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模型化—ERP软件的企业应用内核(顾元勋)管理模型化,是企业最佳管理实践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管理领域、业务流程、控制点和任务分配与授权的一体化实现。管理模型化的适应能力决定了ERP软件的客户满足能力和自适应水平。 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1 为什么需要管理模型化有关调查发现,74.2%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管理水平。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周期长、所应用的系统集成性差,缺乏整体规划,尤其是缺乏借鉴成功企业实践的机会。因此,如何快速寻找到能够借鉴的最佳管理实践,是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文章对于ERP项目的成败率分析,这些分析由于没有清晰地区分实施ERP项目的企业对象的差异特征,致使过渡渲染了ERP项目的难度,使企业产生了畏惧心理和犹豫心理。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普遍认为成功实施ERP项目其管理变革成本太高,并且项目上线时间太长,缺乏可信可靠可行的管理方法作为参照。 还有,对于ERP项目的实施效果缺乏充分的分析,产生了ERP综合投资收益不明显的顾虑。其实,国内外的ERP收益数据分析表明,只要选用了合适的软件产品,运用了标准的项目管理,能够保证ERP投资项目的成功和高投资收益率。 从企业愿望到项目过程再到项目效果,贯穿始终的是ERP软件产品,因为这其中传递的是企业管理的知识、经验和IT环境下的管理创新。而如何提炼成功经验、蕴含国际成功经验,就是ERP软件的应用核心。管理模型化就是为了适应ERP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而出现的愈来愈强烈的发展必然。用友ERP/U8企业标准套件,适应了中小企业需求中心迁移的需求特点,实现了需求中心的准确切脉与施行,建立了递进的可扩展的产品体系,满足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管理需求的企业现实要求。 通过管理模型化,ERP软件实现了项目的低成本,表现在:蕴含行业最佳实践的标准产品,降低了变革成本!标准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与配置,保障了业快速与顺利交付!套件的递进式扩展应用,考虑了并满足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需求。 2 什么是管理模型化管理模型化,是企业最佳实践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管理领域、业务流程、控制点和任务分配与授权的一体化实现。管理模型的适应能力决定了ERP软件的客户满足能力和自适应水平。 管理模型,其主要的因素包括:管理领域(Domain)、业务流程(Process)、业务规则(Rule)与控制点(Control)、角色(Role)与职能(Function)。管理模型化,通过软件技术和IT基础环境的支持,能够实现传递最佳管理实践、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保证执行到位的效果。 3 管理模型化的适应能力与分类管理模型化,其最核心在于其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bility)。同时,还需要对于管理的模型化处理好分类的问题,以便为不同企业的应用情境匹配最恰当的管理模型,设置恰当的参数和控制点。 3.1 管理模型的适应能力管理模型的适应能力,就是其解决业务复杂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于业务类型的多样化支持程度,主要是对于企业不同核心业务领域的覆盖程度和业务流程的长度与跨度的区隔 2)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与业务双引擎的建立和二者的有机结合 3)业务变量—参数的丰富性与可配置程度和可设置的柔性幅度 4)对于业务数据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与充分性 5)业务流程中控制点的易获取性和实现程度 6)建立了IT化模型和非IT化模型的区分,并有适应IT环境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IT环境下,在从“职能型”到“流程型”的业务组织结构转变和实践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忽视了流程本身以及流程之间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模型,除了突出了流程(Process)的作用,还需要突出存在于流程中的控制点(Control)的作用。 3.2 管理模型的分类管理模型的分类,需要以企业核心业务为导向,有助于抓住企业关心的关键和核心管理问题,并且能够按照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进程提供出梳理管理模型的主脉。 按照管理模型的适用企业范围,基本分为两类,包括:1)国际标准模型,如物料需求计划MRP、ATP、CTP、MPS、库存分类ABC、库存周转率分析、资金周转率分析等。2)中国标准模型,如信用控制、商品计价、供应商评价、询价比价、帐龄分析等。 在管理模型中,按照核心业务领域的覆盖来划分,包括了能够适应销售、生产、采购、客户、库存、人力资源、财务等各个领域的管理模型,因此不同的企业的在其不同的需求阶段会选择当前急需的,然后考虑下一步可以扩充发展的领域和管理应用模型。 在管理模型中,其参数分为三种基本情形:标准-通用的、配置-个性的、个性化需求自定义的。而且参数配置分为两种情形:绝对量与相对量的调整。 管理模型中的控制点分为四类:国家标准级、行业标准级、企业标准级、企业个性配置级。 按照模型中控制点的作用方式,分为三种:事前-预测式、事中-实时式、事后-分析式。
通过以上的管理模型的分类并结合最近几年的主力ERP厂商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ERP软件需要以客户企业的需求中心为导向,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ERP思想。毕竟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复杂而多变,因此需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企业运营主线来提炼发展管理模型才是最有生命力的ERP软件。随着企业需求中心的迁移,除了MRP、CRP,还有其他的业务管理领域同样也很重要,并且容易让企业直接受益。 4 用友ERP/U8标准套件的管理模型化举例分析4.1 管理模型举例在用友ERP/U8企业标准套件中,按照管理模型的核心要素,建立了适应不同核心业务需求的管理模型,体现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管理技术持续创新的特点。 按照核心业务领域、适应角色、管理模型、控制点、关键参数几个方面,用友ERP/U8企业标准套件的管理模型代表性地包括: 1)适应于销售核心业务的多种销售类型的支付与结算处理的控制、客户信用控制模型、价格计算模型,销售可用量模型以及能够事先预估成本的模拟报价计算模型,以及能够处理地区、产品、个人销售绩效的销售分析模型等。以及关于不同员工的数据、金额的权限范围设置和预警模型。可以适用于销售主管、销售员等角色的使用。 2)适用于生产管理的MRP启动参考数量模型、MRP计算模型、生产过程的物料利用与生产进度分析、各种成本计算与分析模型等。可以适用于生产车间主管、成本会计和生产计划员等角色的使用。 3)适用库存管理的ABC分析、周转率计算、以及反映经营绩效的库存资金占用分析模型、反映库存业务的安全库存控制模型等。可以适用于销售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成本会计、库管员等角色的使用。 4)适用于采购业务的供应商评价模型、询价比价模型、配额分配模型、以及进行采购过程监控与催货、采购订单分析模型。可以适用于采购主管、生产主管、成本会计、采购员等角色的使用。 5)适用财务帐龄分析、应收应付控制、各种成本计算、多种方式存货核算、进行财务分析的模型以及按照国家标准生成各种财务报表的标准计算模型。可以适用于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等角色的使用。 6)适用于不同预算假设的编制模型、不同数据来源的资金分析和预测模型、资金使用控制模型等。可以适用于财务主管、高级经理等角色的使用。 7)适用于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不同业务主题的分析模型和预警控制模型,能够与第三方数据进行及时比较评估的企业绩效分析模型等。可以适用于CEO、高级经理等角色的使用。 用友ERP/U8企业标准套件,通过预置标准流程、标准管理模型,支持控制点和业务变量参数的可配置,拥有了灵活的适应能力。 通过管理模型化的产品设计,企业可以快速获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并且通过ERP软件得以执行和落实。在管理模型的规则、控制和参数的可配置设计中,体现了来源于30余万用户的最佳实践的精华。 4.2 管理模型化案例分析用友ERP/U8产品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和多种行业,通过下面的典型应用效果,可以充分反映管理模型化的威力和价值。
通过上表中的企业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状况,选择和配置并运用最适合的管理模型,通过用友ERP/U8产品的实施,就能够实现管理的改进和直接经济效益的提高。 总之,通过管理模型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降低ERP项目的总拥有成本(TCO)。管理模型化,是适应中小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实现最佳管理实践的捷径,这对于快速推广普及ERP软件,实现ERP软件的快速应用实施具有直接的作用,并且与软件的商务架构一起,将成为影响和决定软件产品品质的主导力量。 本文由作者向AMT提供 责编:顾元勋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