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驱动ERP三个关键问题本文关键字: ERP管理新思潮 编者的话: “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90年代在欧美企业得以普遍应用,全球500强几乎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ERP的实施,由于ERP 全方位地整合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使企业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内部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更快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使众多企业获得了成功,被誉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银子弹”。 目前,在中国本土市场可以看到各种品牌的ERP软件:国外的、国内的;有适合大型企业复杂管理的ERP产品,也有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ERP产品等等。然而从实施效果看:ERP实施成功的模块主要集中在财务和内部基础物流管理上,计划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其他模块大多以失败告终。据不完全统计:按期按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有30%-40%;而失败的却占50%。并且在实施成功的10%-20%中大多为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外资企业。企业的ERP实施仿佛陷入了 “泥潭”或IT“黑洞”;ERP在使我国一部分企业尝到现代化企业管理所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也使许多企业对ERP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于是,关于ERP的争论,近年来从企业到媒体都沸沸扬扬。完全否定者有之,鼎力支持者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结中国ERP20年来应用发展历程,虽然,专家、学者、供应商、企业都有一个共识:”企业是实施ERP的主体,观念转变是成功的基础,启发企业管理者内动力投入实施是成功的关键……” 《国家863新一代ERP》研究成果表明:制约本质改善中国制造企业ERP成功率和实施回报率有三个关键问题 为了深入剖析中国制造企业ERP应用面临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以金蝶软件为代表的本土ERP管理软件供应商,在2003年与国内众多的科研院所一起加入了《国家863新一代ERP》研究课题。其目标是:围绕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对中国先进管理模式与ERP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究,重点开发若干基于中国先进管理模式的ERP管理软件系统,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RP软件产品。 历时3年的国家863新一代ERP研究课题的成果表明:制约本质改善中国制造企业ERP成功率和实施回报率有三个关键问题: 1、ERP 系统能达到的疗效与中国企业现实需求存在差距,难以调动企业管理者实施系统的主观能动性: 2、现行的ERP 系统中的“成本管理”功能对决大多数企业是“望梅止渴”,难以直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领先优势: 物料清单: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3、ERP 系统实施中目标量化并有效激励往往是企业极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责编:姜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