就是最好的!现在我们能确定哪一种方式最好吗?不能,因为我们还远未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前途未明,谁也没有把握。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看看市场,企业的改进才开始,还有那么多流程等待着我们去改进,时不我待。为什么不边做边想,让实践和时间来解除我们的疑惑呢?所以,我们在打开个人的壁垒之后,还要打开各种体系之间的壁垒,寻找最佳的实践方式,这就是鲁迅先生讲的“拿来主义”。

6sigma对“拿来主义”一点不陌生,因为它自身就是这种思想的充分体现,如SPC,FMEA,DOE的历史比6sigma要长得多。实际上,在6sigma体系中多数工具和方法,都是从质量管理的其他系统中借鉴而来,自己的独创倒是少有。6sigma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有机的思维方式重新整合了这些原本有些孤立的工具方法,例如DMAIC(就连这个也有戴明循环PDCA的影响呢),DMADV,如一条线串起了明珠,呈现于大众的就是光彩夺目的项链了。而6sigma体系也通过众多企业成功的实施案例,让这些工具和方法大放异彩,相得益彰。这个过程正如“飞轮效应”:随着时间的延续,改进积累成为令人注目的成就,成就具有吸引这些工具和方法留住的动力,这就是飞轮的动力;如此循环,6sigma体系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加速度,大家更加和谐地配合在一起,取得更多的成就。现在还有谁去追究SPC、FMEA是不是6sigma的独创吗?没有,“英雄不论出身”,我们都很现实,看重结果。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举一反三,众多的流程改进体系都是同路人,所遇到的问题也相近,互相借鉴、互相扶助,才能走得更快、更远、更好。例如软件CMM中的需求管理,我们还是做得不够好,最近就有人提出用QFD来协助需求分析。这个建议得到了广泛支持,看来这种体系之间互相帮助的方式得到了认可。而从更高层次的角度看,这些现在看起来如此面目不同的体系,也不过是质量管理和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一个的小系统,就是几十年前的SPC,FMEA,DOE,也许正需要别的系统来启发一下、推动一下,给点阳光,它就能灿烂了呢!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呵呵,我也不知道,这需要创造。让我们用开放的胸怀学习开放的6sigma,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吧!

参考资料:
《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作者联系方式:ru.haiyan@zte.com.cn

责编:茹海燕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茹海燕 专栏

rss订阅
茹海燕,6sigma高级咨询师,MA TRIZ二级大师。 从事软件工程,产品创新,流程设计,优化与管理,员工素质提升等。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