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新五金:从最源头控制成本本文关键字: ERP管理新思潮 五金行业在中国的规模并不算小,目前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五金企业超过4万家,行业年产值2200多亿元,年出口额大约150亿美元。但五金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产品同质化程度也比较高。近年来在原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工资上涨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多重挤压下,行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洗牌”之势。 令罗世凯得意的还不仅如此。 2006年他亲自督战的信息化项目,仅用了10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企业供应链、财务和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改造 ,再次成为行业注目的焦点。 “这不仅解决了我们最头疼的原材料采购和材料损耗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通过个性化配置与开发保留了我们自身许多独特的管理模式、流程和方法。” 罗世凯显得很兴奋,对于未来这位少帅更是踌躇满志。 “在早些年的时候,五金加工行业利润高、成长快,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就不愁赚不到钱。” 总经理罗世凯回忆说,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五金行业在中国的规模并不算小。我国目前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五金企业超过4万家,估计还有十几万家不成规模的企业,行业年产值2200多亿元,年出口额大约150亿美元。但五金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产品同质化程度也比较高。近年来在原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工资上涨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多重挤压下,五金行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洗牌”之势。 “大家都在走低价策略,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只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罗世凯一语中的。 如何才能降本增效,成为罗世凯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也成为茂新五金信息化的方向。 在五金行业,控制成本有一个关键,就是控制损耗。做同样的产品,谁的损耗率最低,谁的利润就最高。 “五金加工中的原材料一旦冲压下去不是成品就是废品。”茂新五金信息部兼财务部负责人李启文说,其余损耗还包括试模用料、投料和生产的余量等。目前行业内原材料平均损耗率在10%左右,而茂新五金可以做到6.7%,“取得这样的成绩,ERP功不可没。” 茂新五金在实施K/3 ERP制造模块时,便确定每加工一道工序便设为一个单独的产品BOM,即将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个半成品都设置BOM,对每一环节都入库和出库,并按经验值对每个工序的半成品设置一个相对合理的损耗率。这样在最后出成品的时候,每个工序的损耗情况都有据可查,一旦出现损耗异常就能马上找到,并加以分析和整改,对各工序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从而加强了对生产车间工序损耗的控制,降低了工序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除此之外,对余料及呆料的充分利用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李启文说。 五金加工行业多数为多品种小批量按单式生产,而购进的原材料如钢材却有一定订货批量和最小包装量,多数为片和卷,并具有不可分割性,很容易形成购料及生产中的余料。同时,原材料有一定的保质期,材质对储存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如钢卷在良好存贮条件下能放一年,露天存放条件下只能放三个月至半年。 为了实现对余料充分利用及降低呆滞料,茂新五金在生产安排时,通常需要考虑多个订单一次投料,以减少原材料的出入库;对原材料物料的替代也是解决余料及呆料的重要手段。每月采用物料替代可消化20到40吨库存余料及呆料,以每吨5000元计,就节约了二十万元。“K/3 ERP系统中的物料替代功能和多任务单合并投料方案可是帮了我们这个大忙。”罗世凯对此很满意。 此外,实施ERP系统后,通过对各个半成品进行出入库管理,及时分析和监控车间在制品的数量及在制状态,有效解决了原来由于各个工序的产量和节拍不一致导致的大量车间二次库存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车间在制品的成本。五金仓库课课长王浩云说,“上系统后,车间在制品库存及成品库存准确率达到99%。” 在罗世凯看来,要切实贯彻茂新五金“永续经营,永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企业就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赢利。“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现金流在增长就是在赚钱,这其实是片面的。” 对于成本,茂新五金以前更多的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考虑,譬如把采购成本、质量成本、制造成本等因素事后才去统计和核算。而现在,罗世凯希望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实时管控,从最源头控制成本,让成本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帮助他正确地决策。 “K/3 ERP成本系统就是我们成本控制的好帮手。”罗世凯笑道。 轻松应对复杂的计划难题 “企业的信息可能会有延迟,但工厂每天的运转是不等人的,外部市场环境同样不会。”罗世凯对此深有体会,如果一个企业反应迟缓,就可能造成工作上的损失,除了成本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商誉。“要想在竞争中生存,最重要的就是你比同行要更快更强。” 因此,计划的准确及时成为茂新五金成功的关键。但是五金行业的计划体系非常特殊,这就势必给信息化实施带了很大的难度。 五金加工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是大多数五金加工企业都是为上游客户作配套生产。在主管生产的五金生管课课长朱田军看来,“这个行业内,产品如何及时生产,及时送达客户现场是关键”,所以多数五金行业企业都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茂新计划模式通常是按物料的齐套状况来安排生产,料齐生产:即接到订单后,先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待齐料后再安排生产计划。同时,原材料钢材体积大,且重量一般都是几百公斤,进行投料时通常要用起重机、叉车等专门的设备。由于设备和模具完好状况、人员熟练程度及人员出勤率对五金加工的产量影响极大,所以对物料齐套性要求很高。这种行业化个性需求,需要ERP系统有强大的可配置功能。 朱田军说:“我们先通过K/3 ERP的模拟发料功能进行客户订单的生产计划安排,再结合MRP运算进行购料,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困扰我们的物料齐套问题;在具体的车间排程时,可以利用K/3 ERP强大的查询功能,及时了解人、设备、模具及物料的状况,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满足了按单生产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生产计划安排的效率及准确率。” 茂新的交货周期短,下游客户计划的稳定性难以把握,经常插单,甚至有今天接单、明天生产、后天交货的现象。这一直也是朱田军很头疼的。实施ERP系统之后,“通过订单预评估和配套查询功能,提高了计划管理的效率,原来的交货及时率只有90%左右,现在可达到95%,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维护了公司的商誉。”朱田军很是高兴。 另外,茂新五金频繁的委外生产也增大了计划的复杂性。由于设备投入的成本问题,通常有一些工序是必须进行委外,如表面喷涂、电镀等,而且由于产能负荷及客户订单的紧急程度,也存在委外加工的情况。朱田军说,由于委外商的加工进度信息和质量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并采取措施处理,进度跟踪困难,很容易贻误交期。 现在,应用K/3 ERP的委外加工系统后,生产管理和采购可从系统实时查询到委外交货进度和在产品情况,随时掌握委外加工情况,有效处理委外加工的异常情况。 百天打造个性化ERP 除了提高企业效益,罗世凯认为上ERP还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可以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更愉悦地工作,简单说就是不加班。” 为了调动大家实施ERP的积极性,罗世凯特别拨出一笔奖励专款,按责任大小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定期进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人按比例扣除。并且所有的扣款都明细公开,让大家在竞争中,互学相长。 几个月下来,生产、销售、仓库等环节的业务主管都成了ERP的专家。各个部门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直接反馈给信息部,而是先由对应的业务主管来协助解决。因此茂新五金的实施进程突飞猛进,从2006年2月开始实施,到2006年5月系统上线,仅仅只用了100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复杂的信息化改造。 目前,茂新五金的信息部仅由三个人组成,一个人专门做单据,另外一个人做工厂流程,还有一个人专门处理一些软件。 其实,罗世凯心里很清楚,“我们实施ERP的关键,就是从领导层到中层对ERP项目的平常心。ERP软件是不可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的,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 >>资料链接 独树一帜的采购成本管控 上ERP系统,对采购环节的触动最大,等于是给采购部带了一个紧箍咒,经什么时候念,怎么念,都有的放矢。以前报价采购都是一个人操作,上了K/3 ERP后,对采购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细分,并通过参数设置,严格控制报价单和采购订单的价格,有效防止了采购的营私舞弊。同时可随时对供应商、历史价格进行比价,从而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只要系统管理员充分了解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SQL数据库知识,经过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利用K/3 BOS开发出符合企业个性化的应用。 罗世凯总经理谈企业文化
●有一群稳定的中层管理干部,是茂新五金的核心竞争力。 ●我有很好的宝藏就是我的员工。我们之间都是平等的。 ●我喜欢买设备,但是如果把我的设备全部挪走,人不变,只要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可以把设备配起来,生意不会改变。但是如果设备都不动,把我们人都换掉了,可能我三年都缓不劲来。设备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但是还得有人去操作。同样一部机器,不一样的操作人员它的速度就不一样。因此,人是最重要的。 ●注重心与心的交流,就事论事,充分信任,互相尊重、互相体谅。给每个人一个盼头,让他有归属感,让他感觉像兄弟姐妹、象个大家庭。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