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作者:phelis
2007/4/3 12:50:06
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知识管理的实际工作可以概分为三种策略和六个重点,每种策略涵盖两个重点。第一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市场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来源的「寻找」与「整理」,其工具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第二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系统策略,其重点为知识内容的「储存」与「流通」,其工具为知识库(Knowledge Base)。第三种策略称作知识管理的社会化策略,其重点为知识价值的创新与利用,其工具为知识社群(Knowledge Community)。

市场化策略--知识地图的建立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就好像城市地图显示的街名、图书馆、车站、饭店、学校、机构等各项资源的地理位置,知识地图所以寻找的人组织有那些知识项目及其分布地点位置,以便员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来源。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有了良好的知识地图,无论所需要的知识多么冷僻,只要有个开头,就可以透过层层的推荐一路追踪下去找到知识的源头。这样的雪球效应,使员工在需要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太费时间而将就于便利但不完善的知识。组织也可以利用知识地图了解那些知识尚待补强或开发,那些知识应当扩散及推广等。

知识地图所需要的信息有的已经存在于组织中不同员工的脑袋里,但往往没有文件的记录,而且失之于片断与不完整。组织可以用问卷的形式把员工已经知道的索引搜集起来,重新整理。对于「以知识为网际网络基础」的企业而言,建构知识地图之前尚须做好知识的分类与整理。因为知识地图和组织架构图(organizational chart)不同。组织架构图以阶级排列员工从属及职位名称,但并不能显示具备重要知识的基层员工位置所在,所以对找寻知识助益不大。要制作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必须完成以下五件工作:

1.将重要知识及技能的型态加以分类。

2.将各类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加以区别。

3.明订各特定职务所需要的知识种类与程度。

4.将各「知识型员工」之能力表现加以评等。

5.建立知识地图索引系统。

微软公司(Microsoft)的知识地图中包含了一百三十七项显性知识及二百项隐性知识,每一种能力都有四级知识程度:基本级、操作级、领导级、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详尽的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量,并避免主观的差误。微软重要部门的每个职务,都需要经理赋予四十到六十个知识项目加以评估,而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由员工、小组、及经理互动完成。最后,微软将此「知识地图」上传,使全球各处的微软员工都可以利用网际网络查询。为了便于分类查询,知识项目被归类于四种属性:入门知识、基础知识、独特知识、与全球知识,愈后面的知识则愈珍贵。

企业的知识地图显示组织重视知识,并支持知识交流的程度,管理阶层愿意投入时间与金钱建构知识地图,就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知识地图不但使员工更容易找到所需的知识,也象征企业知识属于企业全体而非某特定小组或个人的原则。组织还可以把知识地图和教育训练结合,有计划地培养公司的「核心能力」。由于知识管理的成败系于企业文化对知识的重视,知识地图的象征意义与「寻找知识」的功能同等重要。

微软公司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为知识地图建立良好的索引系统。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透过网络取得知识员工的资料。使用者可以用关键词或主题进行搜寻,也可以进行比对。电子地图比印刷地图更便于修改,且能随时更新,可信度更高。数字系统还能提供图像及影片,比文件更「人性化」。由于愈人性化的系统愈能建立人际信任,也愈能使知识管理发挥功效。但是单纯的科技并无法确保知识地图有效地被利用,重要的还是地图本身的品质与深度。时代生活杂志社曾经使用「索引式档案架」(Rolodex,旋转抽出式索引档案架,以环圈贯穿卡片,旋转时可做自动检索,也发挥了极佳的索引效率。对于变动性不大的组织,书面黄页加上丰富多元的索引信息,亦可发挥令人满意的「寻找知识来源」功效。

由于知识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加上还会随着时间改变,知识的整理与评估难免受到主观的影响,甚至于牵涉到组织的权力与政治斗争。如果知识真的受到组织的重视,拥有知识的员工也受到组织的肯定与报酬,那么知识地图就会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而不只是知识搜寻的工具。万一员工为了争夺在知识地图上的排名,而试图利用个人影响力来左右制作地图的人员,就会让政治斗争扭曲了知识管理。这个现象虽然无法完全避免(因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但是在制作地图的时候,应尽量让它反映「知识现实」,而非「知识权力」,另外,高阶主管的公正参与以及专家的公正评估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系统化策略--知识库的建立

知识存在于人脑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客观及易于用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是主观及不易形式化的。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广隆(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在其《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将前者称为「外显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将后者称为「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该两位学者认为,组织内部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这两种知识交互作用的结果。

外显知识既然是可以客观捕捉及描述的概念,就容易以具体之方式储存及流通,譬如报告书、手册、程序、文件、记录等,多具有文字性与结构性。内隐知识是主观的概念,在团体与组织中,则透过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式表现,如果一定要将其形式化,最多能做到的是故事性的描述或是条例式的原则,譬如:观点、事件报告、企业文化、轶事等。将外显知识整理成文件以利于知识的储存与流通是知识管理系统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亦即组织「知识库」的建立。知识库的目的,在将组织中的知识以容易取得及了解的形式呈现给需要该知识的员工。换言之,将知识化成有形的符号(不一定是效率符号),而尽量地加以结构化、清晰详尽,并建立易于操作的索引系统,以便查询使用。在建立组织知识库的执行中,有三个重要观念必须先予澄清。

第一个观念就是,组织中最宝贵的知识往往是知识员工经过长时间工作历练而累积下来的专长,这种知识蕴含丰富的亲身经验以及学习成果,包括了复杂的内隐及外显成份,有时很难,将二者区分抽离开来。譬如音乐大师独特的风格就很难以文字来形容,更别价值能将其结构及文字化,让别人能够依样画葫芦,奏出同样的风格。另外,像法律组织,所有判例和法律条文都可以编辑成册,供人参考。这些参考资料也只是代表「法律」和执行方式「外显知识」的一小部份,并不包含律师及法官们处理事件过程中难以言传的技巧。但是只要属于能以文字或符号清晰表达的外显知识,经过「库化」(整理后储存至知识库中,并有索引系统供查询取用)之后,对组织知识的流通会有很大的助益。至于难以言传的内隐知识,提供黄页簿(取得管道的信息),鼓励员工直接互动,要比试图以结构化文字整理记录其知识本身,来得更有效率。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度很成功地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知识,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重要观念是知识库的价值在于知识的「活用」而非文件的管理本身。「知识管理」与「文件管理」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文件管理」的对象是「过去的知识」,而「知识库管理」的焦点则是「未来的知识」,所以知识库管理必须与创造未来价值的活动相合。虽然企业由于不同的理由(法律规定,作业效率等)必须把「文件」管理好,但是良好的文件管理并不能保证良好的知识库管理,知识在建立「知识库」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下述四个条件:

1.谁是知识库的使用者?亦即未来的知识库价值活动为何?

2.「库化知识」的形式与数量为何?适切性比完整性重要。

3.「库化知识」的品质与价值为何?评估的工作绝不能省。

4.有效的储存与传播媒介为何?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科技?

若欲将整个企业的外显知识都整理进知识库中,将是庞杂无益的(也无必要的)重大工程。另外企图「过分结构化」某些知识也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知识中所含有的重要内隐知识本质上是无法结构化的,结构性太强反而会扼杀知识的本质,甚而引起对知识的误解。

由于知识库中的知识可以让所有员工分享,因此是属于组织的资产,不但可以创造股东价值的成长,而且「在员工下班之后,还能够留在公司」,无怪乎许多公司把「建立知识库」当成知识管理的核心工作。

第三个重要观念是恰当的数字科技有助于知识库的管理。虽然知识库管理不一定非用到数字科技不可,但是由于网际网络是联结全世界知识宝库的管道,可以克服知识受限于区域性以及分布失衡的缺点,信息所在位置对于搜寻效果也不再成为问题。特别是网际网络中介人(internet broker)出现后,大幅提升了网际网络成为知识工具的价值,许多公司开始利用网际网络的技术来建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储存有关产品、行销、客户、及经营等相关知识。网络超文书(hypertext)的架构,让使用者悠游于各知识库之间,但是完善的知识库管理系统除了网络浏览器(browser)之外,还需要其它复杂的工具配合,才能有效掌握与传播知识,像lotus Notes, Grape VINE等知识库管理工具都能有效地协助组织做好知识库管理。

社会化策略--知识社群的建立

知识地图的建立是为了方便组织「知识市场」的操作,知识库的建立则是把有价值的外显知识储存在系统中,但是知识库和知识系统都不能确保知识的移转,特别是最有价值的内隐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创新与利用系乎于员工的「人脑」之中,无法以任何系统代劳。研究人员发现,文件、数据库、群组软件(GroupWare)等任何智能型系统都无法取代员工在知识移转与创新中的角色。Alan Webber在《What’s So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y》书中即说:「在新经济体中,谈话是最重要的工作型态。这是知识员工确定自己的知识,并进而与同事分享知识的方法,它也是组织创造新知识的重要过程。」

由于人类是社会及群居的动物,利用谈话及相处沟通的方式可以在知性方面激发新意,并且有感性方面得到肯定,进而培养信任与成就感,引发更多的知识分享与意,愿形成一个良性而有效的循环。Sematech公司的技术移转经理即表示:推动知识移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派人员到研究组织,让他们共同工作一段时间,吸收并协助知识的开发,然后把成果应用在新的任务上。由于人员的大量正式轮调成本太高,有效的代替的办法就是非正式或半正式的「知识社群」。

所谓知识社群,是指员工自动自发(或半自动自发)而组成的「知识分享」的团体,其凝聚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及信任,或是共同的兴趣,而不在正式的任务与职责。社群成员可自行决定是否要积极参与活动,因为大家加入的理由,是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互相教导和学习,并从中得到相互的肯定和尊重。知识社群最能发挥内隐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创新乃由于员工在社群活动中自动自发地交换意见与观念,和分享外部的新知,因此形成了组织最宝贵的人力资产。当某人离开公司,社群中的其它人可能分别拥有他的部份知识,因而使「他」的完整知识得以留存。这些知识有部份内隐性质的,无法建立在知识库中(立即系统化策略不奏效),知识社群是唯一有效的移转方式。

全录公司捐助在加州帕洛奥图成立的学习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学习是一种社交行为,换言之,学习必须在社群中进行才能有效果,这个发现对知识社群的价值提供了不容置疑的基础。虽然知识社群是员工自发性的组织,并不表示组织应当完全袖手旁观。组织应鼓励社群之形成,并支持社群所需要的资源,例如电子网络、布告栏、会议场所、文件制作、及活动费用等。但是也要切记,不可以用命令方式要求员工成立社群,更不可以要求社群限时完成任务或交出成绩单。过份管理社群如同把社群的「社交」功能抽掉,等于扼杀了社群。在正式的组织中,成员往往因绩效竞争而缺乏互信,重要知识有所保留,不愿分享,开会时重要人物往往缺席,出席时也多半「说得多,听得少」,造成沟通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却都可以在非正式的社群中得以抒解。因为社群有如「同好团体」,成员间是平等的关系,凝聚的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而不在工作,当然就比较容易开诚布公、分享知识。

以鼓励员工创新及应用创意开发新产品出名的3M公司最擅于在知识移转上面进行投资。3M公司定期支持知识社群举办会议和展览会,让知识员工有充分会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有些重要的技术社群每个月固定召开会议,以便分享知识,有时也举办为期数天的旅行。一个由科学家与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科技论坛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为期三天的「知识展览会」,费用则由公司赞助。至于常态性的技术研讨会更是三不五时的举行。3M相信将知识普及化,使知识员工到处看看,时时吸收知识的方式是为开发新产品最有效的方法。虽然信息科技对知识的储存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但是创新知识、移转知识的关键是由组织内乐于分享知识的文化所促成的,而不是信息科技的功劳。

总而言之,知识社群的社会化策略所形成的分享知识的文化是知识移转与传递最有「效果」的作法,组织对知识社群可以施肥,但不要去耕地。培养知识社群成长的方法有:给予半官方的地位、给予需要的资源、鼓励跨部门的社群、员工轮调制度的实施、举办跨部门的交流活动等等。人力资产社会化成功的公司就是最能够留住知识人才的公司。
 
4.1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

4.1.1实践社群的定义

实践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藉由持续的互动,分享利害与共的事情、共同的问题或热情,以获得更深入某领域的知识的专业。在由Wenger,McDermott和Snyder合著的《实践社群——推动学习型组织之轮》一书中,作者认为,实践社群尽管有很多种形式(或大或小,时间有长有短,成员或集中或分散,同质性或异质性,组织内部或跨领域,自发组成或组织刻意发展等等,不一而足),却有共同的基础结构:

针对某些议题的某个知识领域;

由关心这个领域的人所组成社群;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实务。

4.1.2 形成与特点

blog所具有的诸多交互功能设计,比如评论,Trackback,Ping,链接等功能使得实践社群得以实现,为人们之间建立弱纽带提供了可能,人们对blog的一次偶然的访问、一个偶然的评论、一场偶然的对话,就有可能与其建立一种弱纽带。弱纽带与没有联系是一个质变,基于这种弱纽带的联系会随着交往的深入逐渐递增。

基于blog建立的弱纽带会因为兴趣、主题等由肤浅到深入、从单向到双向、从个体到社群,逐渐形成基于强纽带联系的实践社群。

相比通过其他途径形成的社群,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有其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社群成员间的信任程度、社群的表现形式、人们参于社群活动的方式等几个方面,以下将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

一、社群成员间的信任程度

Blogger间的信任程度较bbs等公共论坛成员之间要高。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济学的博弈论为我们解释了长久交往下当事人群体会表现出合作和自我规范的行为特点,而短暂的交往,更多的是欺骗。和其他体现为随机、偶发的交往方式呈现的“自我”的易骗性不同,blog是自我诉求的,是对自我的记录和反思,因此无需也没有必要呈现角色扮演的企图。更重要的,它是时序连续的,blog在时间上延续的特征保证了通过blog所展现出的虚拟个体的真实而非扮演的个性[51]。实际上,许多blogger在blog中使用了实名并或多或少地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证明了这一点。另外,作为blogger在网络上的“立体身份证”,blog为blogger的爱好、特长、个性、成长背景、工作性质等提供了一个可被观察的更完整的轮廓,信息越完整,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不信任感越易消除。

二、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的表现形式

1、Blog生态群(blogosphere)

Blog生态群(blogosphere)是由William Quick发明的合成词,对blogger群体及其blog的总称,指众多志同道合的blogger通过信息交互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Blog生态群可定义为由若干blogger参与、没有固定的交互场所的网络虚拟社群。它的产生是自发的,是blogger之间的交互催生了这类生态社群的形成。除了寻求认同感以外,分享信息是群落密切交互的另一个原因。Blogger间的友谊和社会交往带动了blog社群的发展。随着blog生态群落的发展,一些网络上的交互还可能转为现实的社会交往,如定期举行会议,或通过网络会议及邮件列表建立统一的联系等,从而从完全自发的、缺乏组织与核心机构控制的弱联系生态群,转化为有共同目标及行为理念的、有组织的强联系生态群。这种由网上到网下再复归网上的互动,对于促使社群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十分有效的。这方面的研究可参看《Blogging Life:An Inquiry into the Role of Weblogs in Online Community-building》一文,其中列举了三个blog社群:A-list 、gay 和UK社群。以UK为例,UK是以地域为核心组成的实践社群,大多数社群成员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少部分的成员是在伦敦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来自不同城市的社群成员定期举行blog会议,他们还在http://groups.yahoo.com/group/ukbloggers/ 注册了邮件列表。

2、一站式主题blog

Blog的反馈系统使得任何blogger都可以设立一个交互式的blog。当一个blog很受欢迎、拥有大量的长期读者时,该blog也就成为一个社群,或者更准确地说,该blog就是基于这个blog建立起来的社群的聚集场所。Blog的反馈系统是该社群成员参与社群活动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一渠道,该blog的读者(无论他是否是个blogger)都可以参与交互。这类社群成员间的交互几乎都是以围绕该blog上的某一具体主题讨论的方式展开。在这种blog上,所有的活动都是共同参与的,允许不止一个人发贴、添加分类。中文网络界有名的、以推广blog使用经验为主题的博客心得集,就是一个由众多blogger们协作参与的一站主题blog。
与协作式一站主题blog相比,以前一种——blog生态群形式存在的实践群落更为普遍。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实践群落,不同群落可能在同一blog上交叉,实践社群之间通过blog进行交互,通过实践社群知识可能跨越部门、组织边界流动。标准的blog页面上都有个blog列表,blogger可以利用它记录自己经常访问的别的blog的网络地址,从自己的blog出发,blogger可以到达这些blog。Blog列表类似于网站之间的友情链接,又象是公开的通讯名录,因此可以看作是社群的直接表现形式,组织通过员工blog列表可以识别出组织内部的实践社群类型及组成情况。

三、人们参于blog实践社群活动的方式

由于滋生于网络上,社群成员参与blog社群活动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实践社群,而主要取决于blogger的个性及其blog的类型,一般来说,blogger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参于blog社群活动:

1.  频繁更新自己的blog。个人声音在公共论坛上极易被淹没,blog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私有空间,在这里blogger很容易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内心真实想法,而这通常是blog吸引读者的首要原因。越频繁地更新自己的blog,越能引起自己所属社群其他成员或社群外他人的关注。

2.  建立链接。从blog上可以观察到“谁认识谁,谁属于哪个团体,谁与谁有联系”。在blog上建立通往某个网站或某blog的链接,也是参与blog社群活动的一种形式。链接不单是通往其他网络站点或blog的通道,更是blog社群中的社会资本及信任的直观表示,与某站点或blog建立链接就相当于向他人推荐该站点或blog。就blog的读者及blog社群的其他成员来说,衡量他们是否信任该blogger可以看他们是否愿意点击这些链接,是否在自己的blog上也建立通往这些站点的链接。Blog社群缺乏一个公共交流场所并不表明blog社群没有建立公共规则的需要,由资深blogger Blood建议的一个规则——尽量在自己的blog中建立自己认可观点的原始出处的链接,以便让读者自己能够判断该观点的正确性——目前已经在blogger中得到普遍遵从。Blog社群一个有趣之处还在于当一个blogger在自己的帖子中提到其他blogger,被提到的blogger可以追访自己被提到的帖子,这使得blogger有机会对与他有关的评论作出响应,从而大大提升了blog社群的交互质量。在blog上互相建立链接使社群成员感觉亲切,也表明了blogger自己渴望参于什么社群的立场。

3.  利用blog的评论或外部评论等反馈系统进行评论。是否在blog上开通评论反馈功能取决于blogger自己是否愿意与其读者进行交互。开通反馈系统的blog允许任一读者在该blog上对其发表的内容进行评论。
4.1.3 blog实践社群对于知识管理的意义

实践社群对于促进社群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基于blog自发形成的实践社群对于社群成员的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获取、过滤与学习还有一些特别的启示。

4.1.3.1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在传统的模式中,知识是由专业的科研机构和一些精英们提出,通过传播渠道传递给企业和普通的平民大众。这些传播渠道有教育系统,知识以师传徒受的方式传递,或者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知识。很显然传统模式具有很多的局限。第一,只有专业的机构和权威精英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大众(消费者)无法创造知识。第二,在传播渠道上,由于教育系统的专业分工,知识在传播时会受到路径影响产生递减效应,还有一些知识会因为传播者的个人好恶得不到传播或是发生失真。第三,企业和大众位于知识传播链的最末端,其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和传播的能力没能得到发挥。

在blog模式里,每个blogger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在知识的传播中,他们通过于某些专业的关键人物blog之间的强纽带关系,与其他的blogger产生了弱纽带联系。通过交往的深入,基于blog建立的弱纽带联系不断递增至形成基于强纽带的社群,知识也遵循这样的纽带关系在社群中传播。每个传递者都可以对知识进行完善。

4.1.3.2知识的获取

在知识获取方面,社群内部的每个成员既是知识的收集者,又是创造者。如国内著名的blogger毛向辉的《blog与蚂蚁》所言:“好的blogger都像蚂蚁:他们工作非常刻苦,发现新闻的源头,然后留下blog气味让其他的blogger能够跟随并继续行动”,搜集知识和共享知识是blogger的自觉的行动,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义务。搜集知识本身首先是为自己服务,但这些知识在blog上被留下链接的时候,它相对于实践社群的其他成员而言,实际上是扩大了他们的知识来源。同时,每个社群成员自身还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在blog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相对于从中获取价值的其他社群成员,他们自身就是知识的最根本的源头。这种群体参与的行动,比起单独的个人或知识管理项目小组,收集及创造的知识将更全面、更完善。实践社群的外围是大量的弱纽带连接,也为社群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知识。

4.1.3.3 知识的过滤

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来说,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当前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困惑。大量重复、无用的信息,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了诸多障碍。而基于blog的实践社群对知识的双重过滤机制,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社群中的每个blog本身就是一个智力过滤过程,blogger通过评论及链接对知识进行过滤,这些链接本身就包含了blogger自己的个人观点在里面,对寻找相似信息的人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服务:面对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指向有用信息本身就是一个服务——它为他人提供了一个获得有用信息的路径,借此blogger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阅读与自己兴趣相仿的人的blog有助于发现通往有价值资源的途径,blog上的链接可以认为是该blogger的个人推荐,通常他们还会附加一个评论,这更有助于他人鉴别这些资源的质量。一个好的blog也是通往其创建者思维及日常生活的一个窗口。通过提供他们在网络上发现的最新信息及对其的相关观点,blogger 们向读者提供了一个网页快照,只不过该快照不是由机器、而是经过人脑加工的。

关于这一点,许多blogger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如blogger仝亚力在《博客的使命》一文中就这样写道:“博客以某个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把每天产生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拣选,形成一种专业、有深度的信息,供那些对这一领域信息有兴趣的访客浏览和使用。使我们不必对扑面而来的种种信息不加分析、理解、取舍地照单全收,使我们避免陷身于信息迷雾中不知所措”。Slashdot上的一篇文章中一个blog读者也同样写道:“我阅读blog的原因在于具有不同的品味、来自不同的背景的不同的人对知识的过滤。通过每天检查10到15个Blog,根据那些评论我能够找到比我独自查找更多的信息。在对某一blog一段时间的浏览后,我逐渐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与兴趣,也开始明白他们过滤信息的方式。blog使我了解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观点,遇到比现实生活能遇到的更多的优秀的人。这就是blog的价值所在”。

其次,社群从整体上能够对知识进行二次过滤。实践社群所包含的内容经过若干成员的链接、评论以后,每个人都只要花少量的时间浏览一下其他成员的blog,就很容易对其中包含的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要读还是不读。一般情况下,文章被链接的次数越多,这篇文章越重要;大家讨论得越热烈,引起讨论的主题也越有看的价值。Blog社群的这种协同过滤机制相当于建立了一套知识价值评估系统,和学术领域通过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发表刊物权威性等指标建立起来的评估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Blog社群的知识过滤机制不仅减轻了社群成员对知识甑别、分拣、组织的负担,而且因为这是个群体参与的过程,避免了少数专家的以偏概全或考虑不周。这一点体现了blog知识管理架构的知识涌现功能,因为知识的甄别、分拣、组织、编码、分类都是知识的挖掘与创造过程,对于跨学科的领域,由于专家视野的局限,以往依赖于专家权威负责这些工作的做法不仅代价高,且成效还不如这种群体参与的创造方式好。

4.1.4实践社群对于学习的意义

融入blog社群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首先,由于这样一个有一定专业方向的群落上面有各种不同层次的人,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每天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对一个初学者而言,他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个专业的知识,因为他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在这个群落里,可以获得关键他人的帮助。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到这样的人物很容易,他们是群落里面的专业人士,经常有深刻见解的文章被到处链接。然后,要么阅读关键他人最初到现在的文章获取经验,要么直接取得和关键他人的联系,让他指导你进入这个领域。

其次,blog的非正式性还促进了blog社群成员间的非正式学习。对于组织来说,员工从非正式学习所得的要比来自正式学习所得要多。非正式学习时刻都在发生:走廊上、饭桌边、咖啡间、电梯里的日常交谈;办公室、吸烟室的非正式请教等等。Blog为非正式请教开辟了新的渠道和途径,使得原来发生在日常交流中的非正式学习活动现在可以通过blog进行,而且不同于日常的言语交流的难以被记录和保存,blog忠实地记录了这一过程,为更多的他人从中学习创造了机会。

最后,它提供了一个终身教育环境。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之所以把教育提高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感到,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在学校所学知识折旧的速度,知识或能力不够用成为导致生存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越来越严重)。Blogger之间聚合成的实践群落对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这个群落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往往它还处在发展浪潮的前沿;并且由于成员之间人际交流的感情联系,群落有稳定向前发展的基础,成员对这个群落会越来越有依赖性,群落中的每个个体都将随着群落的发展而进步。

 

QQ; 397321430
MSN; pheliss@hotmail.com
Web: www.utoper.com


责编:phelis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奔跑吧!企业级移动应用

2013-2014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发力;BAT纷纷进入,不断拉低移动应用门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移动互..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