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AD:专注之下的角色转变每年的QAD年会,都是其展示发展历程和成果的重要舞台。2010年10月,QAD高层齐聚上海,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曹建静首度亮相,依旧豪华的管理阵营彰显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与支持。而在持续强调的专注之下,QAD这个制造专家的内涵的也在悄然转变。 2005年下半年,QAD正式推出全球企业应用版软件(QAD Enterprise Application),迎合制造业客户全球战略之需。而在此之前,如同其他几家中型ERP厂商一样,QAD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较长一段时间,其客户群比重倾向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但是中国为数众多的成长型企业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无疑是每一家管理软件厂商意欲开拓的对象。在管理信息化市场走向成熟,业界开始反省初期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种种问题时,也对“泊来的管理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企业”产生了质疑。 2004年继SAP在中国成立研究院之后半年的时间,QAD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时年的管理层明确提出,研发中心的任务不是单纯的软件汉化,其重要任务包括开发中国市场MFG/PRO的财务模块,担负作为QAD中国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技术平台。至此,QAD全球化制造思想更加旗帜鲜明的落地中国企业应用。5年之间,QAD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巩固其全球化制造定位的解决方案。而这5年也正是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的中国制造企业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在经营管理上迎合全球上下游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行业领先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借着这个东风,已做好准备的QAD借着其深厚的行业积累先后牵手敏实集团、山东新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实现国际化管理思想紧密的合作伙伴。“在最近QAD新签的14家客户中,超过40%是本土企业”,曹建静为这个时期QAD在中国本土企业市场的开拓成果作了一个量化的总结。与中国制造业发展需求对接,这似乎才是QAD持续而长久的中国市场机会。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当前的信息化需求,Gordon Fleming 进行了更具体的分析“大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有共性的问题,即如何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在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能快速地打造一流的业务流程,进而快速占领市场。QAD推出的2010版新品,迎合了企业的这种需求。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系列可视化的培训工具和教程,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以保证这些员工能在短期内尽快上手。” 专家角色的内涵转变 说QAD是制造业信息化专家,这在业界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这个专家角色的内涵在这31年中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QAD亚太区高级副总裁Paul Henderson 在介绍QAD亚太区新动态时,集中展示了多年来QAD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创立之初到80年代中期,QAD致力于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为迎合客户需求,QAD潜心进行技术提升,ERP软件内置精益生产模块、EDI(电子数据交换)模块,提供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功能,皆是这个阶段之后的产物;90年代末期,服务与技术和软件并重;而在2010年之前增加的第四个箭头上,明确地标注了“运营”。 “加入QAD,我最看重是QAD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制造业解决方案的公司,更是一个提供制造业信息服务的顾问公司” 在回答为什么又重回管理软件行业的问题时,曹建静如是说。服务与运营的关键词,概括了如今QAD的角色内涵已经不再是最初靠软件和技术取胜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而是一个帮助制造业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服务商。这个角色内涵有三个核心的内容:通过在线及现场培训,培训评估管理、操作变动管理等系列培训手段及工具,帮助企业培训真正了解客户业务流程和操作系统的专业人员,并保证培训成果;以经验丰富的顾问通过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帮助客户对其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并提供迁移和升级的一站式服务,最终形成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业务流程;以QAD应用程序实现高效业务流程的系统支持。Gordon概括QAD角色转变的主要目的,是在与客户的互动中,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实现与客户双赢。 而作为QAD向服务转型的另一个明证,2007年推出的QAD On Demand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也是成绩斐然。提到QAD On Demand,Gordon介绍说早在6年前,QAD就推出了在线供应链管理门户,让客户能分享物料及产品的信息,实现客户与供应商之间更好的信息分享与协同。供应链管理门户的实践成果给QAD On Demand的推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对于SaaS模式在中国企业落地应用的难度,Gordon和曹建静也是深有体会:“担心数据的安全性,用户接受的意愿比较低,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与中国客户的成熟度和对SaaS的认知有较大的关系”。 尽管有着诸如理念之类的推广障碍,但随着主流厂商的集体进入,SaaS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的企业无疑也会成为SaaS市场的生力军。QAD On Demand成功客户代表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高科技公司,其供应链管理总监单宇丞有着多年的咨询服务及管理软件实施经验,与之有着类似背景的管理团队在创业之初就关注企业的信息化部署,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对SaaS模式带来的诸多好处有着深刻的认识。2010年5月,远景能源科技牵手QAD,应用QAD On Demand服务。 QAD On Demand融合了QAD于制造业信息化的多年经验积累,并将之转化成在线服务功能。在推广的过程中,QAD On Demand不断完善版本用以应对行业内企业个性化市场需求,以及区域化的应用差异。解决了SaaS模式对于个性化需求缺少的功能和灵活性。对于QAD On Demand的服务功能,Gordon强调其是整合的ERP应用,部署在其中的各个模块功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一体化应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QAD On Demand也会坚持全线应用推广的模式。 QAD,中国制造 近年来在中国接受采访,Gordon总是会风趣地提到“QAD,中国制造”这句话。其根源来自于QAD上海研发中心职能的逐步转变。如今的上海研发中心在数年的发展之后,已经由最初重点为中国市场提供支持的部门扩展成为QAD全球市场提供研发和技术支持的核心基地。 接下来QAD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香港成立托管中心,为中国及东南亚的QAD On Demand客户提供支持,从而解决之前客户遇到的网络延迟等问题。Gordon笑言,托管中心建到自家门口,中国企业应该会更放心一些。而单宇丞在介绍应用经验时提到的沟通问题,也会随着托管中心的建立得到解决。 几年前,一位业内的专家评价ERP业界时,曾不无忧虑地说,这个行业重要的问题不是缺技术,缺理念,而是缺乏一种态度。而能将技术、理念和态度三者完美融合,QAD已经做到了。 责编:刘沙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