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实施ERP的难点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完全进入全球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正在日渐上升。同时,信息化的到来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变,人类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的跨越。我国经济在未完成市场化转变的情况下,已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在未完成工业化转变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企业重组和改造的要求;在没有建立战略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情况下,又面临环境变化加快所引起的不确定问题的困挠;在未完成国际化经营的情况下,又面临着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处境危机。 企业的竞争环境面临着全新的态势。社会商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客户导向的“买方市场”形成,因此,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企业的重大课题。产品种类丰富,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规模竞争让位于速度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反应速度提出挑战。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能力。竞争空前激烈,且不受地域限制,企业唯有持续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建立快捷、高效、动态的反应系统,而目前中国企业普遍适应不良,下面仅就生产型企业作一分析。 第一,计划性差,用调度行为替代计划职能。企业内部缺乏有序计划经营,工作随意性大,生产忙乱,信息传递不及时,经常出现疏漏,供应矛盾突出,生产任务不均衡,影响产品交货期。 第二,营销资源没有最大利用。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面向未来的营销管理系统,销售政策、策略缺乏统一性,客户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未建立,营销资源没有实现共享。 第三,供需不成链。产供销三方仍然停留在单一的买卖关系中,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竞争的成败正受制于产供需三方的新型产业链关系,供应链成本过高,库存过高。 第四,缺乏严格有效的企业监控系统。对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无动态控制体系;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监控,从而导致成本无法控制。 第五,运营效率低下。业务流程不规范,影响企业赢利能力分析;部门职能划分不合理,部分职能界限模糊,不利于业务重组;事务性工作占用大部分时间,效率低下。 第六,信息不畅。对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认识模糊,对先进管理思想缺乏手段的支持。重内轻外,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立,不能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 二、实施ERP是提升竞争力的利器 为适应竞争环境的改变,实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提升竞争力的利器。ERP系统的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高科技的管理工具有机融合,从而达到企业绩效改善的目的。就日常业务处理而言,ERP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成,使其协调动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绩效最优。 信息流是企业的神经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向上流动信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这是信息的汇总过程;二是从上层向中层再向下层的向下流动信息,这是对战略、目标、方向的分解过程;三是水平流动信息,这是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过程。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才能保证组织的效能,实施ERP可以带来高效率的信息传递,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格式规范化、传递渠道固定化以及预警提醒功能,从而使信息的传递顺畅、不失真。 物流好比企业的消化系统。改善物流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业务流程的优化(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运用信息化手段会对业务流程产生诸多影响,它可以自动去除某一环节的人工操作,改变流程顺序或实施平行化,严密监视过程的状态和目标,实现不同任务和过程间的集成,消除过程中的中介活动,越过空间来协调过程,改进对决策信息的分析,从而使得基础管理周全、规范,领导监控及时准确。 资金流宛如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综合反映。借助工具可及时发现和控制原料过量与停工待料现象、产品积压现象及销售环节的呆帐现象,及时解决浪费问题,及时暴露管理瓶颈,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事前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ERP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信息的及时高效处理,减轻了加工负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挖掘,提炼了知识。综上所述,实施ERP确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诸多困扰,提升综合绩效。 三、实施ERP的难点与风险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这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甚至已上升为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成功率低下这一客观事实却成为企业挥之不去的障碍。据1998年对美国ERP项目的统计结果表明,75%的项目宣告失败,其中28%中途撤消项目,另有47%的项目超预算和延期,因此分析和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风险,对健康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目前实施ERP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认知偏差多。在对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无用论和万能论的极端倾向。在方法论上要么缺乏系统观,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半吊子工程和应急工程;要么不顾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投资过大、收效甚微、实施乏力的状况;对内涵的理解上也存上偏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系统不是管理目的,而是管理手段;ERP不是计算机项目,而是管理工程,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周期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 第二,企业管理欠帐多。中国现有企业的成功大多是利用政策的成功、单一资源优势导致的成功,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缺乏战略观念、系统观念,这些先天不足因为对手的薄弱而被掩盖,但加入WTO后,随着拥有战略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些薄弱环节已凸显出来。由于管理欠帐过多,企业根本不具备实施ERP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而是业务流程新建的问题。长期缺乏先进理念始终如一的贯彻,势必无法实施与运用奠定在一定管理哲学指导下的ERP系统,即使是素质优良的企业也会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规范而难以规范运作。所幸的是从无序到有序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第三,技术难点多。企业自行开发软件费时、费钱,人才匮乏;软件供应商各有长短,用户难以辨别优劣及适用性。新知识面广量大,更新速度快,难以全面掌握;企业个性与行业个性差异大,企业管理基础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导致难以开发出既先进又经济实用且能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软件。 第四,实施矛盾多。ERP的着眼点上效率性与合理性的矛盾,ERP的集成性与实施中部门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差的矛盾,应用范围广与数据准备工作量浩大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IT系统基础数据差的矛盾,长实施周期与IT技术快速更新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长实施周期与一把手能量投入及心理承受的矛盾等。 第五,不可控因素多。ERP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因此被称为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本身就不可控;对基础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不可控;因实施人员的素质因素使得实施质量不可控;因不同层次需求不一致,使得需求与验收标准不可控;因各方存在职能与观念的错位,常导致实施主体缺位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实施周期、成本不可控。 以上诸多矛盾,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加大实施ERP的投资风险。 四、实施ERP的若干对策 ERP实施成功的标志是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成功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会使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总成本降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实施ERP过程的诸多矛盾和风险,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精心筹划,搭建班子,统一认识。实施 ERP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做好立项分析,包括对经费预算、过程控制、人力配备、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的,分解项目目标,并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专题项目组,选择并配备得力的受托人,并进行层层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项目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对项目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要有充分的预估。凡事预则立,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浑然不觉。 第二,全面考察,选准软件供应商。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先作自我分析与诊断,然后要深人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注意成本的合理性,既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也不必为节约一时成本致使所选软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兼顾实用与开放。软件应为管理服务,而非管理适应软件,不能本末倒置。软件要适合于企业的流程,吻合度要高,这样才能减少二次开发量,保障实施周期,顺利进行BPR。供应商最好有同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这样会降低实施风险,并能在软件编码体系等基础数据准备中大大缩短实施周期。同时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实施人员素质及其后续服务的能力。选软件供应商如同选择婚侣,不可不慎,选好合作伙伴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培训开路,并贯穿始终。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基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就,反映了企业的供应链。成功实施ERP,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舍得在培训上投入,培训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知识库,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借助培训手段统一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否则软件用上了,但员工未必真正接受;观念上接受了,数据、制度未必能到位。ERP是整体管理解决方案,要防止将软件降格为对手工操作的电子化。 第四,切实做好BPR。BPR曾被称作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在进行BPR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然后从不合理且无效率的业务流程入手,逐一规范和调整。由于管理流程效率低下,导致产销周期长,决策过程迟缓,使得企业无法承接多批小量订单,无法承接短交期订单,无法及时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品;更有甚者,出现流程出错偏失,导致管理决策错误、不当库存、不当采购、重制重修、不良品产生等。BPR须遵循以下原则:面向供应链设计流程,注重整体流程优化,组织依流程定,而不是流程依组织定,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体流程中的作用,利用IT技术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转变。 第五,加强进度控制。ERP的实施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进行标准化;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后期是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并行作业,逐步解决原手工作业对计算机作业的不适应性。实施过程具体包括项目启动、组建队伍、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二次开发、项目正式运行等众多环节。每一阶段都需要领导强有力推进和各方协调,否则会有中断、延时、超预算的风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忘记预期目标,在各种利益均衡和困难面前降低原有目标;项目可能暂时影响正常的业务,产生负效应;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项目进程,动摇领导的决心。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领导必须谋划得当,意志坚定,监督有力,实施项目管理,及时沟通,及时分析过程中偏失的原因,积极寻求对策。 第六,选好突破口。企业管理变革绝非一蹴而就,选择突破口、入手点及目标很重要,企业应慎重论证,认清现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从短期内易见效处入手,以便树立成功的信心。 以上六点,是成功实施ERP的关键所在。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